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6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26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328篇
内科学   326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130篇
外科学   248篇
综合类   929篇
预防医学   355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341篇
  6篇
中国医学   375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毒品注射致假性股动脉瘤39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思恩  覃忠  蒙元彪  覃晓 《广西医学》2008,30(11):1759-1760
近年来毒品注射引起的假性股动脉瘤病例数逐年增多.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1月共收治39例因注射毒品引起的假性股动脉瘤,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王添敏  徐士钊  张慧  陈虎彪  康廷国 《中成药》2012,34(8):1567-1569
目的 考察不同时间采收的胡桃楸茎枝、叶和果实中总鞣质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胡桃楸茎枝、叶和果实中总鞣质.结果 不同时间采收的胡桃楸茎枝、叶和果实中总鞣质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5.68、57.24、38.91 mg/g.胡桃楸茎枝中总鞣质的动态变化无一定的规律,而胡桃楸叶和果实中总鞣质的量分别随叶和果实的生长而增加.结论 胡桃楸叶中总鞣质的质量分数最高,茎枝中总鞣质的质量分数最低.胡桃楸叶和果实中总鞣质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与各自的生长周期吻合.  相似文献   
23.
马龙信  张思佳 《中国保健》2009,(20):869-869
影像学检查可提供颌骨形态、骨质密度、重要骨结构部位信息。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有:根尖片、咬合片、曲面体层摄影、头颅测量技术等,但失真明显,不能获得颌骨的横断面及立体影像、关键骨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底等定位不准确、不能进行骨密度量化等。清晰的X线片不但为牙种植体适应证的选择提供参考,而且对牙种植体手术后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4.
对于有典型的皮肤损害或多脏器改变的红斑狼疮的患者,绝大多数都能及早诊断,但是对于早期缺乏典型的皮肤损害或多脏器改变的患者,即不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则往往被漏诊或误诊。从本组的统计资料来看,早期误诊率达50%。尤其近20年,有人统计红斑狼疮的发病率增加了20倍以上,平均10万人就约有50人发病,因此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将本组近7~10年来内科住院的系统性红斑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在分娩镇痛中采用电针三阴交加合谷穴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360例产妇为研究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纳入自然分娩未采取镇痛措施产妇120例)、观察组(纳入电针三阴交加合谷穴镇痛产妇120例)、常规组(纳入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产妇120例),观察三组产妇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情况、分娩方式、镇痛不良反应、血清神经递质表达水平。结果 镇痛后,观察组、常规组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观察组MAP在宫口开3 cm、宫口开6 cm、宫口开全、胎儿娩出时变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变动差异显著(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自然分娩率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常规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常规组治疗前后NE、5-HT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电针三阴交加合谷穴在分娩镇痛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改善产妇分娩疼痛,保持产妇血流动力学情况稳定,产妇剖宫产率不高,不会明显增加镇痛不良反应,改善血清神经递质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正压通气拔管技术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在拔除气管插管时分别采取传统负压拔管方法(对照组)和正压通气拔管技术(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后的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管后5 min的生命体征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压通气拔管技术可以降低拔管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基于网络荟萃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青蒿紫云膏治疗日光疹的临床疗效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WanFang,CBM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1年12月31日关于青蒿紫云膏治疗日光疹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 4.1. 2软件和ADDIS 1.16软件进行网络荟萃分析,采用TCMSP和Swiss 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药物有效成分及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得疾病靶点,采用Venny 2.1线上工具获得药物-疾病共有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对药物-疾病共有靶点进行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网络荟萃分析共纳入7篇文献,涉及629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以青蒿+紫草为君药与H1受体阻断剂+羟氯喹+(维生素E+维生素C+烟酰胺)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OR=0.91,95%CI(0.016,55.00)];以青蒿为君药与H1受体阻断剂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OR...  相似文献   
