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11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62篇
  3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李小鹏  厉锋  董阳  张扬  赵晓栋  张骁  孙泉  王军  陈高扬 《骨科》2024,15(1):55-62
目的 探讨miR-146a/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母亲抗肢瘫(small mother against decapentaplegic,SMAD)通路在脊柱结核进展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收集脊柱结核病人和正常病人髓核组织,验证miR-146a/TGF-β1/SMAD通路在结核髓核组织中的表达量;分离培养髓核细胞,敲低/过表达miR-146a,分别应用qPCR、Western blot、CCK-8、划痕实验验证miR-146a对TGF-β1/SMAD通路表达及髓核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病人比较,脊柱结核病人髓核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显著减低,miR-146a在脊柱结核病人髓核组织中表达量显著减低,而脊柱结核病人髓核组织中SMAD同系物2(SMAD2)、SMAD同系物3(SMAD3)、SMAD同系物4(SMAD4)、TGF-β1基因表达增高,SMAD同系物7(SMAD7)表达减低,提示miR-146a与TGF-β1/SMAD通路活性显著负相关。过表达miR-146a可抑制SMAD2、SMAD3、SMAD4、T...  相似文献   
792.
<正>心血管疾病位于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约1000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严重冠心病的主要方法。据统计,我国每年进行PCI的总例数近百万人次,居世界首位[1]。影响患者PCI预后的因素很多,其中冠状动脉(冠脉)支架作为PCI的主力军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换代。Orsiro支架是一款超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支架(BP-DES),在近年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不错的结局,并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2,3]。本文将介绍该支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93.
高扬 《当代医学》2007,(12):58-61
北京友谊医院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生为北京率先引进了多项世界先进的内镜介入微创技术; 香港大学医学院聘请的大陆第一个客座教授; 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95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国家科委下达的国际合作项目、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完成国家科委下达的国际合作项目一项;  相似文献   
794.
目的 探索将双线双向督查机制运用到病案质量控制中,以期提高病历书写质量,为医院病案质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梳理某院现有病案质控模式存在问题,建立双线双向督查机制,以2021年1月1日作为开始时间节点,收集整理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病案问题提交数11 290条与医疗风险预警数31921条,进行逐月数据分析。覆盖全院35个临床科室,每科室10份,随机抽取2020年8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出院病案共350份病案作为改进前组;抽取2021年8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的350份出院病案作为改进后组进行比较。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描述问题病案数与医疗风险预警数变化,采用χ2检验分析病案问题占比,评价改进后效果。结果 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病案问题合计占全年问题的65.88%,医疗风险预警占全年的70.36%,高于2021年7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的34.12%和29.64%。改进前组住院病案首页有缺失病案占350份督查病案的27.43%,改进后占8.57%;入院记录不完整改进前组占40.57%,改进后组占9.71%;病程记录不完整改进...  相似文献   
795.
目的探讨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59指)需要进行末节断指再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9指,断指残端修整术)和研究组(30指,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各2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再植成活率、治疗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肿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肿胀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及治疗优良率,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6.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A(CCTA)诊断的狭窄程度与斑块特征联合应用对冠状动脉缺血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在全国5家临床试验中心纳入疑诊或已知冠心病并拟行冠状动脉造影(ICA)的患者,所有患者于1周内依次行CCTA、ICA及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测量并收集所有病变血管的斑块特征,包...  相似文献   
797.
目的观察心复康口服液对心肌梗死心衰大鼠心肌组织线粒体肌酸激酶(mit—CK)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用心复康口服液于术后24h灌胃给药至6周;以卡托普利作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大鼠梗死周围心肌组织mit—CK mRNA及mit—C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6周末,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心复康口服液组心肌mit—CK mRNA、mit—CK蛋白表达均上调(P〈0.01)。第6周末,与卡托利组比较,心复康口服液组心肌mit—CK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心肌mit—CK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复康口服液可上调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心肌细胞mit—CK mRNA的表达,促进mit—CK蛋白含量增加,达到改善心肌细胞能量穿梭紊乱,重塑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心肌能量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798.
目的进一步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某些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15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IL-6和诱导型NO合酶(iNOS)mRNA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患者组(15例)细胞因子IL-1、IL-6和iNOSmRNA的表达均高于11名健康对照(1.81±0.13/0.54±0.15;1.67±0.54/0.39±0.09;1.24±0.18/0.08±0.01。P均<0.01)。8例患者经治疗处于稳定期时,细胞因子IL-1和IL-6mRNA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但iNOSmRNA恢复较慢,仍保持较高水平(1.23±0.16/0.71±0.15,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0.71±0.15/0.08±0.01,P<0.01)。结论该结果从基因水平证明细胞因子(IL-1、IL-6)和iNOS参与MS的病理过程,其水平变化可提示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799.
医学影像物理学实验教材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国内各院校在医学影像物理学实验课的开设彼此差异很大,随意性很强,自编的实验教材明显滞后,实验教材建设的改革势在必行.方法:我们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建立了实验课程新体系.结果:为适应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教材的编写应不断追加最新研发的医疗器械和成像仪器的物理学内容特别是影像物理学实验所应用的新方法,使教材更能反映当今医学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课程改革的目标应是培养影像学生科学实验方法、技能,提高了学生实验素养与创新能力.结论:医学影像物理学实验教材建设改革的基本构思是:融入计算机技术;实验编写中除强调科学性、严谨性外,也要体现趣味性.为适应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理论教材内容的不断变化,实验教材建设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我们在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建立了实验课程新体系,提高了医学影像物理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00.
目的克隆人核包膜蛋白自身抗原gp210、p62和LBR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获得具免疫学活性的纯化重组蛋白,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初探抗核包膜蛋白gp210、p62和LBR自身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M15中表达;融合蛋白经Ni—NAT树脂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并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免疫印迹法(WB)进行免疫活性鉴定;应用表达蛋白建立间接ELISA,检测60名健康体检者、6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60例病毒性肝炎、60例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抗gp210、p62和LBR抗体。结果经重组质粒测序和酶切结果证实,gp210、p62和LBR目的基因已正确插入原核表达载体中,基因序列正确,符合表达框架;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分别在69000、62000和27000处有一明显的蛋白表达条带,WB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具有人gp210、p62和LBR抗原反应性。ELISA检测标本血清结果显示,PBC中,抗gp210抗体、抗p62抗体和抗LBR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8%、30.9%和5.9%;而病毒性肝炎组、结缔组织病组和健康体检组中,除抗gp210抗体在结缔组织病患者中阳性率为1.7%外,3种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PBC组3种自身抗体阳性率与疾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人核包膜蛋白自身抗原gp210、p62和LBR基因,并将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应用纯化融合蛋白建立的ELISA检测抗gp210抗体、抗p62抗体和抗LBR抗体,对PBC具有较好特异性,为PBC的特异性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