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3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目的:分析垂体腺瘤患者200例的眼部表现,并探讨MRI特点及与眼部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垂体腺瘤患者200例的眼部表现,89例MRI特点及与眼部表现的相关性.结果:有眼部表现者135例(67.5%),首诊于眼科者74例(37.0%),视力下降128例(64.0%),视野缺损132例(66.0%),视乳头水肿5例(2.5%),视神经萎缩31例(15.5%),颅神经麻痹14例(7.0%),眼球突出3例(1.5%).MRI明确诊断者84例(94.4%),肿瘤向鞍上生长者67例(75.3%),其中引起视力下降53例,视野缺损55例,视神经萎缩12例,视乳头水肿3例.向鞍旁生长者44例(49.4%),其中引起动眼神经麻痹4例,外展神经麻痹1例,三叉神经麻痹1例.向下侵入蝶窦者24例(27.0%),向后累及斜坡或压迫大脑脚者4例(4.5%),向前累及鼻咽部者3例(3.4%),累及额叶、颞叶、胼胝体、侧脑室任一者5例(5.6%).结论:垂体腺瘤可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多种眼部表现,很多患者首诊于眼科.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使用新型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的寡核苷酸扩增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SSO)方法分析Eales病患者及正常人群的人类白细胞抗原B组(human leucocyte antigen-B,HLA-B)基因型,了解这种方法的特点及其优越性。方法选取25例已确诊Eales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组,自献血血库中选取与研究组患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的2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血提取DNA。使用新型PCR-SSO方法对DNA进行HLA-B基因位点的检测,得出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可以同时显示基因型及对应的血清型,发现对照组中基因型HLA-B^* 15基因位点及对应的HLA-B62血清型明显高于研究组(P〈0.01)。结论PCR-SSO方法是一种先进的基因分型技术,具有其他基因分型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科研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视觉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枕叶病变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豹可  魏世辉  马林  韩静 《眼科》2007,16(2):131-134
目的 观察枕叶病变患者患侧与健侧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特点,评价fMRI在视觉中枢功能性病变检查、枕叶肿瘤定位、手术入路选择以及切除范围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设计 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伴有同侧偏盲的视觉中枢功能性病变及单侧枕叶肿瘤患者各1例。方法 对上述2例患者应用自行设计的双眼棋盘格刺激(5Hz)行脑fMRI检查。所得数据应用SPM软件处理(P〈0.01),与Goldmann视野计检查结果相比较,验证视野损害与其大脑皮层投影改变的一致性。主要指标 统计参数图,脑激活图,激活脑区信号变化的时间曲线,与标准化T1像叠加的脑激活图。结果 在视觉刺激on时,枕叶视功能区激活;off时无信号;2例患者fMRI检查右侧视功能区激活明确,左侧视功能区无信号与视野检查双眼右半视野缺损相一致。结论 视觉刺激程序能够很好地引出视觉中枢fMRI;fMRI的检查结果与视野结果一致性较好;fMRI在视觉中枢功能性检查、枕叶肿瘤范围定位的确定方面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淋巴瘤占眼眶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但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较为罕见,其恶性程度较高,预后不良.现将解放军总医院眼科收治的1例以眼外肌肿大起病的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与其眼部表现的规律.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9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历.具有眼部症状的患者均进行脑血管数字减影检查,施行手术或介人治疗.主要指标 颅内动脉瘤位置、大小以及瘤顶指向和不同程度的眼科症状.结果 9l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合并眼部表现者23例(25.27%).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2例(52.17%),颈内动脉岩段及颈内动脉床突旁段动脉瘤各2例(8.70%),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海绵窦段、颈动脉原始三叉动脉、颈内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各1例(4.35%).后交通动脉瘤的眼部症状以程度不同的动眼神经麻痹为主.床突旁段、颈动脉原始三叉动脉、颈内动脉岩段动脉瘤患者分别出现视力下降、外展神经麻痹及发作性复视.患者术前皆未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术后最长随访1年,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皆未出现眼部症状改善,瘤颈夹闭术后患者眼部症状改变有限或无改善.结论 半数的伴有眼部表现的颅内动脉瘤为后交通动脉瘤,以动眼神经麻痹为眼部主要表现.颅内动脉瘤患者应及时进行眼科会诊.  相似文献   
86.
患者男,58岁,农民.因右侧头痛、眼痛伴血涕2个月,右眼失明7天入院.发现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1个月,血糖、血压控制不佳.2006年12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头部持续针扎样疼痛,右眼及上颌部红肿胀痛,持续发热,体温最高达39.0℃,同时伴右侧鼻塞,流黄色脓涕,涕中带血,无视物模糊,无复视.  相似文献   
87.
目的通过对野战部队战士眼部疾病的调查及随访,获得他们眼部疾病谱及变化情况,探讨其眼部疾患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方法以宁夏及北京部分地区野战部队20 320例新兵为研究对象,进行眼部详细检查,得出眼部疾病谱及危险因素,并随访2 a。结果初检中发现不符合军人眼部体检标准的战士706例占3.47%,主要包括视力及色觉不合格、上睑下垂、斜视、角膜疾病、急性葡萄膜炎、外伤性白内障、眼底疾病、青光眼等;眼部有潜在疾病隐患者1 053例(5.18%);先天性白内障908例(4.47%)。2 a后随访发现视力及色觉不合格、结膜炎、外伤性白内障、眼底疾病患病率有所增加,而眩光和青光眼有所减少。行近视矫正术者部分眼部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未行近视矫正术者,2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行近视矫正手术战士的视力不合格及眼底疾病较2 a前增多,而干眼症、眩光、青光眼有所减少。结论野战部队眼部体检既可以有效的防治眼部疾患、保障良好身体素质、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也反映出接兵方面的工作质量,并为完善修订入伍眼部体检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8.
多发性硬化患者发生视神经炎34例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视神经炎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相互关系,评价甲基强的松龙对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0/2005年多发性硬化住院患者8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Poser诊断标准,用SPSS软件统计并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85例患者中,出现视神经炎36例(42%),其中20例(24%)以视神经炎为首发症状。对所有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后发现,有视神经炎患者头部MRI的异常数(64%)高于无眼部症状患者组(30%)(P<0.05,χ2=6.28);有视神经炎患者颈部MRI的异常数(64%)高于无眼部症状患者组(31%)(P<0.05,χ2=4.87)。经过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并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有59例(69%)症状缓解,18例(21%)病情减轻,有视神经炎36例患者31例视力有所提高。结论:对于首发视力障碍就诊于眼科、诊断为视神经炎的患者,应常规行MRI检查以除外MS,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并干扰素或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是MS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89.
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愈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2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5个月,一过性意识丧失10d,右眼黑矇3d,于2004年9月20日收住介入科,患者于2004年4月15日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复视,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发性脑梗塞;右颈动脉狭窄(轻度)。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北方汉族HLA-DRB和-DQB1基因位点与Eales病及病情严重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相关分析方法,采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分型技术对北方汉族30名健康个体和21例Eales病患者(均无血缘关系)进行HLA-DRB和-DQB1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Eales病患者中DRB1*04的频率为(0.57)显著高于对照组(0.20),2χ=7.46,P<0.01,比数比(OR)为5.33。DRB1*11的频率(0.05)显著低于对照组(0.30),2χ=4.99,P<0.05,OR为0.17。DRB1*04阳性患者最终平均视力明显低于DRB1*04阴性患者,并且DRB1*04阳性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频率高于DRB1*04阴性患者,但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北方汉族HLA-DRB等位基因与Eales病相关,DRB1*04可能与Eales病易感相关;DRB1*11可能在发病中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