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73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103.
目的:介绍全国名老中医杨骏教授运用益气养血通络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经验。方法:通过对杨骏教授临床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病案的学习与思考,并结合《内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脾胃论》《金匮要略》《景岳全书》等相关论著综合分析,总结杨骏教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辨治特色。结果:杨骏教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是在中医学经典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并结合自身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形成以"益气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的临床诊疗思路。结论:杨教授临床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有其独特的思路和很好的疗效,其诊治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4.
小儿食积是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如未经合理的治疗将造成小儿生长发育迟缓,严重时将导致疳积。本文拟通过对杵针结合腹部按摩治疗小儿食积的分析,阐明杵针结合腹部按摩治疗小儿食积的机理及临床应用价值,以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抗病毒治疗组与非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的对比,了解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肝脏功能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5年至2009年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入回顾性研究队列进行疗效和生存分析.并对选用不同抗病毒药物的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依据患者MELD评分对患者进行分层.重点关注19例治疗满5年的患者,比较其治疗前后的生物化学及病毒学指标,了解长期抗病毒治疗对患者肝功能及长期生存的改善情况.正态分布数据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类数据用x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绘制生存曲线,MELD评分分层后各组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对数秩检验. 结果 最终入组166例,其中抗病毒治疗组114例,对照组52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组5年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4.1%对比34.9%,x 2=25.738,P<0.001).当患者MELD评分<18分时,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率(x2=16.034,P<0.001).对病情较重(MELD评分≥18分)的患者,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3个月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8%对比58.4%,x2=3.224,P=0.073).19例治疗满5年患者治疗前后ALT、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肌酐及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治疗前19例患者的HBV DNA均>103拷贝/ml,治疗后仅1例患者HBV DNA>103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 0.05);治疗前后的CTP评分分别为(8.78±1.65)分和(6.00±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6,P<0.01). 结论 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预后及长期生存率,早期应用患者获益更多.对病情较重并发症较多患者,尽管抗病毒治疗短期获益有限,但仍是一个重要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通过人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的细胞株(SKOV3-PM4)与人淋巴管内皮细胞株(HLEC)的条件培养和共培养,探讨HLEC微环境对SKOV3-PM4的运动迁移能力以及上皮一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法,观察经HLEC的条件培养后SKOV3.PM4的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SKOV3-PM4经HLEC的条件培养和共培养后的爬片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变化。结果经HLEC培养基的条件培养后SKOV3-PM4细胞的侵袭率为(53+11)%,单独培养的SKOV3-PM4细胞的侵袭率为(30~5)%(P〈0.05);条件培养后SKOV3-PM4细胞的迁移率为(48+5)%,单独培养的SKOV3-PM4细胞的迁移率为(34+2)%(P〈0.05)。SKOV3.PM4细胞经条件培养和共培养后TGF—B。和vimentin表达上调(P均〈0.05),E—cadherin表达下调(尸〈0.05)。结论淋巴管内皮细胞微环境可促进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细胞间质化的转变,增强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08.
相对于植物化学和海洋生物化学,昆虫次生代谢物的多样性可能是新药研究中一个更为珍稀的可替代资源。为寻找新的抗菌类化合物及开展昆虫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本文对8种昆虫提取物进行了抗菌活性的筛选和评价。研究采用了圆形纸片扩散法,以相应抗生素作为阳性对照,对昆虫70%甲醇提取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除土鳖虫外,其余7中昆虫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革兰阳性菌或(和)革兰阴性菌的活性。并且文中使用的溶剂两段提取方法,为以后的昆虫次生代谢物的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该研究将为抗生素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拓展昆虫化学研究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通过比较晚孕蜕膜NK细胞(dNK细胞)与外周血NK细胞(pNK细胞)表型变化,探讨dNK细胞特异性标志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晚孕蜕膜组织及外周血各2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两组中NK细胞含量及其表面分子CD16、NKG2A、NKG2D表达水平。结果dNK细胞占蜕膜淋巴细胞39.1±3.9%,pNK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10.3±3.2%;dNK细胞表面CD16的表达明显低于pNK细胞,两者分别(10.3±3.9)%与(95.6±2.6)%(P<0.05),NKG2A的表达明显高于pNK细胞,两者分别为(88.7±5.4)%与(24.9±7.8)%(P<0.05),NKG2D的表达两者相近,分别为(90.4±3.9)%与(93.2±3.5)%(P>0.05)。结论晚孕蜕膜中NK细胞的特殊表型可能是维持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本文选用土荆皮及其5种伪品共37份材料,对ITS2序列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CodonCode Aligner3.5.7进行序列拼接,MEGA5.0计算土荆皮的种内及其与混伪品的种间K2P距离,构建NJ分子系统树,并分析土荆皮及其混伪品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分子形态学特征。结果:土荆皮药材ITS2序列单倍型与其基原植物叶片序列一致;土荆皮及其混伪品的ITS2序列种间遗传距离远大于土荆皮种内样本的遗传距离;NJ树显示土荆皮样品单独聚为一支,药材土荆皮正伪品的ITS2序列二级结构差异显著。结论:ITS2可以作为土荆皮及其伪品鉴定的有效DNA条形码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