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现有资料表明,重度和重度以下的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应用对症综合支持疗法或伍用现有的抗放药物可使多数患者治愈。然而极重度骨髓型或轻度肠型放射病则只有在对症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移植造血干细胞,才能取得满意效果,这说明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放射病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胚胎时期的肝脏中和成年期的骨髓中。1962年Good-man等发现哺乳动物外周血中也存在着具有  相似文献   
22.
强烈化疗结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细胞肺癌——探索性临床研究鲍云华1苏航1袁小潮1吴进东1高红军1马恩普2刘秀珍2近年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实体瘤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报告十分活跃,进展很快。1994年3月~1995年9月307医院肿...  相似文献   
23.
24.
预冻温度和冻干机搁板温度对冷冻干燥红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预冻温度和冷冻干燥机 (冻干机 )搁板温度对红细胞冻干保存后回收率的影响 ,采用主要成分为7%二甲亚砜和 4 0 %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的缓冲液作为保护液 ,在不同预冻温度或搁板温度下进行红细胞的冻干保存。首先将新鲜血液离心、洗涤和平衡以制备浓集红细胞 ,然后将浓集红细胞和保护液按 1∶3混匀制备红细胞悬液 ,在不同温度 (- 2 0 ,- 35 ,- 4 5 ,- 80或 - 196℃ )下预冻后移入冻干机 (搁板温度设为 - 35℃ ,抽真空压力为2 0 0mbar)内进行真空干燥。为研究冻干机搁板温度对冻干红细胞的影响 ,将上述红细胞悬液先在 - 80℃下预冻后移入冻干机 ,在不同的搁板温度 (- 2 0 ,- 2 5 ,- 30 ,- 35 ,- 4 0或 - 4 5℃ )下抽真空干燥 ,冻干结束后用 37℃的再水化液快速水化。结果表明 :在不同预冻温度下 ,冻干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回收率均在 85 %和 75 %以上 ,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 - 196℃组上清游离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当搁板温度等于或高于- 2 5℃时 ,样品无法冻干 ;当搁板温度等于或低于 - 30℃时 ,随着搁板温度的降低 ,冻干时间相应延长。再水化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回收率均在 90 %以上 ,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但当洗涤至等渗时 ,4组血红蛋白回收率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本冻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目的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与眩光对比敏感度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45例(60眼),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3.5个月.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末期BCVA,并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检测患者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结果 患者术后BCVA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视无眩光及明视眩光条件下,患者术后各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暗视无眩光及暗视眩光条件下,除高空间频率(18.0c·d-1)外,患者术后其他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1).明视及暗视条件下,眩光对于患者术前、术后高空间频率(12.0 c·d-1、18.0c·d-1)下的对比敏感度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对术前、术后其他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均有明显影响(P<0.01).与暗视眩光条件相比,明视眩光条件下的患者术前、术后各空间频率对眩光比敏感度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结论 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检查可以作为白内障患者更客观有效的视功能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综合疗法治疗眼轮匝肌痉挛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原发外眼病的治疗、心理治疗、针灸治疗(新明Ⅱ穴、鱼腰透阳白、承泣透四白穴,重者加印堂,1次/d)全身及局部药物治疗.综合治疗眼轮匝肌痉挛.结果:采取上述综合疗法,治疗眼轮匝肌痉挛124例247眼.针灸6次(1wk),症状消失者96例192眼,占77 4%;24例48眼针灸12次(2wk),总治愈率96.8%;4例8眼症状缓解,0.5mo后眼轮匝肌痉挛症状再现,再次治疗1wk,症状无明显改善.无效3.2%.结论:综合疗法及个体化治疗眼轮匝肌痉挛,是目前治疗眼轮匝肌痉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对比研究真空小梁成形术(pneumatic trabeculoplasty, PNT)与0.05g/L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30例48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2例24眼行PNT治疗,B组18例24眼给予0.05g/L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点眼,频次1次/睡前。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视野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眼压:A组治疗后1~3mo平均眼压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B组整个治疗过程平均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1~6mo眼压降低≥20%的眼数,A组分别占79%,62%,50%,25%,12%,0;B组分别为92%,83%,83%,79%,71%,62%,两组第3mo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治疗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视力、视野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不良反应:A组多为一过性结膜充血及结膜下出血,且均在1wk内吸收消失;B组有8眼治疗后持续结膜充血较明显,有5例8眼患者诉不同程度刺激症状。结论:真空小梁成形术和0.05g/L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均能有效降低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眼压,但前者副作用更小,而后者降眼压效果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