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0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0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52篇 |
口腔科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157篇 |
内科学 | 74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79篇 |
特种医学 | 5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76篇 |
综合类 | 379篇 |
预防医学 | 169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93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85篇 |
肿瘤学 | 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9篇 |
1982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4篇 |
1974年 | 3篇 |
1961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颅脑损伤患者主要死因之一,也是患者重残和植物生存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效果不佳,拟评价神经节苷酯联合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DAI的效果.方法 2005年10月~2007年3月收治DAI患者89例,43例采用神经节苷酯联合亚低温冬眠疗法,46列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平均昏迷持续时间,病死率,6个月时GOS评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神经节苷酯联合亚低温治疗,能够缩短DAI患者昏迷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论 DAI病理生理机制复杂,采取针时不同病理机制的联合治疗方案也许有利于提高DAI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探讨江苏省结核病治疗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3个样本点,各样本点连续性收集2006年1月1日起登记报告的6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结构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依从性现状及不规则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670名结核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82人存在不规则服药现象,不规则治疗比例12.2%?不规则服药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不良反应(37.8%)?患者的文化程度及服药方式是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依从性是当前结核病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当关注重点人群,采取以规范督导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降低不规则治疗的风险,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设计并构建帕金森病(PD)患者病因、临床表现、检查、治疗、随访的数据库系统,以适应PD临床及基础研究的需要。方法编写PD患者信息登记表,绘制实体-相关关系图,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SQLServer2000作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PD数据库。结果开发了以C/S与B/S混合模式的PD数据库系统,界面友好,交互性强,运行稳定,数据处理方便。结论应用现代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病例管理、存储和随访是必然趋势,PD数据库系统不仅方便病案的信息化管理,而且有利于临床诊疗和科研。 相似文献
96.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 ,49岁 ,因频发室性早搏 (室早 ) 4年入院。早搏时感心悸、胸闷、乏力、头晕、恐惧 ,曾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无心脏病及其它可致室早的疾病。超声心动图及X线心脏片正常。心电图上有频发单形室早 ,多呈二联律 ,偶呈四联律。导管射频消融 (ra diofrequencyablation ,RFCA)术前 2 4h动态心电图室早总数32 40 7个 ,其中成对室早 15 6对。于 2 0 0 0年 4月行RFCA术。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 2周。术中自发室早与患者平时室早图形完全相同 ,呈二联律 ;室早QRS波在Ⅰ导联呈小“M”形… 相似文献
97.
98.
大剂量化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生物治疗序贯疗法对6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大剂量化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生物治疗序贯疗法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2003年6月至2007年3月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对67例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采用大剂量化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白介素-2(IL-2)生物治疗序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结果67例患者中,41例完全缓解期患者(NHL-CR),经上述序贯治疗,36例持续CR(87.8%),5例复发(RE,12.2%),其中1例死亡(2.4%);26例部分缓解患者(NHL-PR),达CR15例(57.7%),RE11例(42.3%),其中死亡5例(19.2%)。结论该序贯疗法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安全有效,治疗前达到CR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2001年3月至2007年2月对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31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施行APBSCT,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5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3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00例,霍奇金淋巴瘤(HD)31例,多发性骨髓瘤(MM)21例,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除1例ALL外,230例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快速重建。ALL首次完全缓解(CR1)28例患者中无病存活(DFS)13例,带病存活4例,死亡11例;ALL二次缓解(CR2)17例患者中DFS3例,带病存活4例,死亡10例。AMLCR120例患者中DFS11例,带病存活3例,死亡6例;AMLCR214例患者中DFS6例,带病存活2例,死亡6例。NHLCR159例患者中DFS43例,带病存活7例,死亡9例;NHLCR230例患者中DFS18例,带病存活5例,死亡7例;NHL未缓解(NR)11例患者中DFS2例,带病存活4例,死亡5例。HDCR110例患者中DFS10例;HD部分缓解(PR)15例患者中DFS12例,带病存活3例;HD疾病复发(RE)6例患者中DFS3例,带病存活2例,死亡1例。MM21例患者中DFS7例,带病存活6例,死亡8例。结论APBSC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比较研究外源正义和反义p53对所转染细胞系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 构建正义和反义p53C—DNA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p53(RS),pEGFP—p53(AS),载体有绿荧光蛋白基因监测基因转染和表达。经酶切图证明p53正向或反向联结。Liipofectin介导转染801D细胞(801D细胞有p53缺失和突变,蛋白表达阳性),G418筛选,建立单克隆细胞系。PCR检测外源p53和neo基因。荧光显微镜检查转染细胞绿荧光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证明突变蛋白表达。比较了pEGFP—p53(AS)和pEGFP—p53(RS)集落形成试验,裸鼠移植试验。FCM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酶切图证明pEGFP—p53(RS)和pEGFP—p53(AS)的p53c—DNA(RS)分别正向和反向联结质粒pEGFP。Lipofectin介导转染细胞801D细胞,G418筛选,获耐受集落,建立单细胞克隆转染细胞系pEGFP—p53(RS)—801D,pEGFP—p53(AS)801D和pEGFP—801D。PCR检测外源p53和neo基因存在于细胞,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证明外源基因存在并稳定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EGFP—p53(AS)—801D,突变蛋白呈阴性,母系为阳性,显示反义p53封闭突变蛋白表达。pEGFP—p53(RS)—801D和pEGFP—p53(AS)801D细胞集落形成率和裸鼠移植成瘤率均降低,pEGFP—p53(RS)-801D更低。FCM分析细胞周期延滞。结论 有p53缺失和突变的人肺癌细胞系801D体内外恶性增殖明显,在同一细胞背景下,p53缺失比p53突变对恶性增殖起更重要作用。外源野生型p53在肿瘤细胞中可重建抑癌功能,外源反义p53可封闭突变蛋白表达,阻止细胞停留于G1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