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91篇 |
免费 | 153篇 |
国内免费 | 14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2篇 |
儿科学 | 35篇 |
妇产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149篇 |
口腔科学 | 76篇 |
临床医学 | 701篇 |
内科学 | 238篇 |
皮肤病学 | 54篇 |
神经病学 | 133篇 |
特种医学 | 15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341篇 |
综合类 | 1209篇 |
预防医学 | 520篇 |
眼科学 | 38篇 |
药学 | 364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437篇 |
肿瘤学 | 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74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191篇 |
2013年 | 167篇 |
2012年 | 187篇 |
2011年 | 178篇 |
2010年 | 196篇 |
2009年 | 177篇 |
2008年 | 208篇 |
2007年 | 200篇 |
2006年 | 185篇 |
2005年 | 211篇 |
2004年 | 180篇 |
2003年 | 177篇 |
2002年 | 128篇 |
2001年 | 147篇 |
2000年 | 153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116篇 |
1997年 | 148篇 |
1996年 | 142篇 |
1995年 | 135篇 |
1994年 | 96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90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5篇 |
196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总结我院38例围手术期间循环骤停复苏的主要经验和体会。临床资料男23例,女15例,年龄1(1/2)~60岁。导致循环骤停的原因分别为缺氧、心脏刺伤并心包填塞、术中心脏大血管受压、肺门神经刺激反射、体温过低、大出血和麻醉处理不当等。自主心律停止,时间最长者25分钟,其中一例在80分钟内循环骤停四次。 相似文献
42.
刘宝厚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世勤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5):379-380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病变进展缓慢,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相关[1].目前临床西药疗效欠佳,易于反复.刘宝厚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由他担任组长制定了目前全国中医慢性肾炎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标准.他德艺双馨,学贯中西,融汇古今,起疴无数.对慢性肾小球肾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今就跟随刘教授学习的经验介绍于同道,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43.
44.
张春红张春敏杜锡贤魏国史永俭蔡莹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4)
目的观察祛银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骨桥蛋白(OP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60例银屑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每天口服祛银汤中药制剂,治疗组同时辅以NB-UVB照射,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8周;另同期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组。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各组对象血清中OPN及VEGF水平,选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性指数(PASI)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8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PASI评分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OPN及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治疗8周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以治疗组的降低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祛银汤联合NB-UVB治疗银屑病具有协同疗效,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减轻各种不良反应,同时还能下调血清中异常升高的OPN及VEGF水平,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LPLD)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临床价值与技术特点。方法用LPLD的方法早期治疗21例SAP病人,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PLD手术时间(654±276)min,术后灌洗引流时间(113±86)d,术后住院时间(325±146)d。LPLD同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1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1例术后4d死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余20例治愈出院。术后随访2~22个月,发现假性胰腺囊肿1例,行内引流手术治愈。结论LPLD是SAP早期治疗中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它用微创的方法达到开腹手术全面探查、充分灌洗引流治疗SAP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应用低管电压(80kV)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行多层螺旋CT造影术对图像质量及诊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3—2014-10我院收治的行头部CT血管造影术(CTA)的脑卒中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管电压为80kV时头部CT造影图像与之前进行的120kV常规管电压下CT造影图像进行对比。选择脑灰质和脑白质中的感兴趣区(ROI)进行测量评估,对比不同球管电压对脑灰质和白质的CT值(Hu)、图像噪声(Sd Hu)和图像对比度噪声比(CNR)。结果脑灰质在管电压80kV时的CT值均值(34.2±3.7)Hu,较120kV时的(29.2±4.5)Hu高(P=0.000);脑白质80kV时CT值均值(22.8±3.4)Hu,高于120kV时的(21.5±4.6)Hu(P=0.12)。脑灰质在80kV时噪声值(3.1±0.4)Sd Hu,高于120kV时噪声值(2.8±0.6)Sd Hu(P=0.000);白质在80kV时噪声值(2.7±0.5)Sd Hu,高于120kV时的(2.5±0.5)Sd Hu(P=0.000);灰质-白质在80kV时的对比度噪声比4.3±1.2,显著高于120kV的对比度噪声比(2.7±1.1,P=0.000)。结论脑卒中患者行CTA检查时,相比传统的管电压为120kV的CT造影,低管电压(80kV)时脑灰质和脑白质的CT值增强,图像噪声增加,脑灰质-白质对比度噪声比明显增高。灰质白质强化值及其对比效果增强,图像整体质量及诊断结果不受影响,且能大幅度地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7.