28.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最新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人诊断为乳腺癌,有40万人死于此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位居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1].肿瘤的发生发展涉及多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是一个多步骤、复杂的过程,包括原癌基因的过度激活表达,抑癌基因的失活,DNA损伤修复机制的破坏等.仅研究单个或数个基因的表达变化,难以从宏观上对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做出全面预测,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满足乳腺癌这种复杂疾病的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经济、高效地培养恒河猴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MDM)的方法。方法:用肝素钠抗凝管采集健康成年中国恒河猴(Macaca mulatta)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同时用无抗凝剂采血管采集同一只猴外周血,自凝后分离血清。将猴PBMCs置于CELLBIND Surface的96孔(0.8×106个细胞/孔)或48孔培养板(3×106个细胞/孔)中,用含不同百分比的猴自体血清或胎牛血清(fetal calf serum,FCS)的RPMI 1640培养液培养24h后洗弃未贴壁细胞,加入含有猴自体血清或FCS的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7天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分化良好的猴单核巨噬细胞贴壁能力强,占据板底大部分区域。胞体形态多样,多数呈长梭形。用巨噬细胞标记受体(CD14)抗体染色判断细胞纯度。并用细菌内毒素(LPS)刺激分化的巨噬细胞,检测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此外,用猴艾滋病毒(SIVmac17E-Br、SIVmac251)和人-猴嵌合体艾滋病毒(SHIV KU-1)感染分化良好的猴巨噬细胞,检测病毒在猴巨噬细胞中的复制。结果:在含2%猴自体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条件下,大多数(>85%)猴单核细胞能在24h内贴壁,体外分化5-7天后,猴巨噬细胞纯度大于96%。相比而言,含较高浓度(4%,8%或10%)猴自体血清或FCS的RPMI 1640 培养基对猴单核细胞的贴壁和分化作用较差。分化良好的猴巨噬细胞对LPS刺激敏感,可产生多种巨噬细胞炎性因子。此外,这些细胞对SIV或SHIV均易感,产生感染性病毒。结论:含2%猴自体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适于原代猴单核细胞的贴壁和分化。该方法简单、花费少,无需生长因子,且分化效果好,是培养猴艾滋病毒及开展相关免疫学实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中枢毒蕈碱受体(M 受体)对大鼠迷走神经传出放电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成年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6 组(每组6 只):加兰他敏组、中枢M 受体拮抗组、新斯的明腹腔组、新斯的明侧脑室组、M1 受体激动组及M2 受体拮抗组.将迷走神经放电信号引导至BL-420F生理仪持续记录,其中采样速率1 kHz/s,滤波范围100~1 000 Hz.稳定记录神经放电信号10 min(作为基础值)后,按照上述分组注射相应药物,并持续记录迷走神经传出放电活性60 min.整个放电观察周期内,每隔10 min 为时间点,记录放电频率和峰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传出放电频率于加兰他敏注射后17 min 开始明显增加,持续至观察期结束.期间最高值为(516±40)Hz,最低值为(249±26)Hz,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加兰他敏前给予硫酸阿托品干预处理后,各时间点放电频率和峰值与给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放电图内仅观察到散在爆发电位.腹腔注射新斯的明前10 min 内观察,迷走神经传出放电频率和峰值记录无明显变化(P>0.05).侧脑室注射新斯的明前10 min 内观察,放电频率和峰值无明显变化(P<0.05).放电频率于新斯的明注射后13 min 开始明显增加,持续至观察期结束,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注射MCN-A-343 前10 min 内观察,放电频率和峰值记录无明显变化.放电频率于MCN-A-343 注射后12 min 开始明显增加,持续至观察期结束,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注射美索曲明前10 min 内观察,迷走神经传出放电频率和峰值无明显变化,注射美索曲明后8 min左右,放电峰值显著增加,持续48 min 后回落至注射药物前水平,期间各时间点,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电频率于美索曲明注射后17 min 开始明显增加,持续至观察期结束.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抑制中枢胆碱酯酶而提高乙酰胆碱含量,可增强迷走神经的传出活性;此过程可能是由中枢M1 受体介导的;而中枢M2 受体则可能抑制迷走神经传出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