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8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对不同年龄段的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罪犯病变及斑块性质进行分析,探讨其在NSTEA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诊断为NSTEACS并在1周内行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者98例,常规收集病史资料及临床检查指标,按年龄分为≤50岁、50~70岁和≥70岁三组。所有入选患者首先应用256层螺旋CT进行CTA检查,接着在同一次住院期间通过CAG检查进一步确定其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结果通过CTA检查98例NSTEACS患者中查出145个罪犯病变,以非钙化斑块及以钙化斑块为主的混合性斑块为最多见,占90.1%;256层CTA对NSTEACS患者罪犯病变诊断的敏感度为98.2%,特异度高达99.1%。其中≤50岁组CTA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诊断指数分别为:93.1%、98.5%、86.9%、96.2%、91.6%;50~70岁组的相关数据分别为:95.6%、98.2%、85.8%、95.9%、94.2%;≥70岁组的相关数据分别为:94.5%、97.7%、87.9%、95.6%、92.2%。结论 256层CTA对NSTEACS患者罪犯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且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22.
心肌缺血预处理(ishemicptecondioning)指实质性心肌在较长时间缺血前经短暂的缺血一再灌的处理过程,它可以激发心肌细胞产生内源性的保护作用,而达到抗缺血损伤的目的。预处理被认为是九十年代心肌保护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一、预处理与其产生条件最初,人们普遍认为反复短暂的心肌缺血可能会产生损伤的累积作用。但Reimer等[1]首先观察到反复短暂阻断冠状动脉造成心肌缺血不引起ATP的分解增加,反而会增加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Murry等[2]实验表明,断暂结扎狗的冠状动脉5分钟,反复进行4次以后,使心肌产生了保护作用,在继后40分钟…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补救性PCI和延迟PCI 3种不同的经皮冠状动脉 (冠脉 )血运重建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因AMI住院并接受PCI治疗者 5 8例。急诊直接PCI者 19例 ,溶栓后梗死相关血管未通行补救性PCI者 12例 ,溶栓后梗死相关血管开通行延迟PCI 2 7例。直接PCI或补救性PCI者仅处理梗死相关血管 ,延迟PCI者除处理梗死相关血管外 ,对严重狭窄的非梗死相关血管也同时进行了处理。术后随访 3~ 2 4个月 ,观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直接PCI和补救性PCI组梗死相关血管均成功开通 ,延迟PCI组除梗死相关血管外 ,对 17支非梗死相关血管进行了扩张或支架术 ,结果均获得成功血运重建。术中冠脉内血栓的发生率直接PCI和补救性PCI者较高 ,梗死相关血管重建术后即刻慢复流的发生率直接PCI和补救性PCI组也较延迟PCI组高 (P <0 .0 5 )。其中 2 0 %梗死相关血管和 2 9.4 %非梗死相关血管行直接支架置入 ,均获得有效的血运重建。梗死相关血管支架的置入率为 96 .7%。扩张后即刻造影结果平均残余狭窄为 (8± 6 ) % ,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为 10 0 %。术后随访期间 3例死亡 ,2例术后 3个月内发生心绞痛 ,经造影证实再狭窄。结论 :经皮冠脉血运  相似文献   
24.
25.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窦性心率震荡指标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方法:对63例确诊为UAP的患者(UAP组)和49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其窦性心率震荡(HRT)指标;根据GRACE评分UAP患者被进一步分为UAP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比较各分组间HRT指标的差异和HRT异常的发生率。结果:UAP组震荡初始(TO)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30±1.53)%∶(0.08±1.79)%,P〈0.01];震荡斜率(TS)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90±0.56)∶(4.22±3.77),P=0.001]。UAP组不同危险分层亚组中,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有TO增大、TS减小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高危组TO则显著增大[(0.55±1.61)%∶(2.05±1.21)%,P〈0.01]、TS显著减小[(2.20±0.59)∶(1.71±0.44),P〈0.01]。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HRT2异常率有升高的趋势,差异无显著性(x2=2.385,P=0.063),高危组HRT2异常率显著升高(x2=9.227,P=0.01)。结论:结果提示窦性心率震荡指标可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危分层的一项新的心电学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26.
