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3篇 |
免费 | 92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82篇 |
口腔科学 | 65篇 |
临床医学 | 132篇 |
内科学 | 82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31篇 |
外科学 | 127篇 |
综合类 | 283篇 |
预防医学 | 111篇 |
眼科学 | 8篇 |
药学 | 143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112篇 |
肿瘤学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102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在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阳性孕妇感染状态中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分娩的妊娠晚期GBS阳性孕... 相似文献
82.
目的:完善我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方法:采用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对严重ADR监测工作进行管理。以2010年上报情况作为整治前对照数据,2011年~2012年为第一阶段,采取宣传教育,重点科室监控等措施;2013年为第二阶段,建立网上上报平台。比较3个阶段严重ADR的上报数量和质量。结果:经过整治,严重ADR的上报例数有显著增加,2012年比2010年增加177%,2013年比2012年增加48%;报告表填写更加规范,平均得分2012年比2010年增加14%,2013年比2012年增加3%;医师和护士对ADR的认知度明显提高,上报比例由整治前的0提高到23%;结合严重ADR病例开展科研,提供药学服务。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有效地促进严重ADR监测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3.
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对AD大鼠空间记忆及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NAI)及水迷宫训练对AD大鼠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的影响。方法用36只Wistar♂大鼠制作AD动物模型,随机分成3组:NAI组、石杉碱甲组(Hup组)、单纯损伤组(SO组)。水迷宫训练后,采用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密度。结果①定位航行实验中,NAI组逃避潜伏期较SO组显著缩短(P<0.01)。②空间探索实验中,NAI组跨越各象限平台相应位置次数占总次数百分率较SO组明显增高(P<0.01)。③组化结果显示:NAI组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密度较SO组明显增加(P<0.05)。尽管NAI组胆碱能纤维密度高于Hup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NAI治疗及水迷宫行为训练后的AD大鼠,海马结构内胆碱能纤维密度明显增加,提示NAI及水迷宫训练联合作用可促进AD大鼠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重建。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职业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职业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35例职业病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运用SPSS 1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35例职业病患者SCL-90的平均总分为(178.56 ±66.96)分,9项因子平均分最小值为(1.72 ±0.73)分,最大为(2.25 ±1.01)分。总分和9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各项得分在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男性职业病患者的各项得分均高于女性患者(P<0.05或0.01),年龄大的职业病患者的各项得分均高于年龄小的患者(P<0.05或0.01),工伤医疗组和单位支付组各项得分均高于自费组(P<0.05),学历高的职业性病患者在客观支持上得分高于学历低的患者(P<0.05或0.01),已婚组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得分都高于未婚组及离异或丧偶组(P<0.05),重度病情的职业病患者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得分上高于中、轻度两组患者(P<0.01),家庭收入低的患者在其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上的得分低于家庭收入高的患者(P<0.05或0.01)。职业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得分与其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 结论 职业病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较低,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差有一定的相关性,应引起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医学训练疗法(medical training therapy,MTT)配合以超声波理疗(ultrasonic therapy)及关节松动术(joint loosening therapy)的综合康复疗法(ULM)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方法 采用MTT配合超声波理疗及关节松动术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59例肩袖损伤病人,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评价其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肌力、关节活动度及医患满意度等指标,分析疗效。 结果 57例肩伤患者完成6周的康复治疗,2例患者因疗效不佳中转关节镜手术治疗。完成治疗患者的肩关节日间痛可视化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由治疗前的(5.89 ±1.53)分降低至治疗后的(2.26 ±1.28)分,夜间痛VAS评分由治疗前的(7.30 ±1.70)分降低至治疗后的(2.67 ±1.66)分,两者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39、14.712,P<0.01)。肩关节功能综合评分由治疗前的(32.47 ±11.96)分提高到治疗后的(91.75 ±3.3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95,P<0.01)。 结论 以MTT配合超声波理疗及关节松动术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对肩袖损伤的疗效较好,能全面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86.
人骨骼肌微循环血管主体构筑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肌肉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方法,我们研究了人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和股薄肌的肌肉微循环血管三维构筑的形态学特点;揭示了人骨骼肌微循环血管构筑的规律性。我们发现:骨骼肌微循环血管纵横交错,交措折叠形成肌肉的微循环血管立体网架;在肌肉内不仅有平行的与环行的血管排列,而且还有形态不同的血管袢、袢状血管丛、血管球、血管索、螺旋血管索、同心圆型血管网及鱼网型血管网等各种各样的血管网络,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肌内微循环血管网络。 相似文献
87.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神经元的发育分化所必需的因子,推测神经母细胞瘤可能为神经母细胞分化过程中受到阻滞的结果。本研究以18个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为基本材料研究了NGF诱导分化规律结果发现:NGF诱导瘤细胞分化与NGF受体的有无,N-myc癌基因的扩增或过度表达及瘤细胞的形态表达有密切关系。经用Northernblot及原位杂交研究表明,神经母细胞瘤系中有C-myC表达者则多无N-myC的表达,反之亦然,在分化的细胞中C-myc瘤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提示NGF可能通过抑制C-myc的表达而促进癌细胞的分化;不同细胞类型代表着不同的分…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Wolffian附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其预后。方法:对1例Wolffian附件肿瘤进行大体、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细胞呈弥漫实体状分布,可见成片的梭形或多边形细胞及排列紧密的管状结构。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alretinin(+),CK(+),Vimentin(+),CK7(-),a-inhibin(+),CD10(-),EMA(-),CA125(-),CK5/6(-),D2-40(-),CD31(-),CD99(-),Ki-67增殖指数2%。结论:Wolffian附件肿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妇科肿瘤,潜在恶性,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survivin凋亡抑制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肉瘤发生及其预后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在39例骨肉瘤和19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检查骨肉瘤患者的远处转移情况.结果Survivin在骨肉瘤中的阳性率为56.4%(22/39),明显高于对照组骨软骨瘤15.7%(3/19)的阳性率(x2=3.612,P<0.05).在26例伴有远处转移的骨肉瘤病例中,survivin阳性率为61.5%(16/26),显著高于不伴有远处转移的骨肉瘤病例的阳性率30.8%(4/13)(x2=3.172,P<0.05).结论Survivin的表达升高与骨肉瘤的发生机制有关,可能与骨肉瘤的远处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0.
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的手术疗效及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1987年6月至2007年12月间,对1690例中下段及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采用Ivor-Lewis术式和Akiyama术式进行现代淋巴结清扫治疗,总结胸腹二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1、3、5和10年的生存率.结果 全组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713例,转移率为42.2%(713/1690).胸部淋巴结转移665例,占39.3%(665/1690),其中有胸顶气管旁三角区淋巴结转移349例,占20.7%;后上纵隔淋巴结转移444例,占26.3%;下纵隔淋巴结转移307例,占18.2%.腹部淋巴结转移339例,占20.1%.全组患者术后有278例发生312例次各种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4%(278/1690),其中以肺部并发症为主,共136例次,占43.6%.全组患者的手术死亡率为0.2%.全组患者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2%(1388/1574)、63.5%(868/1367)、54.8%(705/1287)和30.8%(232/754).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6.2%(448/588),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6.8%(257/699).结论 食管癌切除采用Ivor-Lewis和Akiyama术式可良好地显露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彻底,特别是对后上纵隔喉返神经旁、右胸顶气管旁三角区淋巴结的清扫尤为便利.对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施行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十分必要,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