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3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NF1)是一种原发于神经轴索鞘雪旺氏细胞和神经内、外束膜细胞的良性肿瘤.NF1多在出生时即可发生,但因其症状是缓慢进展的,故儿童时期诊断比较困难.现报告一例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的累及眼部的儿童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2000年至2009年10年眼内炎的病因变化趋势、病原学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诊断为眼内炎并住院治疗的165例患者172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男性122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39.0±23.7)岁.视力光感者16只眼;光感~0.05者135只眼;>0.05者12只眼.9例儿童患儿无视力记录.外源性眼内炎141例,占85.45%.其中,外伤89例;内眼手术后43例;其他9例.内源性眼内炎24例,占14.55%.玻璃体腔注射10mg/ml的万古霉素0.1m1113只眼.有房水或房水加玻璃体标本病原微生物培养记录152只眼,培养结果阳性者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病原微生物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及药物治疗效果和2000年至2004年和2005年至2009年前后5年间不同类型眼内炎患者的构成比;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行病原微生物培养的152只眼中,培养结果阳性42只眼,占27.63%.其中,细菌阳性28只眼;真菌阳性12只眼;丝状真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混合生长2只眼.内源性眼内炎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阳性比例高于外源性眼内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1 9,P=0.029 8).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G+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除左氧氟沙星外的氟喹诺酮类普遍耐药;对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利福平敏感.干预治疗效果以外源性眼内炎中内眼手术所致者最好,外伤者次之,内源性眼内炎治疗效果最差.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41 3,P=0.000 0).治疗后BCVA>0.05者23只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7 3,P=0.049 2).前后5年,内源性眼内炎由7.89%上升至2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4 0,P=0.025 1).外源性眼内炎中,内眼手术后、外伤所致者分别由27.63%、60.53%下降为24.72%、48.31%;而其它原因所致者则由3.95%上升至6.74%.结论 2000年至2009年10年内源性眼内炎发生呈增长趋势.病原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低,但内源性眼内炎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阳性率相对较高.治疗效果以内眼手术所致眼内炎最好;内源性眼内炎最差.整体视力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4.
后视路疾病是神经眼科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当颅脑血管疾病、肿瘤、外伤等累及视柬、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及枕叶视觉中枢引起视功能改变的一类疾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后税路疾病患者多伴行视野缺损、视力下降,但眼底检食多正常.部分患者行颅脑MRI或CT检查也术见异常。  相似文献   
35.
36.
梁紫岩  魏世辉 《眼科》2006,15(6):414-414
患者女性,69岁。晨起后突然自觉左眼视力下降至光感,并进行性加重。第三天左眼无光感。患者发病前有一周劳累史。既往高血压、冠心病20余年。1993年患风湿性多肌痛。2002年急性左心衰抢救时,右眼曾出现视力下降至无光感,  相似文献   
37.
男43岁于2005-11—1晨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红,胀痛伴视物模糊,经医院查双眼压大于30mmHg,诊断为“青光眼待查”,给予降眼压治疗具体不详。2005-11—8双眼先后出现轻度视物变形就诊于我院。检查:双眼压均为25mmHg,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无水肿,双眼前房浅,眼底黄斑中心凹反射(-),给予噻吗心胺日2次点双眼治疗,眼压未降,加用真瑞眼液日3次点眼及醋氮酰胺500mg口服后眼压仍无明显下降,右眼视物变形缓解但左眼视物变形加重,为明确诊治,门诊以“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史。  相似文献   
38.
39.
患者女性,21岁。因晨起后发现双眼视力下降,伴眼干涩、异物感3个月于2013年4月就诊。发病初期就诊于郑州某医院,诊断为"双眼干眼症、角膜炎",给予药物点眼治疗;2013年2月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双眼视神经炎";2天后就诊于武汉某医院,查泪膜破裂时间5秒,角膜点状着染,视野中心暗点,颅脑MRI未见异常,诊断为"双眼视神经炎,干眼症,点状角膜炎",给予醋酸泼尼松口服及人工泪液点眼至今,效果欠佳;2013年4月初于北京某医院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