    
吴远贵  李谦  马礼坤 《安徽医学》2013,34(9):1273-1276
目的通过研究瑞舒伐他汀(ROS)对去氧皮质酮(DOCA)-盐联合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干预效应,探索瑞舒伐他汀抑制盐皮质激素致心肌纤维化过程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行右肾切除术,术后给予1%Nacl、0.2%Kcl饮水4周并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DOCA组和DOCA+ROS组。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大鼠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比(PVCA),苏木精染色观察心肌间质炎症反应程度,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组织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腱糖蛋白-C表达。结果第28 d DOCA组出现明显纤维化,其CVF和PVCA指标显著高于DOCA+ROS组(P=0.02),DOCA+ROS组与CON组的CVF及PV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与CON组相比,DOCA组、DOCA+ROS组心肌间质可见明显炎症渗出及单核巨噬细胞浸润。CON组和DOCA+ROS组腱糖蛋白-C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但均明显低于DOCA组(P=0.01)。结论盐皮质激素致心肌纤维化与心肌组织的炎症反应有关,ROS具备抑制DOCA-盐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盐皮质激素致心肌组织的炎症反应过程、减少心肌纤维化指标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7.
28.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衣原体抗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对 132例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冠心病和心肌梗塞 )患者和 40名正常人的血清进行了Cpn特异性IgG、IgA和IgM抗体的检测 ,以研究Cpn感染的状况和探讨检测Cpn抗体的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CpnIgG抗体阳性率虽高于对照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观察组GMT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CpnIg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因此 ,测定Cpn抗体滴度有助于Cpn感染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脱氧皮质酮(DOC)/ 盐诱导的高血压心肌纤维化(MF)大鼠中白细胞介素-17(IL-17) 对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方法 30 只雄性清洁级SD 大鼠予右肾切除处理,术后用含0.1% 氯化钾和1% 氯 化钠的饮水灌胃2 周,随机分成对照组、DOC 组、DOC+IL-17 抗体组。使用尾套法测量大鼠动脉收缩压, 1 次/2 周;天狼猩红染色法检测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心肌组织CD11c、CD206 表 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mRNA 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 检测各组IL-17、iNOS 和Arg1 蛋白表达。结果 各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DOC 组心肌间质胶原面积/ 视野总面积比值较对照组增加(P <0.05);使用IL-17 抗体中和干预治疗后, DOC+IL-17 抗体组心肌间质胶原面积/ 视野总面积比值较DOC 组减少(P <0.05)。DOC 组iNOS、Arg1 mRNA 相对表达量和IL-17、iNOS、Arg1、CD11c、CD206 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 <0.05),使用 IL-17 抗体中和后,DOC+IL-17 抗体组iNOS、Arg1 mRNA 相对表达量较DOC 组降低(P <0.05),IL-17、 iNOS、Arg1、CD11c 和CD206 蛋白相对表达量较DOC 组降低(P <0.05)。结论 DOC/ 盐诱导的高血压 大鼠MF 中巨噬细胞极化很可能与IL-17 有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ERK1/2通路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CC诱导的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取SD大鼠乳鼠心脏组织,差速贴壁法分离并纯化心肌成纤维细胞.按不同药物处理随机分成对照组(CON组)、PDGF-CC(P组)、PDGF-CC+ERK1/2抑制剂U0126(PU组).MTT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qRT-PCR法检测mRNA含量,Western blot法分析蛋白表达量.结果 MTT法显示P组细胞数较CON组显著增加(P<0.01),而PU组细胞数较P组明显减少(P<0.01).qRT-PCR法显示P组中PDGF-α受体(PDGFR-α)、ERK1、ERK2、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Col Ⅰ、ColⅢ)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CON组(P <0.001),PDGFR-β的mRNA表达量在P组与CO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组相比,PU组中PDG-FR-α、ERK1、ERK2、Col Ⅰ和ColⅢ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Western blot法显示P组中磷酸化PDGFR-α(p-PDGFR-α)、ERK1/2、p-ERK1/2、Col Ⅰ和ColⅢ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CON组(P <0.001),PU组中p-PDGFR-α、ERK1/2、p-ERK1/2、Col Ⅰ和ColⅢ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P组(P<0.001).结论 PDGF-CC可能通过结合PDGFR-α激活ERK 1/2信号通路,诱导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过量增殖伴胶原蛋白的合成,参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