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病人,男,58岁.2003年4月17日因胆囊结石于外院行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撕裂胆总管”实施修补手术,术中“右肝管分离”……  相似文献   
32.
胆道再次手术中的门静脉损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胆道再次手术中 ,由于存在局部粘连、肝门移位、解剖变异等因素 ,术中显露胆管时容易损伤门静脉 ,一旦发生 ,处理不当 ,可引起严重后果。胆道再次手术中的门静脉损伤并非十分少见 ,自 1989年 12月至 1996年 10月 ,作者在本单位和到外院会诊共遇到 12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中男 8例 ,女 4例。年龄 2 4~ 6 3岁 ,平均 4 5岁。2 .手术种类和再次手术次数 :医源性胆管损伤再次手术 4例 ;胆管残余结石再手术 2例 ;肝胆管结石并狭窄再次手术行肝内胆管切开整形胆肠吻合 3例 ;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再手术 2例 ;先天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诊治中损伤控制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们手术修复的46例次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例,根据疗效情况分为优良组(n=41)及差组(n=5),分析其疗效与既往修复史及病理分型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其既往修复技术正当性与疗效的关系。统计软件采用SPSS13.0软件包,方法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共有5例次疗效差,病理分型均为Bismuth分型的Ⅲ型或Ⅳ型,其中4例次具有修复史,似乎疗效差组具有更高比例的修复史,但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P〉0.05)。无修复史的21例均为直接接受本次专科修复,其中20例疗效优良。对有修复史的25例次的前次修复的专科属性与技术正当性的评判结果提示,多数的非专科修复技术运用不当(1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5)。结论规范内镜治疗,避免非专科确定性修复,防范修复过程中的新损伤,作为医源性胆管损伤诊治中损伤控制的重要内容,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采用SD大鼠CCl4中毒肝纤维化模型,研究了中药赤芍、栀子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通过观察反映胶原增生的形态学以及HA和HYP含量变化,初步探讨了赤芍、栀子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理、本实验结果显示赤芍对CCl4中毒性肝纤维化时HYP和HA增高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提示其除能抑制胶原增生外,同时还有抑制基质增生的作用。而栀子主要表现为抑制HYP增高,说明其作用环节可能主要在于抑制胶原增生。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总结使用可弯曲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方法 2012年1~10月,对58例胆囊结石和7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施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脐上缘2.5 cm弧形切口放置10、5、5 mm3枚trocar,置入30.腹腔镜、可弯曲抓钳和可弯曲电钩,Hem-o-lok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结果 61例(93.8%)经脐完成手术,4例转为三孔法.手术时间34 ~ 110 min,平均52.4 min;出血量10 ~150 ml,平均38.4 ml.术后均无出血、胆漏、脐疝、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4~6d,平均4.8d.术后随访2周~3个月,腹壁瘢痕小,且隐藏于脐内不明显.结论 使用可弯曲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切口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36.
取SD大鼠18只(200~250g),随机均分三组:正常、胰炎+盐水及胰炎+栀子。用1.5%DCA-Na诱发急性胰腺炎实验模型,术前1小时,术后4小时及细胞学实验前1小时分别给栀子煎剂或生理盐水,正常动物不给处理。术后24小时用差速离心制备溶酶体及线粒体,以酸性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分别作为标志酶检测它们的功能。实验揭示盐水组的酸性磷酸酶显著高于正常,琥珀酸脱氨酶则显著降低;而栀子组则与正常近似。结果提示胰炎时胰腺细胞的氧化代谢和溶酶体功能发生异常,而用栀子治疗可减轻之。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进一步评价镍钛记忆合金辅助胆肠吻合治疗复杂的手术后胆道狭窄的价值。方法 随访分析1994年6月以来,采用镍钛记忆合金支撑胆肠吻合口治疗的9例复杂手术后胆道狭窄,并与此前及同期同类病例非镍钛记忆合金治疗病例作比较。随访期均超过2年。结果 前期常规治疗8例中2例疗效优,3例疗效一般,3例疗效差。直管治疗7例,其中6例疗效优,1例效果差。同期常规治疗5例,4例疗效优,1例差。Y形管治疗2例,疗效均差。结论 有选择地应用直管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辅助胆肠吻合术式可以提高复杂的手术后胆管狭窄的疗效;Y形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目前还不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慢性胃炎实验模型的建立(组织病理学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选用体重为200~240g 健康 SD 大鼠60只,雌雄参半随机分组,用胆汁酸联合无水乙醇经口灌服制备慢性胃炎的实验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观察研究了病理组织学的动态变化,采用多指标同步测试的方法进行实验。病理组织学用 H.E 染色、PAS—AB 染色及 V.G 染色,并以炎细胞浸润程度和粘膜肌层厚度作半定量观察。结果表明:其病变特征与人类慢性胃炎甚为相似,上皮细胞随病程进展,逐渐出现变性坏死、脱落、上皮层缺损;腺体萎缩或囊状扩张。诱发后各组的窦、体部炎细胞浸润显著重于正常组(P 均<0.01),炎症程度以3个月为最重。各组的体部粘膜及1,2,6月组的窦部粘膜明显厚于正常组(P 均<0.01),各组窦、体的粘膜肌层厚度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而以6月组为最厚。本模型相当于临床的浅表性和浅表—萎缩性胃炎、其病因学与人类胆汁返流性胃炎相似。用本法复制的模型简便可靠,一般的实验室就能应用,可用于慢性胃炎的病因学、发病学及实验治疗学等研究。  相似文献   
39.
硝石片治疗胆石症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石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近几年来随着胆囊(道)显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本病的发现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迄今为止仍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国外采用胆甾酸(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进行药物溶石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取得重大进展。为此,我们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博采诸家之长,广泛吸取现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胆管下段癌(DCC)术后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998年11月至2010年11月间87 例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的DCC患者.结果 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36%、51.47%和22.84%.影响DCC术后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有病程长短、瘤体大小、病理分型、分化程度及分期、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远期疗效与患者年龄、性别、术前黄疸程度以及术后放化疗等无相关性.结论 对DCC的肿瘤分期、分型、浸润、淋巴结转移等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强调DCC的早期诊断及根治性切除的重要性,尽可能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