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儿童和青春期垂体腺瘤的经蝶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年龄小于17岁的儿童及青春期垂体腺瘤的诊断及其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本组20例(垂体PRL腺瘤7例,ACTH腺瘤5例,GH腺瘤4例,无功能腺瘤4例)均行经蝶窦显微外科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部分切除2例;随访8个月~8年,治愈75%,缓解25%,复发5%;常见并发症为尿崩症(25%)和电解质紊乱(25%)。结论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是治疗儿童及青春期垂体腺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侧脑室脑膜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侧脑室脑膜瘤的放射学特点、手术技巧和治疗结果,以降低残死率,改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1例侧脑室脑膜瘤的诊断要点、手术入路及预后。结果所有病例行MRI或/和CT检查,确诊率高,并行显微手术全切除,无手术死亡,预后好。结论应用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神经导航系统对手术入路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3.
为评价仿真模型在腰椎穿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利用仿真模型教学腰椎穿刺的操作过程及关键步骤,然后通过操作考核及问卷形式考察本科生对腰椎穿刺技术的掌握情况。与传统教学组相比,仿真模型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本科生的学习及操作积极性,巩固腰椎穿刺的理论知识,并可有效提高腰椎穿刺操作技能水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采用电生理监测对提高面神经保留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4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的听神经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电生理监测组132例,对照组112例未行术中监测。对比分析两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术后2 w内的面神经功能保留率。结果电生理监测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0.9%,Ⅲ级及以下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84.8%;对照组解剖保留率为81.3%,Ⅲ级及以下功能保留率为65.2%,两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显著提高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105.
经口咽齿状突切除术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经口咽齿状突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齿状突压迫延髓及上颈髓腹侧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颅底凹陷4例,颅底凹陷伴Chiari畸形2例,颅底凹陷伴寰枕融合1例,下斜坡及齿状突后结缔组织增生1例,多种畸形复合2例。均采用经口咽入路齿状突切除减压手术。结果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9例,因频发呼吸骤停而自动出院1例。术后随访9例,随访时间0.5~5年,未出现头痛、头晕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结论经口咽齿状突切除术是治疗齿状突压迫延髓及上颈髓腹侧病变直接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6.
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学研究生是未来的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目前医学研究生的教育普遍存在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注重教师的作用,融人文素质教学于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7.
循证医学是当夸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核心内容是将当今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医生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以及病人的价值和愿望,进行系统全面地综合评价,为临床医疗、科研和医学教育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现代临床医学教育也应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循证医学的认识和能力。我们在妇产科教学中开展循证医学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大鼠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骆纯  朱诚  卢亦成  江基尧  张光霁 《上海医学》2002,25(2):77-79,T001
目的 探讨大鼠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电镜超微结构、DNA凝胶电泳观察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和生化特征。结果 皮质细胞凋亡在伤后 2 4h已十分明显 ,伤后 7d到达顶峰。白质细胞凋亡发生最早 ,伤后 7d出现高峰。伤后第 2、3天海马CA3区凋亡细胞数目和密度最高 ,第 7天开始减少 ,但第 14天时凋亡细胞数仍在较高水平。伤侧丘脑凋亡细胞出现最晚 ,伤后 3d逐渐增多 ,伤后 2周出现高峰。伤后 2个月各脑区凋亡细胞数恢复到术前水平。损伤后 1d、3dDNA电泳出现了凋亡特征性梯状带。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后各个脑区的细胞凋亡反应不同 ,这种差异表明细胞凋亡与急性和延迟性细胞死亡均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测量鞍区及颅中窝底骨性结构的解剖位置,为神经内窥镜和显微神经外科在该区的直接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2例成人尸头标本鞍区及颅中窝底骨性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比较翼点入路和额下入路到该区的解剖距离。结果:额下入路到鞍区的解剖距离最近是(45.63±0.78)mm(38.02~52.50mm)和(73.10±0.56)mm(65.24~82.56mm),而翼点入路分别为(34.75±0.81)mm(24.08~50.58mm)和(67.99±0.68)mm(60.16~75.60mm)。翼点内板到颅中窝底的各个孔的最大距离是(62.46±0.57)mm(55.86~70.08mm),最大垂直角度是(39.82±1.52)°(29.6°~55.7°)。结论:鞍区和颅中窝底的骨性结构可为神经内窥镜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操作提供解剖标志,翼点入路比额下入路到鞍区的距离缩短约10~15mm两者具有明显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脑创伤后bax/bcl-xL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在液压脑损伤模型中,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大鼠脑创伤后不同时程bax和bcl-xL表达;采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电镜超微结构、DNA凝胶电泳观察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和生化特征。结果:伤后6 h,bcl-xL mRNA表达下调[伤侧半球为对侧的(67.42±7.5 4)%],bcl-xL蛋白水平下降[伤侧为对侧的(85.85±5.72)%]。伤后3 d,bcl-xL mRNA和 bcl-xL蛋白表达分别为对侧的(39.97±3.61)%和(57.50±6.21)%;bax mRNA和bax蛋白分别为对侧半球的(203.95±17.53)%和(189.02±7.23)%。伤后bax/bcl-xL比率升高比细胞凋亡提前出现,早期由于bcl-xL的表达下降,后期主要是由于bax的升高所致。结论:细胞凋亡及其调节基因的表达间具有一致性;脑创伤对bax和 bcl-xL 的调节发生在转录水平以前的某一环节。bax/bcl-xL平衡体系的维持或紊乱影响脑创伤后神经细胞生存或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