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3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脱髓鞘疾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双眼视神经炎和严重的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为NMO的限定形式,主要包括视神经炎或者长节段横惯性脊髓炎(单次发作或复发的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预成形钛网在眼眶骨折眶壁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1日~7月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就
诊并接受治疗的眼眶骨折病例27例,该组病例术前均存在眼球内陷、眶壁缺损、骨性眶腔扩大和眶内软组织疝出。术前常规行
眼眶水平、冠状位及三维CT检查,应用预成形钛网行眶壁修复重建,术后继续CT检查,以评价眼眶骨折后眶壁重建的准确性和
眼球突出度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月随访,所有病例都成功地实施了眼眶壁的重建,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85.2%(23/
27)的患者眼球内陷矫正在3 mm内。结论应用预成形钛网可比较精确地修复眶壁骨折。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患者神经眼科临床方面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神经眼科学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服务。方法:调查我院神经内科2009-06-01/2010-06-01全年有神经眼科表现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疾病构成,神经眼科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共调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651例,其中有神经眼科表现的为24.6%。有神经眼科表现的患者年龄为非正态分布,M=54岁;神经内科患者神经眼科症状最多的是复视44例,持续性视力下降42例,体征最多的是眼球运动障碍43例,眼球震颤38例。引起神经眼科表现的神经内科主要疾病构成:脑梗死49例、视神经脊髓炎17例、重症肌无力15例、脑出血1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5例、多发性硬化5例、炎性脱髓鞘病5例和颅内恶性肿瘤8例等,以上疾病占81.3%。有神经眼科表现的神经内科病变性质为循环障碍92例、非感染性炎症48例、恶性肿瘤8例、颅内感染性炎症4例、外伤3例、中毒2例、原因不明3例。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24.6%有神经眼科表现。神经内科患者的神经眼科临床表现以复视、眼球运动障碍、持续性视力下降、眼球震颤最多。有神经眼科表现的神经内科主要疾病有脑梗死、NMO,MG、脑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CVST,MS、炎性脱髓鞘病和颅内恶性肿瘤。有神经眼科表现的神经内科疾病的病变性质主要为循环障碍和非感染性炎症。  相似文献   
54.
小儿神经眼科学是综合眼科学、神经科学、儿科学的边缘学科,具有神经科学的逻辑性、眼科学的精确性、儿科学的精巧性等。由于儿童不善于或不能准确发现和叙述症状,因此小儿神经眼科学有不同于普通神经眼科学的特点、临床诊治技巧以及疾病谱;同时,由于儿童眼和神经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早期快速地发现、诊断和治疗,尽早恢复和建立患儿视功能的发育和重塑过程,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永久性盲和低视力的出现。因此需要广大眼科、神经科、儿科医生特别地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分析颈内动脉狭窄对眼部血流频谱形态影响及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取2009年7至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和血管外科住院至少一侧颈内动脉狭窄并拟行颈内动脉内膜剥除术治疗患者20例,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明确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率≥60%.入选患者均用超声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和...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比较双眼与单眼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NAION)患者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的差异。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2009年10月至2015年3月NAION患者201例。方法 收集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颈动脉超声、头颅磁共振(MRI)、多导睡眠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结果,并对单眼、双眼患者两组间差异性比较。主要指标 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药物使用、视盘形态。 结果 201例患者中,双眼受累67例(61例双眼同时受累,6例双眼同时发病间隔小于1周),单眼受累134例。双眼受累组与单眼受累组在年龄(54.69±10.43岁、54.47±9.90岁,P=0.988)、男女比例(1.34:1、2.05:1,P=0.22)方面无明显差异。相比于单眼受累组,双眼受累组患者高血压比例更高(52.2%、37.3%,P=0.04)、夜间睡眠低血压比例更低(19.2%、37.2%,P=0.026)、使用降血压药物更多(65.7%、40.3%,P=0.03)、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更多(35.4%、 21.2%,P=0.036)、肥胖比例更大(17.9%、9.7%,P=0.031)。吸烟、饮酒、糖尿病、血脂紊乱、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拥挤视盘、诱发因素等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血压、使用降血压药物、肥胖及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发生双眼NAION的危险因素。(眼科, 2016, 25: 377-380)  相似文献   
57.
