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常压缺氧性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 ,国内建立常压缺氧性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常采用薛全福等〔1〕方法。但该方法存在缺氧舱内温度不恒定及不能完全排除 CO2 和水蒸气的影响等不足之处 〔2〕。为此 ,我们对这一常规方法进行改进 ,建立常压低氧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1 材料与方法1 .1   动物分组雄性 Wistar大鼠 50只 ,体重 (BW) 2 0 0~ 2 50g,随机分为对照、缺氧 1、2、3、4周 5组 ,每组 1 0只。1 .2   低氧方法将大鼠置于改进的常压低氧装置 (图 1 )内 ,通入氮气 ,用自动测氧仪调控氧浓度至 (1 0± 0 .5) %。CO2 传感器可反馈控制钠石灰装置的电磁阀门 ,使舱内 CO…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中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将 2 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氧组、硫酸镁组和对照组。 4周后测血浆MDA含量和红细胞SOD活性。结果 :硫酸镁组较缺氧组血中MDA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 ,而SOD活性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低氧时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硫酸镁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和降低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53.
众多研究结果显示,T淋巴细胞在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起核心作用。T淋巴细胞必须在其达到活化状态后才能发挥免疫效应,因此目前许多免疫抑制剂都是通过阻止T淋巴细胞活化而发挥抗急性排斥效应的。最近有文献报道,中药落新妇甙能使经植物血凝素激活的T淋巴细胞发生凋亡[1] ,并且能使肝炎动物肝脏周围浸润的活化T细胞发生凋亡,从而保护肝脏免受损害[2 ] 。落新妇甙是否对移植排斥反应中活化T淋巴细胞也有此作用?能否抑制移植排斥反应?本研究旨在通过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体外模型[3 ] ,探讨落新妇甙对小鼠心脏移植体外排斥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姜黄素对实验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Langendorff灌注模型,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姜黄素组.对照组心脏停搏液用4℃St Thomas液;姜黄素组在4℃St Thomas液中加入姜黄素(0.2 mmol·L).分别于缺血前及再灌注30 min后,检测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31P-核磁共振分光仪检测心肌磷酸肌酸(PCr)、磷酸盐(Pi)和β-ATP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再灌注后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姜黄素组心肌再灌注30 min后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高能磷酸盐水平、线粒体MDA、SOD、线粒体超微结构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能量代谢,与其增强心肌线粒体内源性抗氧化能力,维持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55.
本文概述了细胞凋亡与心脏移植的关系。从抗凋亡途径保护供心 ,将为心脏移植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6.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肺癌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尤其是在临床上高龄(一般认为≥70岁)肺癌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同时这部分患者也因为高龄,合并基础性疾病较多,多器官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而增加了手术风险及术中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1-2]。因此全面了解高龄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要点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p53 基因突变检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PCR-SSCP分析技术,检测69例原发性NSCLC 患者血浆(手术前、后)及对应新鲜肺肿瘤组织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以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及血浆、5例健康献血员血浆作对照.并同时对相应的组织病理切片进行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 NSCLC患者血浆(术前)和对应肿瘤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8%(26/69例)、54%(37/69例),其共同检出率达54%(20/37例);而对照组肺良性病变及健康人血浆中均未检出该基因突变.术后血浆中p53突变率明显低于术前,仅7例(10%)检测到p53突变,包括Ⅲ期3例,Ⅳ期4例, 多为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免疫组化染色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4%(44/69例), PCR-SSCP分析与免疫组化染色两种方法检测符合率为81%(56/69例).NSCLC患者血浆(术前)中p53基因突变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该基因的突变及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病理分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53基因突变在NSCLC患者血浆与原发肿瘤组织中有较高的一致性和检出率,且其改变与NSCLC临床分期和转移相关;监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中p53突变具有一定意义,通过检测外周血中p53基因的改变可能对肺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术后追踪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左心房黏液瘤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其对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武汉市中心医院31例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52例共83例左心房黏液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新发房颤组与无新发房颤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超声心动图数据和手术信息.并在出院后随访4~6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比较两组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年龄42~69岁,平均(54.8士13.7)岁,男38例,女45例.新发房颤组27例,占32.5%.与无新发房颤组比较,新发房颤组年龄更大[(51.9±14.8)岁 vs.(60.8±8.3)岁],左心房内径更大[33.0(27.0,40.0) mm vs.44.0(35.5,49.5) mm],主动脉阻断时间[29.6(27.3,43.5) min vs.40.5(37.2,56.1)min]和术后住院时间-9.8(9.0,10.5)d vs.12.5(11.5,12.8)d]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所有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96.3%,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左心房内径、主动脉阻断时间为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龄、左心房内径增大、主动脉阻断时间延长是左心房黏液瘤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新发房颤并不增加远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5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75例中良性肿瘤251例(91.27%,其中左房黏液瘤237例),恶性肿瘤24例(8.72%)。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共245例,占89.09%。27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完整切除258例,局部切除6例,8例因肿瘤无法切除仅行活检术。7例实性瘤体患者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同期行肺动脉瓣置换术,5例同期行经股动脉取瘤栓术。结果术前死亡2例,术中死亡3例。术后随访230例(83.63%),时间6个月~31年,死亡35例,其中良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20例,4例复发(良性1例、恶性3例),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中左房黏液瘤最为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良性肿瘤手术效果好,恶性肿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