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177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82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334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55篇
中国医学   154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42.
本刊讯近日,北京彭胜医院等单位联合研发的能够辅助医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智能机器人首次与社会公众见面。神经外科专业人士认为,这标志着我国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已经迈入“机器人时代”。我国疼痛医学专家、全国三叉神经痛研究中心主任彭胜介绍,“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是由北京彭胜医院专家团队基于计算机辅助外科机器人CASR系统,与国内多所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的、专门应用于三叉神经痛临床治  相似文献   
43.
采用溶剂提取、萃取粗分离和硅胶柱色谱纯化等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手段,从罂粟科植物小果博落回的根中除得到部分已报道的苯菲啶型生物碱外,又进一步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深入的波谱分析并参考文献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1-氧代-2,22(30)-何帕二烯-29-羧酸(1)、3-氧代-12-齐墩果烯-30-羧酸(2)、3α-羟基-12-齐墩果烯-30-羧酸(3)、3β-羟基-12-齐墩果烯-30-羧酸(4)、阿魏酸(5)、阿魏酸-4-O-β-D-葡萄糖苷(6)、3-O-阿魏酰奎尼酸(7)和3-O-阿魏酰奎尼酸甲酯(8)。其中1为新的何帕烷型三萜类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为寻找具有潜在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的天然药物活性物质,本文采用特异的体外靶向xbp1高通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药物筛选模型,对小果博落回所含主要成分进行了xbp1转录激活作用评价。实验结果首次阐明了二氢型苯菲啶生物碱类化合物,即二氢血根碱(9)和二氢白屈菜红碱(10),具有一定的xbp1转录激活作用,其作用强度分别为空载体对照组的1.76倍和1.77倍。  相似文献   
44.
林笑晗  贲腾  田尧  马林 《转化医学杂志》2022,11(4):233-236+217
目的 探究复方蛋氨酸胆碱结合苦黄注射液在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疗效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04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复方蛋氨酸胆碱治疗,观察组苦黄注射液联合复方蛋氨酸胆碱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N端肽(type III procollagen N-terminal peptide,PC Ⅲ)及Ⅳ型胶原(type IV collagen,Ⅳ-C)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腹胀、肝区不适、黄疸、痞满等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3.9±0.1) d、(9.8±0.2) d、(11.5±0.7)d、(3.8±0.2) d,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7.5±0.3) d、(14.3±0.4) d、(15.6±0.8) d、(7.4±0.3) d(均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 vs 78.9%)(χ2=5.283,P=0.022)。观察组ALT、AST、TC、TG、TBil水平分别为(31.5±5.3) IU/L、(36.4±3.4) IU/L、(4.1±0.2) mmol/L、(1.4±0.3) mmol/L、(12.6±3.1) μmol/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7.4±5.6) IU/L、(54.7±3.5) IU/L、(6.4±0.4) mmol/L、(2.6±0.5) mmol/L、(21.2±5.3) μmol/L](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LN、HA、PC Ⅲ、Ⅳ-C水平分别为(51.6±9.4) μg/L、(32.5±7.4) μg/L、(7.5±1.8) ng/mL、(32.3±4.2) μg/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0.5±10.3) μg/L、(58.7±12.2) μg/L、(16.5±3.6) ng/mL、(71.2±8.6) μg/L](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8%、3.84%,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707,P=0.400)。结论 复方蛋氨酸胆碱结合苦黄注射液在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在全身麻醉状态下完成门诊儿童口腔诊疗,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较成熟的行为管理模式。由于门诊儿童口腔诊治时间短、流动性大、周转快,对麻醉及诊疗期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中华口腔医学会镇静镇痛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儿童口腔门诊全身麻醉操作指南,从口腔门诊实施全身麻醉的范围、临床基本条件、口腔诊疗种类、诊治前评估与准备、麻醉实施与监测、恢复和苏醒期管理、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要点等方面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规范,对促进我国儿童门诊全身麻醉下口腔诊疗安全性和舒适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对1例胸部肉瘤实施肉瘤切除的同时行穿支皮瓣重建胸壁。