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颞叶内侧癫痫(MLE)是适合外科手术治疗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我院自2003年至今共收治19例MLE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微创治疗方法,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6-2005年收治的46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46例中全切除36例,次全切除10例.4例病人术后一侧偏瘫,一例下肢瘫,随访1-8年,5例复发行第2次手术.结论 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效果取决于肿瘤生长部位、侵犯矢状窦的范围.了解矢状窦是否通畅、保护中央静脉及其它引流静脉,显微手术分块切除肿瘤及受侵犯的颅骨、脑膜、静脉窦壁,是根治肿瘤,防止肿瘤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人路显微手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64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A组);另23例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B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近远期预后。结果 A组手术时间(115.35±46.23)min、术后自动睁眼时间(5.22±3.43)h均短于B组(212.43±58.24)min、(8.74±4.51)h(P<0.05)。术后7 d A组GCS评分(11.92±2.73)分高于B组(9.85±2.46)分(P<0.05)。术后48 h行CT复查,A组血肿大部分清除率为80.49%(33/41)优于B组的56.52%(13/2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39.02%vs.47.83%,P>0.05)。术后3个月随访,A组优良率为60.98%(25/41),明显高于B组的34.78%(8/23)(P<0.05)。术后12个月随访,A组优良率为72.50%(29/40),明显高于B组的47.62%(10/21)(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脑出血是一种损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10年9月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5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临床表现与其术中所见三叉神经受血管压迫有密切关系。57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5年,41例(72.0%)术后疼痛完全消失,16例(28.0%)术后疼痛明显减轻;6例(10.5%)术后同侧面部有一过性轻度麻木,3例(5.2%)有轻度眼部干涩表现,所有患者无永久性并发症发生。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手术时在三叉神经近脑干区发现责任血管并进行充分分离、松解,实现三叉神经彻底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颅内前循环动脉瘤38例,9例行血管内栓塞术,29例翼点入路显微镜下直视手术。结果:术后死亡1例。随访34例,26例恢复良好,1例植物生存,2例偏瘫,3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癫痫。结论:只要病情许可,前循环动脉均应手术治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利于及时降低颅内压,手术困难者可行栓塞治疗,但对术前已出现的颅神经损伤的恢复,不如开颅手术者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侧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显微外科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6月~2009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侧脑室肿瘤的临床资料,详细分析不同部位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切除技术。其中经额中回皮质入路9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4例,经顶小叶皮层入路2例,经颞中回皮层入路4例,经顶枕叶皮层入路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脑积水5例,肢体轻瘫3例,偏盲1例,癫痫2例;3例星形细胞瘤复发,其中1例死亡;1例室管膜瘤3级,术后2.5年全脑室复发死亡。[结论]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侧脑室肿瘤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面积小脑梗死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3年1月该科对18例大面积小脑梗死采取外科治疗,对病例资料、手术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室外引流保持7~10 d后拔除。无颅内感染发生。恢复良好12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及死亡4例。结论大面积小脑梗死外科手术方案应采取个体化选择。继发脑干梗死及患者年龄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CRT)与调强放疗(IMRT)剂量学分布的优劣,为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对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利用3DTPS分别设计CRT计划和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Gy/25F.用剂量体积、剂量分布图及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指数评估CRT与IMRT计划的优劣. 结果:CRT和IMRT两种放疗计划PTV的V95%、V105%、V110%、V115%分别为(98.3±1.9)%、(42.7±15.1)%、(8.2±8.7)%、(2.2±5.3)%和(98.5±1.0)%、(8.6±4.5)%、(0±0.4)%、0,V95%无统计学差异(P>0.05),V105%、V110%有统计学差异(P<0.05);CRT与IMRT的剂量分布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30±0.14与1.12±0.03,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与CRT比较,心脏V30、V40分别降低了70.69%、93.33%,肺V20、V30分别降低了17.96%、14.86%,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乳腺癌保乳术后的PTV,CRT和IMRT计划均有较好覆盖,但IMRT较CRT适形度好,剂量分布均匀.IMRT有效降低了心、肺等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9.
破裂动脉瘤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破裂动脉瘤术后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的影像学特征与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近年来破裂动脉瘤术后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资料4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其中的影像学检查资料与预后情况.预后情况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评定.结果 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对动脉瘤术后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阳性发现率可达100%(46/46)、三维CT血管成像阳性发现率亦100%(39/39).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标准:46例患者中死亡7(15.2%)例,植物状态4(8.7%)例,重残5(10.8%)例,中残12(26%)例,恢复良好18(39.1%)例.结论 大部分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在经颅多普勒(TCD)、三维CT血管成像等检查上会有阳性发现;术后发生的SCVS将是预后不良的一种指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不同时期脑脊液和血清中IL-1β、IL-6、IL-10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9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轻型12例、 中型25、 重型42例.分别留取伤后1、2、3、7 d的脑脊液和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伤后各时间点脑脊液和血清中IL-1β、IL-6、IL-10浓度.另取查体健康者12例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IL-1β、IL-6、IL-10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IL-1β、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型组(P<0.01);且脑脊液中炎性因子和抗炎因子的浓度显著高于血清中的浓度.结论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水平对TBI病情评估、 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