特发性视神经炎患者视力恢复后对比敏感度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特发性视神经炎患者对比敏感度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临床确诊的特发性视神经炎患者22例,经过不同时间的治疗视力恢复正常,神经系统MRI检查无异常.同时纳入2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OPTEC 6500型对比敏感度测试仪检测患眼5个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相同频率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u检验,组内不同空间频率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H检验,分析与年龄、病程和性别的关系时采用简单直线相关方法,并总结两组走行趋势.结果 特发性视神经炎组与埘照组远、近距离对比敏感度值最大均出现在6.0 c/d,分别为70.27±40.44、53.32±29.50及78.86±36.37、109.39±44.98.最小均出现在18.0 c/d,分别为8.27±6.11、12.09±8.57和15.67±9.02、22.22±14.56.视神经炎组在远、近距离的5个空间频率上的对比敏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间频率从1.5至18.0 c/d,远距离t(u或t')值分别为4.19,5.59,3.06,2.50,3.13;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0.00.近距离t(u或t')值分别为3.54,3.98,2.72,3.20,3.39;P值分别为0.00,0.00,0.01,0.00,0.00],其水平与病程无关.两组内远、近距离不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值比较,多数频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神经炎组远、近距离H值分别为52.38和64.96,对照组分别为64.77和60.53,P值皆<0.01).最大H值出现在视神经炎组的近距离.H值最大为64.96,出现在视神经炎组的近距离.特发性视神经炎组和对照组部分频率自身远、近距离对比敏感度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间频率南低到高,视神经炎组F值分别为6.36,0.03,2.52,1.53,2.90;P值分别为0.02,0.87,0.12,0.22,0.10.对照组F值分别为5.31,5.69,6.06,0.61,3.14;P值分别为0.03,0.02,0.02,0.44,0.08).结论 具有正常视力的视神经炎患者各频率对比敏感度值显著下降,对比敏感度可以作为评价特发性视神经炎后视觉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8.
1病例报告患者,女,17岁,蒙古族,于2007-12初罹患感冒,经抗病毒及抗感染治疗1mo后痊愈,2008-02-13发作头痛,为后枕部牵扯性疼痛,第2d开始,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于2008-02-25至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20/80mmHg。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5,矫正无助,左眼0.3,矫正无助。双眼光定位准确。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双眼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后极部视网膜水肿,可见渗出和点片状出血,视网膜血管迂曲,黄斑区星芒样水肿。眼压:右眼14.3mmHg,左眼15.6mmHg。呼和浩特市人民医院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OCT检查:双眼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了解儿童视神经炎(ON)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ON患儿的早期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1月~2014年1月就诊于全国17家医院的275例(414眼)儿童ON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人口学特征、病因分型、前驱病史、临床症状、眼科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5例患者中男女性别发病比为1:1.24。发病年龄为2~15岁,以6岁及以上为主(94.5%)。儿童ON发病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64.4%),夏季较少(11.6%)。216例(78.5%)患者符合特发性ON诊断标准。单眼发病者136例(49.5%),双眼同时或相继发病者139例(50.5%)。80例(29.1%)患者在发病前3个月内有前驱病史。270例(377眼)进行了视力检查,201眼(53.3%)视力<0.1;271例(406眼)进行了眼底镜检查,299眼(73.6%)出现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脊髓和头颅3个部位在MRI检查中出现异常的比例分别为55.0%、41.2%和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02,P<0.013)。随访82眼发病3个月后的最佳恢复情况,71眼(86.6%)的视力得到恢复。结论 儿童ON好发于6岁及以上的女性,以特发性ON为最常见的病因类型,单眼和双眼发病比例接近,以视力下降严重、视神经乳头炎为主要的临床特征,预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