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177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82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334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55篇
中国医学   154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自1985年以来,我院用手术方法治疗42例幼年性直肠息肉取得很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男29例,女13例。年龄3~9岁不等。典型表现:大便后带鲜血者34例,无血者8例。便后肛门肿物脱出38例,无脱出者4例。脱出肿物表面光滑柔软,有弹性。无脱出者1例表面有脓苔,表面凹凸不平,其余3例柔软有弹性。肝诊或肛镜下息肉根部均有蒂,且位置较低。 2.治疗方法及疗效:术前对病人用3%双氧水加0.9%的生理盐水清洁灌肠,达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伴血栓形成患者的MRI影像特点。方法12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伴血栓形成的患者,行快速小角度梯度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心电门控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及半傅立叶转换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扫描,观察主动脉夹层伴血栓形成在各序列的信号特点。结果急性期血栓在各序列为低信号或等信号;亚急性期血栓在各序列均为高信号;慢性期血栓在各序列为低信号或等信号。结论主动脉夹层伴血栓形成是主动脉夹层的一种特殊类型,应用MRI的多种序列组合可以增强我们对主动脉夹层伴血栓形成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小鼠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受体嵌和体水平及供受者基因配型相合程度对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影响.方法 以BALB/C小鼠为受鼠,以CB6F1小鼠为供鼠, A组给予全身照射4.0Gy预处理方案,B组给予全身照射8.0Gy,所有受鼠在第0天经尾静脉注射CB6F1小鼠骨髓细胞细胞悬液(5×106), C组以CB6F1小鼠为供鼠,D组以C57BL/6小鼠为供鼠,均给予全身照射(8.0Gy),观察所有受鼠移植后的嵌合体水平及GVHD的情况.结果 A组形成混合型嵌合体,移植2周达高峰,随后有下降趋势,B、C及D组为完全供者型嵌合体(>90%),且持久稳定;A、B两组间临床GVHD评分有显著差异( P<0.05);D组临床GVHD评分和死亡率明显高于A 、B 及C组(P<0.05).结论 嵌和体水平与移植后GVHD的发生有关;供受者基因配型相合程度对嵌合体水平无影响,但与GVH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幕上肿瘤伴发癫(癎)的精确定位价值和手术治疗效果,研究肿瘤与致(癎)灶的关系.方法 对121例(胶质瘤Ⅰ级15例、Ⅱ级35例、Ⅲ~Ⅳ级12例,脑膜瘤32例,脑转移瘤10例,海绵状血管瘤15例,室管膜瘤2例)临床上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幕上肿瘤患者术前、术后癫(癎)发作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术前影像和脑电结合定位、术中皮层脑电再次定位的方法,对肿瘤和癫(癎)灶同时切除,无手术死亡.癫(癎)发生率最高在额叶,最低在枕叶.癫(癎)灶与肿瘤的关系:位于同一部位者50例;致(癎)灶位于肿瘤一侧或近旁者28例;致(癎)灶位于肿瘤远隔部位(>2 cm)25例;检测不到致痫灶者18例.失访18例,103例随访1~9年,31例术后早期仍有小发作,83例不再服抗癫(癎)药物癫(癎)症状完全消除.结论 在幕上肿瘤伴发癫(癎)患者中,致(癎)灶与肿瘤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开颅切除肿瘤的同时必须明确致(癎)灶的位置和范围,一并切除才能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95.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因"高处坠落致钢筋刺入体内3+h"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3+h于工地施工时不慎被电击由约3 m高处坠落,被矗立于地面的螺纹钢由会阴部刺入体内,伤后意识丧失约半小时,苏醒后颈胸腹及会阴部疼痛伴呼吸困难,无头痛及恶心呕吐,于外院行CT检查评估后转入我院急诊科。查体:体温36.9℃,心率7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10/87 mm 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  相似文献   
996.
运动准备和运动执行活动空间分布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研究大脑皮质运动系统运动准备和执行活动的空间分布。方法:采用组块设计,分别对受试者执行实际运动和想象运动时的脑活动进行fMRI扫描,并运用多重回归分析和一般线性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运动准备和执行成分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大脑皮质运动系统各运动相关区均不是单一功能区,而是同时参与运动准备和执行两种成分;这两种成分各脑区的分布也不是均一的或者杂乱无章的,而是呈特征性梯度分布:其中辅助运动区(SMA)和运动前区(PMC)自前至后、后顶叶皮质(PPC)自后至前,其参与运动准备的程度越来越低,参与运动执行的程度越来越高。结论:组成大脑皮质运动系统的各随意运动脑区都不是孤立的功能单元,而是一个个同时包含运动执行和准备成分、并具有一定层次的功能子系统;大脑皮质运动系统实际上就是由这些功能上紧密相连的并行加工的子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997.
背景:寻找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间关节的活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的研究方向。目的:研究腹针结合颈椎松动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康复理疗科。对象:病例选自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2000-02/2003-06门诊和住院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8例,年龄28~69岁,病程1~15年。纳入标准:颈椎X射线片或CT检查,有不同程度的椎间关节失稳或勾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排除标准:外耳性和眼源性…  相似文献   
998.
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分为采用麦肯基疗法结合的腹针治疗组观察组)72例和单用腹针治疗组对照组)58例。((结果麦肯基疗法结合腹针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用腹针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以造影剂增强MRA(CE-MRA)为参照,评价非增强MRI检查方式在诊断主动脉病变的意义。方法17例主动脉病变患者,非增强MRI检查采用亮血对比的FIESTA电影序列和黑血对比的双反转或者三反转FSE序列,CE-MRA采用Gd-DTPA增强三维TOF序列,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病变的诊断和解剖细节的显示效果。结果主动脉夹层7例,动脉瘤7例,降主动脉岬部缩窄2例,非增强MRI和CE-MRA诊断一致;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穿通性溃疡1例只能由非增强MRI做出诊断;CE-MRA能显示病变的整体观,而非增强MRI在显示血栓形成和血流动态方面比CE-MRA有优势。结论非增强MRI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与CE-MRA同样重要的作用,两者显示的信息可以互相补充,建议纳入MRA的常规内容。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脑膜型脑囊虫病的MR影像表现特征。方法28例临床确诊为脑膜型脑囊虫病的患者,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MR影像学表现。结果共发现病灶120个;位于脑沟、纵裂池的脑囊虫影像学表现典型,与脑实质型表现相似,可分为存活期、变性坏死期和纤维钙化期;位于外侧裂和基底池等处病灶表现不典型,可分为大囊型和葡萄状丛集型。结论脑膜型脑囊虫病MR表现复杂多样,正确认识其典型和非典型影像特征,对正确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