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信号的频谱以及最大频率曲线包含着重要的血流生理参数和动力学参数,能反映血流状况以及血管痰病信息.本文提出了应用matlab获取超声多普勒音频信号频谱的方法,从而进一步获得最大频率曲线等信息.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编制老年非恶性肿瘤慢性病患者终末期生存质量评估量表,并评价其信效度。方法 以马 斯洛需要层次论的XYZ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构建量表条目框架;通过专家函询、预调查对 量表条目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形成量表施测稿;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2 年 5—12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 的 568 例老年非恶性肿瘤慢性病终末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量表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结果 老年非恶性肿 瘤慢性病患者终末期生存质量量表包含 4 个维度共 35 个条目。量表总体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 0.96,各条目 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 0.83~1.00,与简明健康测量量表简表的关联效度为-0.528,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 4 个公因子,共解释总变异量的 50.674%。量表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 0.927,重测信度为 0.968。结论 老年 非恶性肿瘤慢性病患者终末期生存质量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该类人群生存质量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患者感恩行为对护士创造力的影响以及护士反馈寻求行为的中介作用和护士年龄的调节作用,为引导急诊护士创造力的提升,提高护理团队创新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通过问卷星系统设计和推送调查问卷,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感恩量表、反馈寻求行为量表及员工创造力量表对6家公立医院的全体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得到152个有效样本,并采用多元线性分层回归、简单斜率分析及Bootstrap检验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护士创造力得分为(4.55±1.04)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患者感恩行为正向影响反馈寻求行为和护士创造力,反馈寻求行为在患者感恩与护士创造力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 663,占总效应的50.97%;护士年龄负向调节患者感恩与反馈寻求行为的正向关系,调节作用值为-0.03。结论 患者感恩行为促进了护士的反馈寻求行为,进而促进护士的创造力;同时患者感恩对年轻护士反馈寻求行为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年长护士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4.
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1974年~1991年对2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髋人工关节置换,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150例,全髋关节置换114例。术后因假体松动、下沉、脱位,髋臼磨损等原因,引起患者疼痛,功能障碍而行翻修术15例,翻修率为5.7%,翻修时间为术后5年~16年,平均7.4年。翻修手术为人工股骨头再置换术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翻修术后随访2年~6年,平均4.7年。按Jacobs法评价,优11例,占73%;良3例,占20%;可1例,占7%。翻修原因主要与假体松动、下沉,髋臼磨损,髋臼软骨切取不彻底,臼窝太浅,植入假体时存有血迹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5.
下肢手术后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下肢手术后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5例支手术后发生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彩色多普勒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下肢手术后小腿出现疼痛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早出现并具有很高诊断价值的临床特点,手术后肢体加压包扎是一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结论:下肢手术后出现小腿后侧疼痛时应考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明确诊断,对高危患者围手术期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颐脑解郁复方对卒中后抑郁(post-stokedepression,PSD)大鼠受损脑组织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卒中组、PSD组、PSD西药组、PSD中药组6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梗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所致的局灶性脑缺血模...  相似文献   
107.
健康成人甲状腺结节4306例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结节特征及其与年龄、性别等的关系.方法:对既往无甲状腺手术史的健康成人4306例行甲状腺超声检测并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果:在无甲状腺手术史的健康人群4306例中,共发现甲状腺结节675例,检出率15.7%.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女性在31~60岁组中结节患病率高于男性.不同TSH及TGAb水平下,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检出结节以直径小于1cm的小结节(77%)和单发结节(70%)为主.随年龄增加,大结节及多发结节所占比例增加,但结节大小、数目与性别无关.对70例直径大于1cm的结节患者行甲状腺细针穿剌,其中3例诊断为甲状腺癌,经手术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论: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多数为触不到的小结节,女性多于男性,结节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恶性率低.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探讨预防和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急性心肺功能障碍危险 程度的措施。方法:对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发生急性心肺功能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股骨髓腔内压力增高导致栓塞是手术中急性心肺功能障碍发生的最重要因素。病人术前的身体状况和麻醉方式是影响其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尤其是骨水泥型关节置换时应高度警惕股骨假体插入时急性心肺功能障碍的发生。 股骨假体尽量采用非骨水泥固定方法或骨真空骨水泥技术固定。使用骨水泥前一定要彻底冲洗股骨髓腔和充分纠正低血容量。麻醉以插管全麻为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正丁酸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侵袭、迁移的影响与其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 T T )法探索正丁酸钠作用ACC‐2细胞的最佳浓度,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正丁酸钠对 ACC‐2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RT‐PCR)分别检测5组浓度药物作用后ACC‐2细胞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TLR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625、1.250、2.500、5.000、10.000 mmol/L 5组浓度的正丁酸钠均能抑制ACC‐2细胞增殖(P<0.05)且呈明显浓度依赖性;5组浓度正丁酸钠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00、5.000、10.000 mmol/L浓度正丁酸钠可以抑制ACC‐2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同时降低ACC‐2细胞 HMGB1、TLR4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LR4蛋白表达的降低与 HMGB1的抑制呈正相关(r=0.810,P<0.05)。结论正丁酸钠能够抑制ACC‐2细胞增殖,浓度较高时可以抑制ACC‐2细胞的迁移能力,同时降低HMGB1、TLR4的mRNA与蛋白表达,提示NaB对ACC‐2迁移能力抑制可能通过下调 HMGB1、TLR4的mRNA及蛋白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