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62篇
  3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高扬  董海鹏  王文娟  刘峰  刘超 《广东医学》2023,(12):1479-1484
目的 在大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中探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抑制剂对血浆活性PAI-1含量以及对术后股骨头坏死程度的影响。方法 构建大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模型60只,并随机分为PAI-1抑制剂组、PAI-1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PAI-1抑制剂组大鼠在术后6 h腹腔注射PAI-1抑制剂毛两面针素(1 mg/kg)并在之后予以PAI-1抑制剂Tiplaxtinin灌胃4周[2 mg/(kg·d)]。PAI-1组大鼠在术后6 h开始每3 d给予1次外源性PAI-1(2.5 nmol/kg)腹腔注射。空白对照组大鼠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应用ELISA方法分别在术前、术后6 h、12 h、24 h和4周时检测各组大鼠血浆活性PAI-1含量;实验结束时取各组大鼠右侧股骨头,采用显微CT和HE染色检查评估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 PAI-1抑制剂组使用PAI-1抑制剂后2只大鼠出现术后出血,空白对照组1只大鼠术后出现感染死亡。与术前相比,空白对照组和PAI-1抑制剂组术后6 h血浆活性PAI-1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2.
提高护生军事护理能力的教学导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快军队护生适应未来战争对卫勤保障的新要求。方法强化军人职能,增加军事护理教学内容。结果培训前后护生平战救治技术、军事护理能力有显著提高。结论结合卫勤保障需求,有的放矢进行平战结合护理教学与训练,对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培养合格护理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3.
在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卫生安全预防与控制管理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暴露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不足。公共卫生人才是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的核心构成,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坚实基础,是保障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力量。此文旨在结合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现状与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治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将中医药归入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范畴,建立起“人才培养、专业认证、人才激励”三位一体的公共卫生预防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人才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分析不同通量的血液透析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心功能、心肌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汕头市金平区人民医院80例老年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 HFHD)治疗方案;对照组(40例)应用低通量血液透析(low-flux hemodialysis, LFHD)治疗方案,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T)、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DN患者行HFHD治疗效果乐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肌酶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目的 通过现场试验获得5%杀螺胺颗粒剂现场应用的技术指标, 为血吸虫感染高危环境应急处置提供钉螺控制新技术。 方法 方法 在扬州市邗江区 (小现场) 和仪征市 (大现场) 各选择1个环境进行5%杀螺胺颗粒剂喷撒灭螺试验, 比较不同剂量、 不同时间和是否环境清障条件下的杀螺效果。 结果 结果 小现场试验显示, 30、 40、 50 g/m2 5%杀螺胺颗粒剂喷撒1、 3 d和7 d后, 钉螺死亡率分别为54.55%、 68.41%和73.45%, 57.27%、 68.59%和80.28%, 63.49%、 77.58%和85.55%; 其中30 g/m2 与40 g/m2 剂量组在喷撒后1、 3 d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 0.05), 喷撒后7 d钉螺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549, P < 0.05), 40 g/m2 与50 g/m2 剂量组喷撒后1、 3 d和7 d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 0.05)。大现场试验显示, 未清障和清障环境采用40 g/m2 5%杀螺胺颗粒剂喷撒3、 7 d和15 d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 85.29%、 83.89%、 83.41%和87.70%、 91.02%、 91.84%; 清障组喷撒后3~15 d钉螺总体死亡率为90.02%, 显著高于未清障组 (84.28%)(χ2 = 9.950, P < 0.05); 清障与未清障组喷撒15 d后活螺密度分别由19.90只/0.1 m2 和19.83只/0.1 m2 下降至0.60只/0.1 m2 和2.60只/0.1 m2 , 分别下降了96.98%和86.89%。 结论 结论 5%杀螺胺颗粒剂现场喷撒灭螺适宜剂量为40 g/m2 , 对环境中高于50 cm的植被清障将提高灭螺效果。  相似文献   
126.
目的通过不同诊断者(初诊医师和盲诊医师)及不同诊断方式[免散瞳数码眼底彩色照相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双向评估社区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探讨和摸索社区筛查DR的最优方式。方法横断面研究。横向实验由2名眼底病专业医师分别对932张免散瞳眼底彩色照片(后文简称照片)进行视网膜病变程度诊断分级,评估初诊(筛查现场拍照后立即进行诊断分级)和盲诊(在完全不了解患者视敏度和眼部条件的情况下仅依据照片进行诊断分级)的诊断一致性;纵向实验由同一名眼底病专业医师分别对239张照片和239份FFA结果进行诊断分级,评估2种诊断方式的一致性。在诊断有或无DR的一致性方面,作为二分类数据,采用kappa检验进行评价;在DR不同分级诊断的一致性方面,作为多分类数据,采用Kendall检验进行评价。结果横向实验中,初诊和盲诊在诊断有或无DR方面的Kappa值均为0.473。两者的DR不同分级诊断Kendall值为0.530,具有中度一致性。无明显视网膜病变671眼(72.0%),有视网膜病变261眼(28.0%)。纵向实验中,照片和FFA在诊断有或无DR方面的kappa值均为0.694。两者的DR不同分级诊断Kendall值为0.721,具有显著一致性。无明显视网膜病变92眼(38.5%),有视网膜病变147眼(61.5%)。结论由2名眼底病专业医师分别采用初诊和盲诊的方法对免散瞳数码眼底彩色照片进行疾病程度诊断分级的筛查模式,可以作为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优化筛查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27.
基于脑电(EEG)的脑-机接口(BCI)是在人脑和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不依赖于常规大脑信息输出通路(外周神经和肌肉组织)的全新对外信息交流和控制技术,概述了基于EEG的BCI技术的科学意义与应用前景,并介绍了BCI主要研究方法和类型。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外周血清蛋白表达的变化及针刺百会、足三里穴的干预作用。方法:以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针刺组3个大组,每大组再按照再灌注后时间分成12 h、24 h、48 h、72 h、96 h和144 h等6个亚组;每个亚组有大鼠7只;另设正常对照组7只。应用SELD I-TOF-MS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清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150个差异蛋白峰(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结果比较,有89个差异蛋白峰出现显著性变化,包括正向峰32个和负向峰57个;模型组血清蛋白峰值的分布呈双峰型,针刺干预使第一峰峰值降低,第二峰峰值时间前移。结论:针刺百会和足三里穴能够通过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外周血清蛋白的表达,干预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分析江苏省晚期血吸虫病医疗救助情况,为项目的可持续开展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根据受助情况分成受助组和对照组。采用《江苏省晚期血吸虫患者医疗救助项目评估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晚血患者年龄大,经济收入低,约1/3患者因经济困难存在患病未就医情况;87.2%的晚血患者认为晚血医疗救助政策是项好政策,但政策的知晓率在对照组中仅为51.5%,知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卫生工作人员;医疗救助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且改善程度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持续的医疗救助有助于晚血患者生命质量的明显提高,但尚需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加强医疗救助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评价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探讨临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8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加上苦参素200 mg,3次/d口服;对照组4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口服,疗程12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状况,生化应答率、病毒应答率、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和临床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