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43篇 |
综合类 | 13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17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09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热休克蛋白65增强小鼠对HBV DNA 疫苗免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65的真核表达载体(pHSP65)对HBV 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H-2d)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方法:肌内注射空载体pcDNA3,HBV DNA疫苗加HSP65佐剂(pHBVS2S pHSP65)或不加佐剂(pHBVS2S);ELISA法测定血清抗HBs抗体;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4 h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s活性。结果:HBV DNA佐剂组免疫小鼠抗HBsAg抗体滴度虽高于不加佐剂组,但无显著性差异;其IgG1/IgG2 a的比例不同于多肽免疫组,二者分别为0.395与10。佐剂组小鼠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量是不加佐剂组的2~3倍。CTLs细胞杀伤活性(E∶T=100)佐剂组与不加佐剂组分别为:(53.68±7.5)%、(42.81±7.7)%,差异显著(P<0.05)。结论:HBV DNA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及CTLs反应;HSP65佐剂能够有效提高小鼠对DNA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有望成为DNA疫苗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52.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及家畜的寄生虫病 ,据WHO估计患病人数达 2亿 ,每年死亡人数约 2 0万。血吸虫疫苗虽然种类较多 ,但由于保护性免疫力较差 ,至今未能实际应用。DNA疫苗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 ,由于它自身的特点使其在抗寄生虫感染中意义重大 ,与其它疫苗相比 ,DNA疫苗简单方便易于组建多价疫苗[1] 。另外考虑到某种单一组分的保护性抗原对血吸虫宿主体内不同虫期很难产生完全的保护性免疫力。本研究期望组构含有多种抗原的DNA疫苗 ,免疫小鼠后检测其产生抗体的水平。1 材料与方法1.1 重组质粒 质粒 pC… 相似文献
53.
rhTpo/GM-CSF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一个治疗由于放化疗等原因造成的造血组织损伤导致的贫血、感染和出血的有效方法。通过RT-PCR的方法从人胎肝中克隆了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的基因,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将其与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的基因相融合,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JM101表达的融合蛋白rhTpo/GM-CSF在体外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培养中保留了Tpo对巨核细胞系和红细胞系的刺激作用,并增加了GM-CSF对粒细胞系的刺激活性。结论提示,原核细胞表达的融合蛋白rhTpo/GM-CSF具有刺激骨髓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造血的活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将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基因融合,以构建高效分泌表达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菌株。方法:通过RT-PCR扩增OPG基因,构建pHILD2-HSA-OPG质粒,并对HSA-OPG分泌表达产物进行了ELISA检测。结果:pHILD2-HSA-OPG表达质粒经鉴定与测序证明正确,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能够实现较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高效分泌表达重组骨保护素融合蛋白(rhOPG-HSA)的毕赤酵母菌株,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流行期间不同地区人群及SARS临床诊断病例血清特异性抗体(SARS-CoV IgG)变化规律以及健康人群是否存在隐性感染。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香港、澳门、北京、广州地区1453名健康人及广州和北京地区257例SARS临床诊断病例进行血清SARS—CoV IgG抗体检测,并跟踪检测患者病后不同时间(发病3~270d)血清抗体变化情况。结果4个地区健康人群(包括160名密切接触者)中,用ELISA法检出2例SARS—CoV IgG抗体阳性,阳性者进一步用IFA检测则为阴性;广州地区200名健康体检者同时采用ELISA和IF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ELISA和IFA同时检测257例临床诊断病例发病20d后的血清SARS—CoV IgG抗体,2种方法检出的阳性率均为90%。ELISA法跟踪检测257例临床诊断病例发病后3~270d血清IgG抗体,抗体滴度在发病后4~6个月内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多数病人抗体在第4~6个月达到高峰,并持续到第8个月,部分病人抗体达高峰后开始下降,但至第9个月仍阳性。结论健康人群中隐性感染率极低,血清SARS—CoV IgG抗体在病程后期有诊断价值,血清特异性抗体可持续9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56.
红霉素抗菌作用及细菌产生红霉素抗性的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红霉素是一类广谱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随着红霉素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红霉素也和其他抗生素一样出现了病原菌耐药性问题。从分子水平上将红霉素的抗菌机制与细菌产生耐药性机制联系起来对研制新一代的红霉素抗生素起指导性作用。红霉素通过从空间上阻滞新生肽链的延伸和促进pt—tRNA的脱落而起抗菌作用,而细菌则通过影响红霉素在胞内的积累、破坏红霉素的结构、改造或修饰红霉素在核糖体上的结合作用位点这三个途径达到抵制红霉素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57.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内皮抑素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水平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自行制备的内皮抑素多克隆及单克隆抗体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水平.结果血清内皮抑素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健康人分别为(39.76±15.85)ng/ml及(28.58±7.92)ng/ml,原发性肝癌患者显著高于健康人(F=7.23,P<0.05);血清内皮抑素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无远处转移与伴有远处转移患者分别为(34.63±12.56)ng/ml、(45.07±21.47)ng/ml,血清内皮抑素水平与肿瘤有无远处转移有关(F=6.97,P<0.05);血清内皮抑素含量在肝癌肿块直径>10cm为(38.94±16.97)ng/ml,而在肿块直径小于10cm的患者为(29.62±11.78)ng/ml,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F=6.13,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水平显著增高并与肿瘤的大小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8.
59.
人白细胞介素-2(IL_2)是人体免疫网络中起调节作用的一种重要细胞因子,它为活性蛋白,具有免疫增强、抗肿瘤和抗感染的生物活性,能够治疗恶性肿瘤、肝炎、结核和免疫缺陷病,是一个很有潜力和前景的医疗药品。但天然的人白细胞介素-2产量甚微,不能大量生产。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工程菌发酵生产,1L工程菌可得100mg以上的产品,这是应 相似文献
60.
富含GC DNA PCR扩增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12,他引:8
目的 :探索富含GCDNA的PCR扩增条件 ,为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组合生物合成中模块和酶域的任意组合奠定基础。方法 :在PCR扩增体系中 ,添加甲酰胺、甘油、二甲亚砜 (DMSO)、Mg2 等增强剂 ,并选择合适的扩增体系 ,优化富含GCDNAPCR扩增条件。结果 :甲酰胺对富含GCDNAPCR扩增没有影响 ,而甘油和DMSO均可提高富含GCDNAPCR产物的特异性和产率 ,以 5 %~ 10 %DMSO效果最好。使用Roche长片段DNA扩增系统 ,在使用缓冲液 2反应体系中添加 10 %DMSO和提高 0 .2 5mmol LMg2 浓度时 ,可以扩增长度为 5kb、GC含量为 73%的DNA片段。结论 :应用优化的PCR扩增条件 ,可以扩增长达 5kb富含GC的DNA片段 ,可以满足大环内酯类组合生物合成模块和酶域随意组合的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