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袁亮方  王鹏  王广 《黑龙江医学》2012,36(8):567-569
目的探讨巴曲酶经颈动脉直接注射治疗与常规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病人的疗效比较。方法将入选的74例脑梗死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A组)为经颈动脉注射巴曲酶38例,方法为采用直接经颈动脉注射生理盐水20 mL+巴曲酶5.0 U后,再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为常规治疗组36例,两组的其他与常规治疗相同。14 d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显效率为97.3%;B组显效率为72.2%。结论颈动脉注射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疗效(P<0.01)。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伴严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糖链抗原125(CA125)的变化。方法 40例临床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NYHAⅢ-Ⅳ级)患者接受规范抗心衰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及CA125值。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治疗4周后,血浆NT-proBNP与CA125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NT-proBNP:(1914.9±1770.2)pg/ml vs.(4101.6±3053.0)pg/ml;CA125:(94.4±77.6)U/mlvs.(119.3±83.0)U/ml](P<0.05)。治疗前的CA125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447,P<0.05)。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NT-proBNP与CA-125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联合检测血浆NT-proBNP和CA125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筛选指标,并可用于指导心力衰竭的治疗,评价心衰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3.
刘燕荣  桂鸣  唐春平  袁亮  沈琴  黄峻 《江苏医药》2012,38(18):2176-2178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中是否存在"肥胖矛盾现象"。方法选择既往以肥胖作为危险因素,与CAD患者PCI术后全因死亡及心脏性死亡的队列研究,随访至少12个月。根据体重指数(BMI)将患者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及重度肥胖五组。结果检索到12个研究,入选患者24 585例,平均随访2.6年,BMI正常的CAD患者PCI术后总死亡率较肥胖组增加(OR=1.42,95%CI 1.27-1.58),而心脏源性死亡呈增加趋势(OR=1.21,95%CI 0.86-1.72)。结论合并肥胖的CAD患者PCI术后长期随访有着较低的全因死亡及心脏性死亡;患者PCI术后存在肥胖矛盾现象,提示应寻找能更准确的方法评价CAD患者机体脂肪过多的议题。  相似文献   
84.
王瑞峰  郝丽  袁亮  丁楠 《安徽医药》2013,34(2):121-123
目的评价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中作为判断肾小球滤过率(GFR)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肾脏病患者120例,检测血清肌酐(Scr)及血清cystatin C,采用99mTc-DTPA显像测定GFR作为评价GFR的金标准。将试验对象分为4组,比较各组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cystatin C与99mTc-GFR的相关性。结果血清cystatin C与99mTc-GFR的相关性较高,与Scr测定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肾功能损害严重时,其相关性较差。结论血清cystatin C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比较敏感及特异性的指标,尤其在评价早期肾功能损害时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运动干预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循环及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2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和造模组20只,分别给予基础饲料与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后将造模成功的18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和运动组9只,运动干预6周后,测定血清TNF-α(放免法)和脂联素(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肝脏和骨骼肌中TNF-α和脂联素mRNA表达(RT-PCR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升高(5.06±0.38 vs 7.49±1.13,13.61±2.94 vs 33.57±4.87,P均〈0.05),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4.21±0.22 vs -5.51±0.16,P〈0.05),血清TNF-α升高(2.39±0.44 vs 3.03±0.50,P〈0.05),血清脂联素降低(0.86±0.08 vs 0.77±0.09,P〈0.05);肝脏和骨骼肌中TNF-α mRNA均表达增强,脂联素mRNA表达明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运动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明显降低(5.77±1.17 vs 7.49±1. 13,25.69±4.27 vs 33.57±4.87,P均〈0.05),胰岛素敏感指数上升(-5.10±0.31 vs -5.51±0.16,P〈0.05),血清TNF-α降低(2.40±0.59 vs 3.03±0.50,P〈0.05),脂联素升高(0.86±0.10 vs 0.77±0.09,P〈0.05);肝脏和骨骼肌中TNF-α mRNA均表达减弱,脂联素mRNA表达增强.结论 运动干预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NF-α和脂联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6.
脑深部电刺激(DBS)是近20年来神经外科领域发展最迅猛的技术。DBS是通过刺激发生器发出的高频电脉冲信号刺激脑神经核团或神经传导束来调节异常的神经环路。DBS已经成为治疗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病的常规手术方法。自1997年深部脑刺激通过美国FDA认证用于治疗特发性震颤以来,已有超过数万名运动障碍患者接受该疗法,而国内脑深部电刺激最早在1999年应用于帕金森病临床治疗,迄今也有数千例患者接受了植入手术。近年,脑起搏器的临床适应症不断扩大,从最初的运动障碍病逐渐发展到治疗其他神经和精神疾病,如抽动秽语综合征、强迫症、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难治性疼痛、癫痫、植物状态和阿尔茨海默病等。虽然DBS的治疗机理还不很清楚,但可以预见未来DBS将成为众多神经和精神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7.
在手足口疫病防治中外援医疗队护理组的工作方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足口疫病外援医疗队护理组的工作方法。方法迅速组成医疗队护理组,确定外援护理组工作职责。严密实施消毒隔离工作,加强对手足口疫病的疾病认知及急救技能培训。同时加强信息沟通与反馈,抓好安全管理,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共同参与救治患儿351例,其中危重患儿22例,无死亡病例,未发生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为当地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技术培训5次,床边示范指导11次。结论外援医疗队护理组对疫区支援帮带,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救治成功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8.
大脑前动脉发育变异与前交通动脉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illis动脉环变异普遍存在,在脑血管病病人中尤为显著,而大脑前动脉缺如是Willis前环最常见的变异,也是导致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应用脑血管造影研究大脑前动脉水平段缺如与前交通动脉瘤相关影像特点.有助于清楚地了解前交通动脉瘤发病规律,从而对临床诊疗工作提供重要支持,其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9.
中药浸膏粉吸湿过程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浸膏粉的吸湿过程特点,建立数学模型,为深入研究中药浸膏吸湿行为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为确定生产周期、预测产品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中药浸膏粉吸湿过程,应用物质质量守恒定律、费克扩散第一定律,建立双指数吸湿过程模型,对中药浸膏吸湿数据进行拟合,并与其他常用5种模型比较,评价双指数模型的效果。结果:经统计分析可知,双指数模型、Weibull分布模型、一级过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较大,残差平方和(RSS),AIC值均较小,综合3种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认为双指数模型更适用于模拟中药浸膏粉的吸湿过程。结论:所建立的双指数模型适合表征中药浸膏粉的吸湿过程。  相似文献   
90.
大鼠小肠、大肠上皮及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分布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大鼠小肠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和大肠 (乙状结肠 )上皮内淋巴细胞 (IEL)、固有层内淋巴细胞 (LPL)分布特点。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双重染色 ,标记肠绒毛基底膜 ,区分出上皮和固有层 ,然后分别对IEL和LPL计数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鼠肠道各部分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乙状结肠 )IEL数量依次递减 ;与此相反 ,LPL数量依次递增。而且它们的T细胞亚群 (CD3、CD4、CD8、TCRαβ、TCRγδ)数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通过双重染色标记出基底膜来计数IEL、LPL的方法非常精确 ,肠道各段的IEL、LPL可能在黏膜免疫应答中起着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