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伸长细胞 (tanycytes,TA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第三脑室底的特化的胶质细胞 ,少量分布于侧脑室、第四脑室及脊髓中央管等部位 ,属室管膜细胞的一种。传统观念认为 ,TAs在脑和脑脊液 (CSF)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是脑 脑脊液 (B CSF)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新研究发现 ,TAs能够促进损毁轴突的再生。本文主要根据国外最新的有关TAs促进神经再生的报道 ,就TAs的起源、分布、结构、功能及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2.
上颌窦-翼腭窝-海绵窦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上颌窦-翼腭窝-海绵窦手术入路相关结构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1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尸头共20侧,完全模拟该手术入路,对入路相关解剖标志进行了详细地显微解剖、观察、拍摄、测量和统计.结果上颌窦后壁与翼腭窝区结构复杂,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经过,是颅前、中窝与鼻腔、窦肿瘤互相蔓延的通道.该入路可较好地显露海绵窦前外侧相关的结构.结论该手术入路是海绵窦入路的一个特殊方法,拓展海绵窦手术入路的路径,为利用颅底硬膜外间隙进行入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3.
肝性脊髓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性脊髓病是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并发症之一 ,与广泛的自发性门体侧枝循环形成或门体静脉分流术有密切关系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双侧下肢对称性痉挛性瘫痪。其病变往往不可逆。肝性脊髓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尚无统一认识。肝性脊髓病与肝硬变和肝性脑病关系密切 ,一般分为 4期。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均有皮质脊髓束脱髓鞘改变。目前尚无肝性脊髓病的动物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4.
为确定家兔脊髓丘脑束的起始细胞,向20只家兔的一侧背侧丘脑内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以标记脊髓中的起始细胞.动物存活三天,然后取脑和脊髓,作50μm冰冻切片,用TMB法做成色反应,以研究标记细胞的分布.标记的脊髓丘脑束超始细胞分布于灰质Ⅲ~Ⅷ层及外侧颈核.第Ⅰ、Ⅱ层未见标记细胞,绝大部分标记细胞位于注射测的对侧.标记神经元的分布是不均匀的,C1-C3节段中的细胞明显多于其他节段中的细胞.结果提示,上颈段中的脊髓丘脑束细胞可能是低位伤害性感觉传入的中继核.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皮质脊髓束(eorticospinal tract,CST)投射神经元的方法研究嗅球成鞘细胞移植对损伤的皮质脊髓束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OEC制成细胞悬浮液移植至大鼠C1—C2节段右侧皮质脊髓束电损毁的部位。实验分为三组:对照组、损伤组和移植组。移植第12天,三个实验组分别在右侧L2-3节段相应CST的位置注入HRP。2d后,观察计数双侧额顶叶皮质标记的CST投射神经元。结果 移植组与损伤组比较,标记的锥体细胞数量多,细胞形态清晰,排列较规则,可见模糊柱状结构。结论 移植组标记的HRP逆行追踪CST投射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损伤组,由此可认为损伤的CST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进而确信OEC的移植能够促进皮质脊髓束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86.
家兔正中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元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HRP逆行轴突追踪技术显示家兔正中神经及其各分支的躯体运动神经元。HRP标记细胞见于脊髓C_5—T_2节段前角外侧部,正中神经的臂支、前臂支和爪支的标记细胞在脊髓内分别位于C_5—C_7、C_6—T_2和C_7—T_2节段,各组标记细胞在脊髓灰质内呈明显的躯体定位排列。用图象分析仪对标记细胞分析测量,其平均值为:长径27.8±8.57微米,宽径20.0±6.40微米,面积449±260平方微米,周长为78.8±24.4微米,体积9967±8560立方微米,细胞的长、宽径比值1.41±0.29。  相似文献   
87.
高秀来  武艳  景鹏 《解剖学研究》2001,23(4):303-305
目的 研究P物质 (SP)在大鼠海马结构中的分布特点及肝硬化后对大鼠海马结构中SP的影响。方法 用Wistar雄性大鼠 1 2 0~ 1 5 0g分别用四氯化碳和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技术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结果  ( 1 )SP样阳性纤维及终末散在分布于海马结构各部分 ,并见于海马全层 ,以锥体层较为密集 ,该层还可观察到较密集的SP样阳性神经元 ;( 2 )肝硬化后SP在海马结构中的分布与正常组基本一致 ,但阳性反应物的密集度明显增高 ,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强。结论 肝硬化后海马结构中SP含量较正常明显增多 ,很可能是脑损害的一种继发性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88.
本文就适应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分别解剖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理解、分析、操作、观察、综合、适应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9.
<正> 溃变纤维选择性银染法自五十年代问世以来,一直为神经解剖学家作为神经束路追踪技术所广泛采用。这是因为应用此法能很好地分辨出溃变纤维和溃变终末,对于追踪那些起始神经元位置表浅且分布广泛的传导束有其独特的优点。然而,方法的较难驾驭促使人们对方法不断改进。1969年De Olmos首次报道了这个被认为是敏感、可靠的铜银法。我们对大鼠、兔锥体束的研究中,成功地采用铜银法追踪皮质脊髓束的投射,结果表明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鉴于国内对这一技术尚无报道,现将此技术方法及我们的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0.
后柱核由薄束核、楔束核和外楔核组成。用菜豆白细胞凝集素(PHA-L)倾行追踪技术研究大鼠脊髓向后柱核的纤维投射。结果显示,颈膨大注入例的标记纤维见于后索背侧部的外侧区(腹侧部行径皮质脊髓束),标记末梢分布于楔束核和外楔核;胸髓注入例的标记纤维见于后索背侧部的中间区,标记末梢分布于楔束核内侧部和薄束核外侧部;腰膨大注入例的标记纤维见于后索背侧部的内侧区,标记末梢分布于薄束核大部;骶髓注入例的标记纤维见于后索背侧部的最内区,标记末梢分布于薄束核的最内侧部。实验结果表明,大鼠脊髓向后柱核的投射行径存在明确的定位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