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9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65篇
内科学   187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473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57篇
  3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评价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脊柱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82.
83.
生物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而在生物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聚氨酯的设计自由度很大,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嵌段和调节软硬段间的比例,从而合成出具有不同化学结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的聚氨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生物可降解聚氨酯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药物缓释载体材料、手术缝合线、人造皮肤、伤口敷料、医用粘合剂、组织工程修复及细胞培养支架等.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和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RS与VAS评分(视觉模拟法)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RS与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疼痛,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5.
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及其治疗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疼痛医学提出了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Sympathetically maintained pain,SMP)的概念,定义为用局麻药阻滞支配疼痛区域的交感神经所能缓解的疼痛。而对阻滞交感神经无反应的疼痛称为非交感神经依赖性疼痛(Sympathetically independent pain,SIP)。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病灶内化疗治疗脊柱感染性疾病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4月至2012年6月,采用经皮内固定结合病灶内化疗的方法治疗脊柱感染性疾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3685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手术。术前均行X线片、CT及MRI检查,实验室检查,手术时同时进行病理活检。诊断:脊柱结核15例,脊柱非特异感染5例。胸椎10例,胸腰段6例,腰椎4例。17例患者涉及单间隙两个椎体,3例涉及双间隙3个椎体。固定方法:两对椎弓根钉5例,3对9例,4对3例,5对3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285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手术。术前均行X线片、CT及MRI检查,实验室检查,手术时同时进行病理活检。诊断:脊柱结核15例,脊柱非特异感染5例。胸椎10例,胸腰段6例,腰椎4例。17例患者涉及单间隙两个椎体,3例涉及双间隙3个椎体。固定方法:两对椎弓根钉5例,3对9例,4对3例,5对3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23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术后患者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所有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椎弓根钉固定在位,无松动、塌陷及断裂。术后后凸畸形纠正0.89°3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术后患者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所有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椎弓根钉固定在位,无松动、塌陷及断裂。术后后凸畸形纠正0.89°27.33°,随访1年未见明显丢失。结论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能够一期完全清除感染病灶,脊髓减压,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是治疗脊柱感染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病灶内局部化疗治疗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4月--2013年6月,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结合病灶内局部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椎间隙感染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47—85岁,平均67岁。病变节段胸椎2例,胸腰段1例,腰椎3例。1例合并神经损伤,按Franke分级为C级。2例患者涉及单间隙两个椎体,4例患者涉及3个椎体2个间隙。术中局部应用抗生素冲洗,术后继续灌洗和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腰背部疼痛等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恢复、脊柱失状面平衡情况。结果随访5—52个月,平均13个月。5例患者痊愈,血沉正常,疼痛消失,恢复正常生活;1例患者病情改善,血沉及CRP持续下降,疼痛明显缓解。1例神经损伤患者Frankel分级:C级恢复至E级。随访期内,未出现椎弓根钉松动断裂现象。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病灶内化疗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治疗椎间隙感染有效的方法之一,内植物的应用对感染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8.
从2009年到2014年,医改已经进行了四年多,逐步步入深水区。  相似文献   
89.
本刊讯(记者高军实习记者许方霄)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人们把很多基本医疗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多点执业,全国政协委员霍勇认为,这是对多点执业的误解,多点执业并不是解决基本医疗问题的万能钥匙,他呼吁:要清楚定位多点执业。  相似文献   
90.
高军 《首都医药》2014,(2):33-34
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并随机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后遗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无明显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治疗后实验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因而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71.1%;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8.8%,17.7%,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因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且后遗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