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考证不同《金匮要略》版本,重解《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中第7、12、13条原文,提出第13条大承气汤证是典型刚痉,第12条葛根汤证为欲作刚痉,第7条是刚痉提纲,由葛根汤证向大承气汤证的转归反映了刚痉的传变过程,以“口噤”为典型刚痉先兆。文章旨在统众家之纷说,明刚痉之原理,以期从刚痉动态发展的角度为临床选方用药及判断预后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常常隐匿不易发现,而皮肤病变易于察觉,犹如人体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很多内脏肿瘤都可能出现皮肤损害,准确识别这些非特异或特异的皮肤表现有助于一些潜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总结国内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合作网络、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方法:检索2001-2020年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作者、机构、关键词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5951篇文献,中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细胞性异常浸润为特征的罕见胃肠道疾病,病变可累及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各层,临床表现多样但无特异性,国内病例较少,且报道病例特点不一,极易发生误诊误治。1990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共诊治该病22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山红景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病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小球疾病主要侵犯双肾小球则引起慢性肾衰(尿毒症)的主要疾病。目前多数认为起始因素为免疫介导性炎症,发展为程度不等的肾小球硬化。高山红景天是长白山地区珍稀药物植物,作用为抗炎、抗脂质过氧化、增强SOD活性、清除自由基、双向调节机体的免疫力[2]。有报道喂服红景天可降低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中医对其治疗疗效显著,优势突出。针药并用治疗功能性便秘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治疗方法颇为丰富,二者联合既可互相增强治疗效果,又可优势互补,减少副作用,临床疗效多显著优于西药和单用中药、针灸治疗,并对老年、儿童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针药并用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咳嗽、出血、脓3类病症探讨唐荣川《血证论》中所阐述的痰瘀相关理论及临床应用,唐氏认为痰是津液失常的结果,瘀为"离经之血",换言之,水病为痰,血病致瘀;阴、气、水和阳、血、火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属性且横向联系,这是痰瘀相关的根本原因;在生理活动进行过程中脏腑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也是痰瘀相关的依据;临床可遵循痰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激素治疗前后肠黏膜上皮细胞P糖蛋白(P-GP)的表达水平以及P-GP与外周血内毒素和D-乳酸含量的相关性,探讨其与UC发病的关系。 方法 初治UC患者102例,健康对照者3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UC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者肠黏膜上皮细胞P-GP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ELISA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UC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UC患者外周血内毒素[(0.67±0.58)vs(18.15±0.73), P<0.01]和D-乳酸[(1.75±1.25)vs(10.85±1.94),P<0.05]水平升高,而肠黏膜上皮P-GP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激素治疗2个月后, UC患者肠黏膜上皮P-GP表达总阳性率和强阳性率显著高于激素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内毒素和D-乳酸浓度与肠黏膜P-G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结论 UC患者肠黏膜屏障受损、通透性增加可能与肠黏膜P-GP表达水平低下有关,肠黏膜P-GP表达水平与UC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很多消化系统疾病可有特异或非特异的皮肤表现,而且多种多样;此外,皮肤表现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首发症状.如何准确识别这些皮肤表现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可尽早发现一些潜在的胃肠道疾病和肝胆胰疾病.本文主要就消化系统肿瘤、胃肠道疾病、肝胆胰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皮肤表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镜下球囊扩张联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其中41例接受内镜下单纯球囊扩张治疗,45例接受球囊扩张联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3个月、12个月时进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率检测和临床症状积分评测,观察其治疗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括约肌松弛率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患者治疗后1周、3个月、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1.11% (41/45)、88.99% (40/45)、80.00%( 36/45),单纯治疗患者则分别为60.98% (25/41)、39.02%( 16/41)、19.52%(8/41);两组同时间点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联合治疗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3个月、12个月时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分别为(47.04±6.49)、(25.17±2.76)、(27.86±2.43)、(31.97±3.21)mmHg,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率分别为(38.79±3.26)%、(58.84±5.42)%、(55.35±5.64)%、(51.05±5.93)%;单纯治疗患者同时间点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分别为(46.56±6.63)、(31.15±1.31)、(38.83±2.36)、(43.40±1.27)mmHg,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率分别为(37.36±4.03)%、(47.48±6.11)%、(44.15±5.89)%、(39.45±4.96)%;两种治疗方法以上两指标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球囊扩张联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食管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