2周后皮瓣完全成活,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提出关注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做好周密、细致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皮瓣血液循环,加强营养支持,系统的康复指导是其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氟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釉细胞HAT-7细胞活性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AT-7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Na F培养液,培养24、48、72 h后,用CCK-8检测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氟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结果:Na F浓度为0.4、0.8 mmol/L时,促进成釉细胞增殖;当Na F浓度大于1.6 mmol/L时,促进成釉细胞凋亡,Na F浓度为1.6 mmol/L时,细胞早期凋亡数量增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证实,1.6mmol/L Na F可以诱导大鼠成釉细胞内Ca2+浓度升高,Na F对HAT-7细胞的上述作用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低浓度氟促进HAT-7细胞增殖,高浓度则抑制其增殖。Na F浓度超过1.6 mmol/L时,可诱导成釉细胞凋亡,并诱导成釉细胞内Ca2+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低龄危重婴幼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危重肺动脉瓣狭窄的初期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共对10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2例危重肺动脉瓣狭窄婴幼儿患者,施行经胸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单纯肺动脉瓣疏通术(改良Brock术)治疗,术中保留动脉导管未闭,三尖瓣反流未做处理。患儿年龄2~9个月,体质量4.3~10kg,平均6.4kg。所有患者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或者卵圆孔未闭,术前患者末梢血氧饱和度62%~73%,平均69%。结果:本组围术期死亡1例(8.3%),死亡原因为术后持续低氧血症,其余11例术后均缺氧状态改善,经皮血氧饱和度上升至84%~93%,平均89%。术后测得肺动脉瓣跨瓣压差为11~28mmHg(1mmHg=0.133kPa),平均15.6mmHg,术后随访11例,PDA均闭合,三尖瓣反流由术前大量转为少量或者消失。结论:作为危重婴幼儿的初期治疗,对于发绀严重,生长发育差,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危重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危重肺动脉瓣狭窄患儿,Brock术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9.
马林  翁轶南  来蕾  黄坚 《浙江医学》2020,42(4):353-356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促排卵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不孕患者70例88个周期,采取4种不同促排卵方案:枸橼酸氯米芬促排卵(CC组)、CC+注射用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CC+HMG组)、HMG促排卵(HMG组)、来曲唑促排卵(LE组);依据是否确诊临床妊娠将研究对象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随访妊娠结局。分析各促排卵方案组间的妊娠情况、子宫内膜血流情况及妊娠组非妊娠组间的子宫内膜血流情况。结果(1)HMG、CC+HMG组妊娠率较CC组高(均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HMG组子宫内膜容积(VOL)高于CC组、LE组(均P<0.01);LE、HMG、CC+HMG组的血管指数(VI)均高于CC组(均P<0.05);各组间血流指数(F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3)妊娠组VOL、VI、FI均明显高于未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结论(1)针对不同患者需选择不同的促排卵方案,相较于CC方案,使用LE、HMG促排卵可以使子宫内膜血流灌注丰富。(2)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有重大意义,应继续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在不孕临床诊治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
目的建立大鼠成釉细胞原代培养技术,观察不同浓度氟化钠对成釉细胞活性的影响,为研究氟斑牙的形成提供依据。方法取1015 d的Wistar大鼠磨牙牙胚组织进行原代培养,通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釉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0.4、0.8、1.6、3.2、6.4 mmol/L)的氟化钠作用于成釉细胞,分别培养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情况。结果①当氟化物浓度为0.4、0.8 mmol/L时,对成釉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②当氟化物浓度为1.6、3.2、6.4 mmol/L时,对成釉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随着氟化钠浓度的增加,对细胞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并且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愈发明显。结论不同浓度的氟化物对体外培养成釉细胞的活性具有促进和抑制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