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maspin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Grams染色和改良W-S银染法观察65例浅表性胃炎、58例癌前病变和79例胃癌黏膜组织中Hp感染情况,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胃黏膜组织maspin基因表达产物。结果:胃癌组、癌前病变组Hp感染率分别是79.7%(63/79)、58.6%(34/58),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的30.8%(20/65),χ2值分别为35.034、9.645,P值分别为0.000、0.002;胃癌组Hp感染率高于癌前病变组,χ2=7.221,P=0.007。Maspin蛋白表达在浅表性胃炎、癌前病变及胃癌中阳性率分别是58.5%(38/65)、82.8%(48/58)和32.9%(26/79),浅表性胃炎和癌前病变组maspin表达均高于胃癌组,χ2值分别为9.428、33.457,P值分别为0.002、0.000;癌前病变组织中maspin表达高于浅表性胃炎,χ2=8.603,P=0.003。在浅表性胃炎、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Hp感染阳性组maspin表达阳性率均较Hp感染阴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548、26.619和4.950,P值分别为0.010、0.000和0.029。胃癌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周围组织浸润及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17、0.033和0.006。结论:Hp感染在胃黏膜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Hp感染可能通过使maspin基因失活从而诱发胃黏膜的癌变,maspin蛋白的表达失活可能是Hp致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山东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基因型特征,评估不同基因型分布对于耐药结核菌近期传播的影响.方法 在山东地区选取13个结核病防治机构作为监测哨点收集临床分离菌株和相关信息,应用分枝杆菌散在重复单位(MIRU)技术分析结核分枝杆菌DNA多态性.结果 1年的研究期内共获得558株结核分枝杆菌,对12个MIRU位点进行检测共产生143个基因型,其中成簇基因型66个,成簇率86.2%.74.6%的菌株属于北京家族,177个(31.7%)菌株属于山东基因型.耐多药菌株的近期感染估计值明显低于敏感菌株.结论 山东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山东基因型菌株在人群中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83.
背景:前期实验证明大鼠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能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发生形态学变化,但诱导后细胞是否具有肝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征尚不清楚。 目的: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对肝组织匀浆上清液定向诱导分化后细胞是否具有肝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性进行初步验证。 方法:选取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肝组织匀浆上清液作为诱导培养基,进行如下分组:单纯肝组织匀浆上清液作为阴性对照组,QSG-7701人肝细胞株作为阳性对照组,基础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标准对照组;肝组织匀浆上清液处理3,5,7 d诱导组;在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对肝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甲胎蛋白、角蛋白18和色氨酸2,3-加双氧酶进行检测。 结果与结论:经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随诱导时间延长梭形干细胞逐渐减少,细胞呈三角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诱导干细胞3,5,7 d后肝细胞标志物甲胎蛋白、人细胞角蛋白18和色氨酸2,3-加双氧酶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标准对照组(P < 0.01)。实验结果提示在体外经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诱导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为具有肝细胞特异性标记的肝样细胞,并具有部分肝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咽部刺营法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IL-2、TNF-α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咽部刺营法(针刺患处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甘桔冰梅片口服治疗。结果:2组IL-2、TNF-α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部刺营法治疗慢性咽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肾痿方在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肾衰宁胶囊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肾痿方和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的变化;观察患者服用肾痿方有无发生不良反应。结果:服药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达86. 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 0. 05); 2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腰膝酸软、肢体困重、恶心呕吐和腰痛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其治疗前(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其治疗前(P 0. 05);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其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 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肾痿方能够有效地延缓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的肾功能下降,改善肾性贫血,缓解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肢体困重、恶心呕吐、腰痛等症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全面系统地描述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效果或影响,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提供科学证据.方法 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研究的文献提取信息、分析和描述信息.结果 共纳入87篇文献,研究对象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以居民或患者为对象的研究有4篇、医药企业1篇.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率趋于上升,医疗费用下降,业务量升降不一,患者明显感到了药品价格下降,促进了合理用药.现有证据表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已经出现了一些预想的效果.结论 目前针对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研究以基层医疗机构、经济发达地区为主,现有的研究欠缺严谨的设计.建议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开展更广范围、更深层次、设计严格的研究,以评价制度对不同政策相关者造成的影响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7.
患者女,46岁。因鼻部出现增生性肿物伴瘙痒五十天,加重十天,于93年6月10日前来就诊。开始在右鼻翼出现一“粉刺”样丘疹伴瘙痒,抓破后渗黄水,用“丁胺卡那”、“先锋V”等药物治疗,渗液停止。其后丘疹迅速增大成半球状肿物。同时,左鼻翼亦出现一相似的结节性损害。近十天来,肿物增大明显,瘙痒更剧,并且在口周出现十数个米粒至绿豆大小丘疹性损害。去某市医院诊治,按感染处理,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尖吻蝮蛇血凝酶(HCA,商品名苏灵)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中控制创面渗血的疗效。方法将本院自2010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7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均在全麻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组术前1d静脉滴注尖吻蝮蛇血凝酶2μ,术前30min肌肉注射1μ;对照组术前按常规处理。观察记录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同时观察治疗组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60.8±20.6)mL与对照组(112.9±25.7)mL相比减少(P0.01);治疗组手术时间(75±15)min与对照组(95±20)min相比缩短(P0.01),治疗组凝血功能指标术前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对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创面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并且不影响凝血功能,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并发卵圆孔未闭(PFO)的隐源性缺血性脑血管病(CICVD)患者伴随危险因素情况,探讨常见危险因素与PFO在脑缺血发生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2008年1月~2011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70岁CICVD患者,将其中完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分为PFO组和非PFO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其与PFO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共102例,其中PFO组61例(59.80%),非PFO组41例(40.20%)。PFO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家族史阳性者所占比例(31.1%)高于非PFO组(9.8%)(P=0.011)。两组其他观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阳性家族史与CICVD患者伴有PFO具有相关性(r=0.251,P=0.011)。结论 CICVD并发PFO比例较高,PFO的存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家族史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0.
潜伏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是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重要来源,但是LTBI的诊断迄今还没有金标准,目前国际上主要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结果阳性但是没有结核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阳性结果者视为LTBI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