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国外报道脂质沉积性疾病 (L SM)患者的周围血液白细胞脂肪染色可观察到脂滴存在 ,并发现脂滴随病情变化而改变 ,因此有作者认为外周血白细胞病理检查 ,可作为 L SM的一种辅助检查方法 [1 - 2 ] ,国内也有相关报道 [3] 。笔者应用苏丹黑 B与油红 O对 L SM患者外周血液的血细胞分别进行染色 ,探讨两者对血液中白细胞内脂肪染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以寻找一种对 L SM诊断稳定、可行的辅助检查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A组 :经肌肉组化及电镜观察确诊为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 5例。B组 :为健康对照组 5例。常规采集外周静脉血 5 m L,…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对大肠上皮异型增生多指标多参数进行检测,探讨其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大肠癌、不同增生程度的大肠腺瘤及正常肠粘膜进行DNA含量、核形态参数,AgNOR的计数、颗粒形态参数及PCNA、c-erbB-2、p53等多指标多参数检测,并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建立判别函数。结果:经判别筛选,DNA指数,AgNOR阳性率、平均光密度、颗粒表面因子,c-erbB-2的平均光密度,p53的平均光密度,核的形状因子及平均光密度等8个参数判别能力较大,参数值大多随着正常肠粘膜→Ⅰ级不典型增生腺瘤→Ⅱ级不典型增生腺瘤→Ⅲ级不典型增生腺瘤→腺癌的顺序呈递增趋势,且组间差别有显著性(P<0.01),显示这些参数均能较好反映肿瘤的演进过程,由此建立的判别函数回代符合率达96.45%,结果优于单一指标建立的判别。PCNA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需进一步研究。结论: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大肠癌及癌前病变进行多指标多参数的计量分析,具有鉴别诊断的重要意义,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uPA、PAI鄄1和VEGF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和侵袭行为的关系及各因子间的相互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42例人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uPA、PAI鄄1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12例中低度恶性胶质瘤中,uPA、PAI鄄1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50.0%、33.3%,30例高度恶性胶质瘤的阳性率分别为96.7%、86.7%、93.3%,两组间各指标相比较,uPA和VEGF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Al鄄1差异有显著性(P<0.05)。uPA、PAI鄄1和VEGF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和瘤细胞胞浆,以肿瘤侵袭边缘和坏死组织周围多见。uPA与VEGF、PAI鄄1与VEGF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8例正常脑组织除1例有PAl鄄1微弱表达外,其余均为阴性。结论随脑胶质瘤恶性度增高,uPA、PAl鄄1和VEGF表达增强,三者协同作用,可作为胶质瘤恶性度高和侵袭能力强潜在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4.
KiSS-1基因重组真核质粒的构建、鉴定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KiSS-1基因重组真核质粒,将其导入人高转移肝癌MHCC97-H细胞中,获得瞬时表达的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KISS-1基因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Trizol试剂法提取新鲜胎盘组织总RNA,经RT—PCR扩增目的片段,PCR产物及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双酶切后进行连接.并转化人大肠杆菌Ecoli.Dh5α扩增以获得重组载体,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高纯度的KiSS-1质粒转染到人高转移肝癌细胞株中,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加以鉴定。结果RT—PCR获得预期大小的特异性DNA片段,经PCR、双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已将KISS-1基因eDNA片段正确插入真核表达载体中;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证实KiSS-1基因已转染入MHCC97-H细胞中。结论成功获得pcDNA3.1/HisC/KiSS-1重组质粒和瞬时表达KiSS-1基因的肝癌细胞,为后续建立稳定转染的KiSS-1高表达阳性细胞克隆奠定基础,为体内外实验研究KiSS-1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5.
骨巨细胞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微血管密度和DNA图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 Jaffe病理分级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微血管密度以及 DNA含量的关系。 方法 将 36例骨巨细胞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染色和 Feulgen染色 ,在 Olym pus显微镜 (10× 2 0倍 )下进行 PCNA和微血管密度的计数 ,并应用 Video Pro32彩色图像分析系统进行 DNA含量和倍体测定。 结果 骨巨细胞瘤 级、 级和 级的 PCNA平均值分别是 132 .6 1,10 5 .0 5和 76 .6 1;DNA含量平均值分别是 1.2 1,1.2 7和 1.34;微血管密度平均值是 2 2 .342 9,2 2 .2 72 7和 2 6 .0 5 71。经统计学方差分析发现各病理分级之间的 PCNA、微血管密度的计数和 DNA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传统的 Jaffe病理分级可能在反映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方面还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76.
病理学实验课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新的教学方法,将其用于高等医学教育尚处于探讨阶段。PBL教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其明显的优势,对于解决病理教学内容多、抽象、记忆难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本文还对PBL教学过程、实际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成肌细胞移植的宿主及移植物移植抗原HLA-DR的表达和分布。方法应用差速贴壁及克隆化培养人胚成肌细胞,通过针注移植入6只福建恒河猴肱二头肌组织中,动态活检移植部位肌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观察培养成肌细胞和移植后成肌细胞以及恒河猴骨骼肌HLA-DR表达及分布。结果移植前的成肌细胞和恒河猴肌细胞不表达HLA-DR;移植后,植入的成肌细胞和宿主肌纤维膜呈不同程度地表达出HLA-DR,特别在炎症细胞浸润区域,HLA-DR呈强阳性分布。结论成肌细胞移植能导致移植物(成肌细胞)和宿主(恒河猴)骨骼肌HLA-DR抗原及表达。成肌细胞移植的移植排斥反应应引起重视,在移植时应使用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78.
肌营养不良症受累肌肉的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营养不良症(DMD)受累肌肉中细胞凋亡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5例无皮肤肌肉病变的外科手术患者(对照组)和30例DMD患者(DMD组),局部取骨骼肌标本行活组织检查,应用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DMD组TUNEL及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76.67%和86.67%,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坏死或萎缩肌纤维中,对照组呈阴性表达。阳性率与病程长短有关(r=0.437,P〈0.05),与年龄无关(r=-0.273,P〉0.05)。凋亡指数与Caspase-3表达呈正相关(r=0.536,P〈0.05)。结论人类肌营养不良症骨骼肌细胞凋亡与肌纤维萎缩、坏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9.
大肠腺瘤与大肠癌细胞核DNA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细胞核DNA含量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肠粘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大肠癌亚性转化中的意义。方法应用Feulgen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分别对53例结肠癌及直肠癌、30例大肠腺瘤、10例正常肠粘膜进行DNA含量分析。结论DNA含量测定对早期发现大肠腺癌有重要意义,为判断大肠疾病的性质提供细胞生淀粉淀粉依据。  相似文献   
80.
Genistein联合5-FU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与5-FU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enistein和5-FU单用或联用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抑制作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凋亡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术(FCM)分析药物作用后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1)genistein与5-FU单用均能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存在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2)genistein与5-FU联合作用时对抑制SW480细胞增殖有协同相加效应,在两者联合作用48 h,浓度分别为80 μmol/L和30 μg/mL时协同作用最明显(CI=0.51).3)TUNEL技术观察到genistein与5-FU单用或双用均可引起SW480细胞凋亡,且以双药效果为著.4)电镜观察到凋亡细胞核电子密度增加,核碎裂,可见凋亡小体,以双药联用最为显著.5)FCM分析SW480细胞经genistein处理后细胞生长阻断于G2期,与5-FU作用机制不同.结论:genistein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协同5-FU对大肠癌细胞株SW480的杀伤作用,为提高化疗药对结肠癌的治疗疗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