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97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71.
作者观察了乌拉坦—氯醛糖麻醉的猫,海马不同区域微量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对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腹侧海马(VHPC)组,NE使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到注药前对照值的72±1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但是,在背侧海马(DHPC)组,NE使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到注药前对照值的15±13%,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腹侧海马NE递质可能参与了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中枢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72.
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常并发脑血管意外,而一旦发生脑血管意外,则残废率高、死亡率高,故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十分重要.将血液流变学应用于临床,发现高血压与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本文对健康男性老年人和老年高血压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恶性网状细胞病(以下简称“恶网”)为网状内皮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国内资料屡有报道,但临床上仍比较少见,特别是基层医院。因本病缺乏特异性症状,故易误诊。且本病来势凶险,预后恶劣,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对“恶网”一病的认识,兹将我院所遇一例报告如下,并学习有关资料,略加讨论。病例摘要张××,男性,24岁,汉族,未婚,黑龙江省讷河县全胜公社社员,七八年二月四日以 1.肾炎2.发烧待查二次入院。病史:三个月以来,无明显  相似文献   
7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或心律失常型(以下简称冠心病)与痨型克山病(以下简称痨克),由于两者病变部位多为心肌多发性分布之病灶,且易累及心肌传导系统,临床表现易混淆,为鉴别两病,我院于1979年1月至1982年5月将住院病人中病历较完整的冠心病100例,(以下称冠心病组)和痨型克山病50例(称痨克组)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分析与结果冠心病以1977年9月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座谈会拟定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痨型克山病以1977年全国克山病会议规定的诊断标准为依据.  相似文献   
75.
本文结合医学影像物理学实验的教学实践,研究了红外线成像原理及图像分析实验教学的意义,阐述了在医学影像物理学实验教学中开设红外线成像实验的必要性;根据红外热像仪的成像过程,从学习掌握红外线辐射特性及红外线热成像的物理原理角度,设计了确定测温范围及体表温度的测量、距离与角度对测温的影响、不同材料发(辐)射率的研究、热图像分析等具体实验内容,并对在实验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做了探讨,使红外线热成像实验在学生掌握红外线辐射特性、红外线热成像的物理原理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较好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三乙酰没食子酰氯对魔芋葡甘露聚糖(KGM)进行酯化改性以改善KGM的性质。方法: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做为溶剂,KGM与没食子酰氯最佳酯化条件为:反应物质量比1:2、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h,并用红外测定了其结构特征。结果:改性产物的质量得率可达79%。结论:与KGM相比,改性后的三乙酰没食子酰KGM水溶胶稳定性、粘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7.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精心护理,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8.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证实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现将循证护理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手术护理配合中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检测重症药疹患者外周血中药物特异性T细胞扩增及干扰素γ(IFN-γ)产生情况.方法 共收集10例重症药疹门诊患者,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经相应的致敏药物刺激后培养出T细胞株,用体外ELISpot和培养ELISpot方法检测患者PBMC及药物特异性T细胞株分泌IFN-γ的情况.对10例患者同时设立与致敏药物分子结构不同的无关药物对照组.结果 重症药疹组中的10例患者PBMC、药物特异性T细胞株经致敏药物刺激后,IFN-γ的分泌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T细胞株经药物刺激后IFN-γ的分泌显著高于PBMC组(P<0.01).与致敏药物分子结构不同的无关对照药物不能够使药疹患者PBMC产生IFN-γ,不能培养出相应的T细胞.3例重症药疹患者治愈1~3年后,PBMC中仍存在药物特异性T细胞.结论 重症药疹患者体内存在药物特异性T细胞.体外ELISpot联合培养ELISpot方法在体外检测可能有助于致敏药物的鉴定.药疹患者治愈后体内持续存在药物特异性T细胞.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评价手术联合局部光动力疗法在皮肤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优势以及对手术方式的改进.方法 入选病例包括基底细胞癌32例、鲍温病13例、湿疹样癌8例、鳞癌5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灶后辅助局部光动力学治疗.局部光动力疗法采用5-ALA作为光敏剂,在避光条件下将10%的5-ALA乳液均匀涂抹于肿瘤病灶表面,持续敷药4h.用波长为635 nm的激光照射病灶部位,光照剂量为120 J/cm2,每一部位照射时间为15 min.手术后辅助光动力学治疗3次,每次治疗间隔2周,治疗后2周复诊,照相,比较治疗前后的皮损,评价治疗效果.术后长期随访,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后,所有病例在半年时无一例复发;随访1年时,8例湿疹样癌中5例复发,5例鳞癌中2例复发,其他病例未见复发.结论 局部光动力疗法作为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可减少肿瘤病灶的切除范围,在手术难度极大的肿瘤病例治疗中有积极意义,但在降低复发率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