40%以上的重症患者会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出血不良事件、输血量及病死率可升高4倍以上。早期识别凝血功能障碍并准确评估凝血功能,是尽快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的前提及保障,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如何快速、准确评估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标准。为此,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临床专家共同制定了《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标准化评估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包括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有关概念、评估方法及诊断标准3个部分,共12条推荐意见,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相应指导。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盆腔腹膜后坏死组织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5例合并盆腔腹膜后坏死组织感染的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全身综合治疗联合局部治疗.结果 综合治疗:5例患者均行肠内营养支持,3例机械通气,3例持续血液滤过;针对小网膜囊、十二指肠旁、肾周间隙的胰腺坏死组织感染,5例患者均采用分步引流策略,先行CT或B超引导下经皮置管引流,然后中转开腹手术引流;合并胰腺坏死组织出血的4例患者经动脉栓塞止血和(或)“三明治”法填塞止血成功.局部治疗:针对盆腔腹膜后坏死组织感染,5例患者均在中转开腹后采取CT引导下经臀经皮置管引流治疗,穿刺距入院时间平均为38.4 d,坏死组织CT密度值平均为24.4 Hu(20~28 Hu).5例患者均在中转开腹手术后穿刺并一次性置管成功,引流管留置平均时间为21 d.患者经臀经皮置管引流后体温及WBC计数均下降,复查CT示盆腔腹膜后坏死组织引流干净,患者痊愈出院.5例患者平均ICU治疗时间为(47 ±20)d,平均总住院时间为(88 ±34)d,平均住院费用为(186 342±15 467)元.随访至2012年5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复发.结论 分步引流策略联合CT引导下经臀经皮置管引流是SAP合并盆腔腹膜后坏死组织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影响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3月至2011年1月间行根治性切除的122例T2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122例T2期直肠癌患者中有26例(21 3%)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距肛缘距离(P<0.05)、大体类型(P<0.05)、组织类型(P<0.01)、分化程度(P<0.05)及肿瘤浸润深度(P<0.05)与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直肠癌浸润浅肌层和深肌层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3.0%(7/54)和27.9%(19/68).结论 对于局限于浅肌层的T2期直肠癌,因其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可考虑行经肛局部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大鼠背根神经节TRPs通道的影响。方法使用奥沙利铂腹腔注射造成慢性神经毒性大鼠模型,60只大鼠分空白组、模型组、及当归四逆汤高、中、低剂量组。通过大鼠疼痛行为学、机械疼痛阈值测定检测当归四逆汤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缓解作用,并进一步通过RT-PCR、Western blot观察大鼠背根神经节TRPs(TRPV1、TRPA1、TRPM8)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大鼠行为学测定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当归四逆汤低、中剂量组机械疼痛阈值下降(P0.05),而高剂量组未出现明显的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A1、TRPM8、TRPV1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四逆汤低剂量组可降低TRPM8蛋白表达(P0.05),中剂量组可降低TRPA1(P0.01)、TRPM8(P0.01)、TRPV1(P0.05)蛋白表达,高剂量组明显降低三者蛋白表达量(P0.01)。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1、TRPA1、TRPM8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四逆汤各组均可显著下调三者表达(P0.01)。结论当归四逆汤可以预防奥沙利铂慢性神经毒性,减缓大鼠机械疼痛阈值下降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RPs通道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