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板栗总苞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分离并鉴定板栗总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多种分离方法对板栗总苞的体积分数为95%乙醇溶液回流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通过NMR和TLC等多种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1)、没食子酸(gallic acid,2)、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3)、对苯二酚(hydroquinone,4)、麦角甾-6,22-二烯-3β,5α,8α-三醇(ergost-6,22-diene-3β,5α,8α-tri-ol,5)、莽草酸(shikimic acid,6)、豆甾-4-烯-6β-醇-3酮(stigmast-4-en-6β-ol-3-one,7)、ganschisandrin(8)、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9)。结论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9为首次从栗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分离并鉴定北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氧化铝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多种分离方法,对北五味子藤茎体积分数为95%乙醇的冷浸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通过NMR等多种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chisandrin B(1)、五味子醇B((+)-schizandrol B,2)、五味子素C((-)-schisandrinc,3)、五味子甲素((+)-deoxyschizandrin,4)、(+)-gomisin M1(5)、(-)-dihydroguaiaretic acid(6)、(-)-aus-trobailiguan6(7)、尿嘧啶(uracil,8)。结论化合物5~8为首次从北五味子藤茎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3.
双黄连粉针中抗病毒部位的活性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双黄连粉针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病毒活性及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微茸细胞病变抑制法考察双黄连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病毒活件:应用化学和光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研究。结果:乙酸乙酯部位(C)、正丁醇部位(D)、水层部位(E)的抗病毒作用较强。并从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汉黄芩素(wogonin,Ⅱ)、黄芩苷(baicalin,Ⅲ)、连翘苷(phillyrin,Ⅳ)、小犀草苷(luteoloside,Ⅴ)、绿原酸(chlorogenicacid,Ⅵ)。结论:研究结果为双黄连粉针的二次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对线叶雀舌木(Leptopus lolonum Pojark.)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与结构鉴定,以丰富植物化学成分组成,为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及半制备型HPLC等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对线叶雀舌木地上部分的75%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8个、香豆素类2个、酚酸类5个,它们的结构分别为金圣草黄素(chrysoeriol,1)、麦黄酮(tricin,2)、7-O-鼠李糖山柰酚(kaempferol 7-O-α-L-rhamnoside,3)、8-C-阿拉伯糖芹菜素苷(apigenin-8-C-α-L-arabinopyranoside,4)、表儿茶素(epicatechin,5)、儿茶素(catechin,6)、neobavaisoflavone(7)、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8)、异嗪皮啶(isofraxidin,9)、格链孢酚(alternariol,10)、hydroxypropiovani...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研究探讨复方黄柏液涂剂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复方黄柏液中药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应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搜索糖尿病足溃疡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 3.9.1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Venny 2.1.0选取药物成分和疾病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 11.0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通过DAVID 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实验研究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溃疡组、糖尿病溃疡组及复方黄柏液治疗组,每组10只。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表达情况,HE染色法观察足部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网络药理学共检索到复方黄柏液88种有效成分,有效成分作用靶点518个;检索到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225个;通过分析得到TNF-α、IL-6、VEGFA、IL-1β、EGF、CXCL8等15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包括细胞因子活性、生长因子活性等多种功能途径;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MAPKA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AGE-RAGR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复方黄柏液可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IL-6、IL-1β的含量,提高VEGF和EGF的表达;HE染色结果表明复方黄柏液治疗后足溃疡中肉芽组织及成纤维细胞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复方黄柏液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复方黄柏液通过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的含量,提高血清中VEGF和EGF表达量,加速肉芽组织生成,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