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头针结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兆才  马融  李瑞仕 《山西中医》2011,27(11):31-32,48
观察头针结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头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治疗前后足背屈角差值、临床痉挛指数以及改良Ashworth分级进行分析。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30例患儿下肢痉挛指数均有明显降低,足背屈角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法评定有效率为82.6%,结论:头针结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痉挛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疗效。方法:采用腹部推拿六法结合四肢推拿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20例,疗程3个月。结果:临床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结论:以腹部推拿六法为主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以健身消导颗粒为对照,进一步验证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有效性。[方法]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的方法,将入选451例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338例,脱落16例,剔除4例;对照组113例,脱落2例,剔除1例。两组分别应用小儿开胃增食颗粒和健身消导颗粒,疗程均为14 d。[结果]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28%,对照组为9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非劣于对照组。两组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8.43%,对照组为97.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4.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治疗优化方案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中医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优效性检验设计。结果:试验组125例,临床痊愈率为66.40%;对照组124例,临床痊愈率为14.52%,两组疾病疗效优效性检验显示,试验组临床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1年内上感、气管炎、肺炎发作次数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随访12个月中医证候单项评分组间比较,除手足心热、低热外,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本次试验两组均未报道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优化治疗方案临床有效优于安慰剂,可明显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且临床应用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5.
教材建设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通过分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编写特色,阐明了教材建设与改革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它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外在环境的统一性。抽动障碍病位主要在肝,涉及脾、肺、心、肾,应以治肝为主,兼顾他脏;情志失调为本病主要诱因之一,应注重调神以养形;多表现为阴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等病理体质,辨证与辨体质相结合;季节不同,六淫及病理特点不同,应根据季节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中药茸菖胶囊抗癫痫和神经保护作用的自噬调控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无镁诱导的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放电模型分为模型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5%茸菖胶囊组、10%茸菖胶囊组、20%茸菖胶囊组,另设正常组,给予相应处理6、12、24、72 h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活性相关蛋白Beclin-1、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表达。[结果]1)Beclin-1蛋白:4个时间点模型组较正常组无显著变化(P0.05),6 h 20%茸菖胶囊组及72 h 5%茸菖胶囊组较同时点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2)Bcl-2蛋白:6 h模型组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12、24 h 20%茸菖胶囊组,72 h 5%、10%及20%茸菖胶囊组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5或P0.01),20%茸菖胶囊组较5%及10%茸菖胶囊组增强(P0.05)。[结论]基于益肾填精法的茸菖胶囊对无镁诱导的癫痫模型神经元抗癫痫及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影响Beclin-1蛋白的表达干预自噬过程,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48.
中药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了推动中药药品生产企业开展药品重点监测工作,积极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相关工作指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技术规范在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后,现公开征求意见,旨在为中药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监测研究真实报告不良反应/事件并进行客观评价提供技术支撑。该技术规范围绕中药上市后监测的关键环节进行阐述,目的是对大样本、观察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案设计与实施;采用巢式病例对照设计对"过敏反应的发生特征及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49.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6期)、CBM、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6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然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研究共计1 39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2倍[RR=4.20,95%CI(2.93-6.03),P0.05]。按腹泻类型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秋季腹泻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3倍[RR=4.30,95%CI(2.24-8.27),P0.05],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92倍[RR=3.92,95%CI(2.51-6.11),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单用其他药物比较,联合应用小儿肠胃康颗粒能显著改善小儿腹泻,特别是秋季腹泻和消化不良性腹泻。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样本量的限制,当前的结果建议开展更多高质量和大样本的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