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水平与病情程度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并比较3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38例正常血压妊娠妇女的血清IGF-1、IGFBP-1的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IGF-1显著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正常组,而IGFBP-1水平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正常组;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组间IGF-1、IGFBP-1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GF-1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呈显著负相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显著正相关,而IGFBP-1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与IGF-1、IGFBP-1有明显的关系,IGF-1、IGFBP-1与胎儿的发育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Ghrelin基因的多态性在汉族妇女中的分布情况,并且探讨Ghrelin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Ghrelin基因常见的10个多态性位点在94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者及102例正常健康人中的分布情况,并构建单倍型.结果 这10个常见多态位点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与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x2=2.790、0.224、0.072、2.887、0.004、1.073、0.653、0.671;两组间基因型频率x2=2.553、0.391、0.108、4.812、0.005、3.278、1.308、3.364,P>0.05).单倍型SNP+408C-SNP+2488G-SNP+3056C,SNP+408A-SNP+2488G-SNP+3056C和SNP-1500G-SNP-1062G-SNP-994C-SNP-604G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36、4.308、5.327,P<0.05).结论 Ghrelin基因单倍型SNP+408C-SNP+2488G-SNP+3056C对妊娠期糖耐量受损起到保护作用,而单倍型SNP-1500G-SNP-1062G-SNP-994C-SNP-604G和SNP+408A-SNP+2488G-SNP+3056C则对其易感.Ghrelin基因的10个多态性位点与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的易感性则没有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妊娠期瘢痕子宫和无瘢痕子宫完全性子宫破裂的发生率、病因、临床特征及母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云南省33家医疗单位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发生情况。收集105例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分娩特征、术中所见以及母儿结局,然后按照子宫有无瘢痕史将其分为瘢痕组(65例)和无瘢痕组(40例),对比分析这些指标,并对符合随访条件的母儿进行随访。结果:(1)瘢痕组妇女不良孕产史、妊娠期糖尿病、子宫原瘢痕破裂比例高于无瘢痕组(P 0. 05)。无瘢痕组患者高龄产妇、巨大儿、梗阻性难产和医源性产程加速(缩宫素使用不当)、产程中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胎死宫内的比例显著高于瘢痕组(P 0. 05)。无瘢痕组中的5例因医源性损伤(3例胎头/胎臀吸引,2例产钳助产)发生完全性子宫破裂。(2)两组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分别是产前剧烈腹痛、胎心异常、失血性休克以及产前阴道流血,且无瘢痕组失血性休克比率高于瘢痕组(P 0. 05)。(3)瘢痕组子宫下段累及比例高于无瘢痕组(P 0. 05),无瘢痕组子宫颈、子宫角受累的比例高于瘢痕组(P 0. 05)。(4)无瘢痕组新生儿5分钟Apgar≤7分和胎死宫内的比例高于瘢痕组(P 0. 05)。而瘢痕组幸存胎儿后续正常发育的比例高于无瘢痕组(P 0. 05)。结论:瘢痕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与剖宫产史和腹腔镜下较大子宫肌瘤剔除史有关,无瘢痕子宫破裂主要原因是梗阻性难产、缩宫素使用不当以及宫内操作不当。子宫破裂后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产前剧烈腹痛、胎心异常、失血性休克等,其中无瘢痕子宫破裂者组织损伤更重,失血量更多,母儿近远期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44.
剖宫产后的阴道分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既往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是产科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剖宫产后阴道分娩虽已被证实安全、可行,但在世界范围内仍未能广泛展开。本文复习近几年来有关文献,就剖宫产后影响阴道分娩实施的因素、预测其成功性的因素、高危因素、前列腺素E2和羊膜腔灌注法之应用,子宫疤痕破裂的诊断及母婴结局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5.
顺产后肛门坠胀6小时,发现阴道壁血肿2小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史摘要患者 2 8岁 ,G4P2 ,因足月顺产后肛门坠胀 6小时 ,发现阴道壁血肿 2小时入院。末次月经 2 0 0 1年 9月 8日 ,于 2 0 0 2年 6月 8日 17时孕 39+ 1周时在私人诊所顺娩 1活女婴 ,体重340 0g ,新生儿无异常 ,胎盘娩出完整 ,产时出血约 2 0 0ml。产后即感肛门坠胀 ,阴道流血不多 ,给予止血、促宫缩治疗 ,肛门坠胀感逐渐加重 ,于产后 3+ 小时经阴道检查发现阴道右侧壁有一约 10cm× 5cm× 5cm血肿 ,2小时后急转我院。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检查 :T 37.8℃ ,P 88次 /min ,R 2 0次 /min ,BP12 0 /80mmHg,一般情况较差 ,面色苍白 ,呻吟。…  相似文献   
46.
胎心监护是目前产程中监护胎儿的主要手段,但其广泛应用并未降低脑瘫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反而增加了剖宫产及阴道手术产率。近年来提出的胎心监护三级评价系统对客观评价胎心监护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7.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1],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定义包括了妊娠前已存在的糖代谢异常而在妊娠时首次被诊断以及产后仍持续存在糖耐量异常的妇女。据世界各国文献报道,GDM的发病率约为1%~14%,因种族差异和诊断标准的不同相差悬殊,并且该比例  相似文献   
48.
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是指胎儿颈后部皮下积液的厚度,1992年Nicolaides等首次发现胎儿颈项透明层与胎儿染色体异常之间的联系,近来的研究陆续发现,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还与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死亡及多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第三产程时限的分布及其与产后出血(PP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符合单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无椎管内镇痛且有完整记录的病例共10983例,以10分钟为间隔,将第三产程分为4组(0~9分钟、10~19分钟、20~29分钟、≥30分钟),分析第三产程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PPH的关系。结果:(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工流产≥3次与分娩孕周≥40周是第三产程时限超过30分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2)第三产程中位数时间为8分钟,第95百分位数(95~(th))为30分钟;(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第三产程时限与PPH、Ⅱ级PPH(失血量≥1500 ml)及输血风险均呈正相关性(rs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第三产程超过10分钟后,PPH、Ⅱ级PPH的风险明显增高(OR1,P0.05);ROC曲线预测Ⅱ级PPH的阈值为9.5分钟,敏感度为72.6%,特异度为62.6%。结论:我国产妇第三产程时限的95~(th)依然为30分钟,但发生PPH的风险在胎儿娩出10分钟后即显著增加,故应前移预防PPH关口,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产妇更应做好预防和处理PPH的准备。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