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6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常见急危重症之一,现将我院收治的316例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316例AOPP患者中男94例,女222例,年龄16~68岁,平均31.2岁。均为口服有机磷中毒,服毒剂量为5~400ml,其中硫磷中...  相似文献   
62.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COX-2和iNOS表达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SF)增殖和表达环氧化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合成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用TNFα(20 μg/L)刺激,同时加或不加雷公藤内酯醇(TP,0~100 μg/L).分别用3H-TdR法、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硝酸酶还原法、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法、细胞酶免疫法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滑膜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和NO的水平,滑膜细胞COX-2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提取各组细胞蛋白,测定其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结果:TP(>20 μg/L)能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RASF COX-2和iNOS表达,并明显减少PGE2和NO的生成,抑制作用与TP浓度呈明显相关性.同时观察到,TP对TNFα激活的RASF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35 μg/L),TP对RASF NF-κB活性的抑制程度与其抑制RASF COX-2和iNOS表达的效应相一致.实验未观察到TP对RASF增殖的影响.结论:TP可显著抑制TNFα刺激的RASF COX-2和iNOS的表达及其诱导产物PGE2和NO的生成,这种作用可能通过TP抑制RASF NF-κB的活性而实现.  相似文献   
63.
几种药物对HepG2细胞MRP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苯巴比妥、地塞米松对人肝癌HepG2细胞细胞膜上MRP2 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这些药物消退黄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肝癌HepG2细胞系作传代培养,并分别加入1000nM地塞米松、10mM还原型谷胱甘肽、0.15mM苯巴比妥和生理盐水作用48h后提取各组细胞的总mRNA,然后以同种药物同组内的β-肌动蛋白的基因表达量做为内对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以光密度比值(MRP2/-βactin)半定量表示各组细胞MRP2 mRNA加药后表达的变化,将结果建立数据库进行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苯巴比妥组和地塞米松组的HepG2细胞MRP2 mRNA表达量都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并且地塞米松组MRP2 mRNA表达要明显高于苯巴比妥组(P<0.01),而谷胱甘肽组MRP2 mRNA表达要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地塞米松可上调MRP2 mRNA的表达,由于MRP2为结合型胆红素运输的载体,因此上调MRP2 mRNA的表达可能为这两种药物促进结合型胆红素排泄,消退黄疸的作用机理之一。而谷胱甘肽作为MRP2的底物,它并不能促进MRP2的表达,谷胱甘肽对结合型胆红素向胆管内运输可能无作用。我们认为MRP2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结合型胆红素增高性疾病退黄药物治疗的评价指标之一,并加以开发。  相似文献   
64.
慢性乙型肝炎是当前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目前有3.5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其中约75%分布在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后不良,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疾病,占疾病死因的第9位。HBV感染目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肝组织和血清 TIMP-1表达水平,分析两者相关性;对1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活检病理学检查,以组织学活动指数(HAI)予以分级(G)和分期(S),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TIMP-1水平与 HAI 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 TIMP-1表达水平与其血清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9521,P<0.01);不同肝纤维化分期(S1~S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TIMP-1水平差异显著(P<0.05),且血清 TIMP-1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704, P<0.01),但不同炎症分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TIMP-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 TIMP-1水平可以较好地反应肝脏纤维化程度,且不受肝组织炎症分级的影响,有望被用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临床无创评估。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随着临床试验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被设计成非劣效性试验,用来评价新药非劣效于标准有效药物.在非劣效性试验中,试验目的不再是为了证明新药优效于标准有效药,而是只要证明新药非劣效于标准有效药疗效即可.  相似文献   
67.
<正> 丙型肝炎是输血后肝炎的重要原因,当前估计有5~10%的输血者将发生急性NANB。因此用特异性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方法筛选供血员,以降低输血后肝炎发生率问题倍受重视。文献报道各地献血员检测抗HCV结果悬殊。安徽地区献血员HCV感染率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对合肥地区职业献血员342人进行了血清抗HCV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检测对象342人均为既往无肝炎病史,一般体检合格,来我院定期献血的职业献血员,其中5例查ALT异常。检测抗HCV试剂(上海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31191)用ELISA法,检测系统中的固相反应板用我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探讨七氟烷联合下调CTRP6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运用MTT法检测七氟烷(1%、2%、5%)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将si-con组(转染si-con)、si-CTRP6(转染si-CTRP6)、sevo+si-con(转染si-con,再用2%sevo处理)、sevo+si-CTRP6组(转染si-CTRP6,再用2%sevo处理),用脂质体法转染至HepG2; qRT-PCR法检测细胞中CTRP6的表达; 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TRP6、Shh、Ihh、Smo的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2%sevo、5%sevo可明显增强肝癌细胞的抑制率,且2%sevo可明显的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重要的是,2%sevo可下调肝癌细胞中CTRP6的表达,且敲减CTRP6可明显的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敲减CTRP6可明显的抑制肝癌细胞中Hedgehog信号通路关键基因Shh、Ihh、Smo的蛋白表达。结论七氟烷联合下调CTRP6可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与失活Hedgehog信号通路有关,将可为七氟烷联合下调CTRP6在肝癌中的治疗提供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补肾活血中药血清对加压纯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凋亡模型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主要成员PDK及Akt表达的影响,探索补肾活血法保护RGCs的机制.方法 制备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体外纯化SD大鼠RGCs,采取开放式压力控制培养系统建立体外加压培养RGCs凋亡模型,以50g·L-1、100g· L-1、200g· L-1血清浓度梯度补肾活血中药血清分别处理.将RGCs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培养组(N组)、对照组(C组)、50 g· L-1补肾活血中药血清组(50 g·L-1BSHX组)、100g· L-1补肾活血中药血清组(100 g·L-1BSHX组)、200g·L-1补肾活血中药血清组(200 g·L-1BSHX组),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补肾活血中药血清对RGCs PDK及Akt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DK、Akt蛋白表达量.结果 Q-PCR检测各组mRNA结果:C组(0.04±0.01)与N组(1.00±0.04)相比,RGCs中PI3K、Akt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而50 g·L-1、100 g·L-1、200 g·L-BSHX组(0.18±0.01、0.21±0.02,0.22±0.01、0.36±0.01,0.84±0.10、1.07±0.17)与C组相比,PI3K、Akt mRNA含量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蛋白表达,C组与N组相比,细胞PI3K、Akt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0 g·L-1、100 g·L-1、200 g·L-BSHX组与C组相比,PI3K、Akt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补肾活血中药血清抑制加压诱导的RGCs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