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隔物温和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隔附子饼温和灸足三里、膝眼的方法,观察其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隔物温和灸组用隔物温和灸治疗,穴取患膝犊鼻、内膝眼、足三里;药物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关节主症疼痛量表(VAS)、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严重性指数的改善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隔物温和灸组止痛效果、病情严重性指数的变化均优于药物组(P<0.05).隔物温和灸组基本临床痊愈率为80.0%,起效时间为(10.91±4.17)天,药物组为53.3%、(12.28±4.60)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隔物温和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仙灵骨葆胶囊.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隔附子饼温和灸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肾虚证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68例肾虚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给予来氟米特口服;隔物温和灸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隔附子饼温和灸。结果药物组和隔物温和灸组两组的总疗效比较,以隔物温和灸组的疗效为优(P0.05);ACR疗效评价:隔物温和灸组达ACR70缓解的患者比例高于药物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ACR20、ACR50缓解的患者比例大于药物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附子饼温和灸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肾虚证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来氟米特口服组,并且联合应用时能明显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3.
生物医学研究在确认单基因疾病的突变基因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功。这些疾病指完全由单一基因突变造成的临床疾病1。一个极好的例子就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该病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造成 ,并引起冠心病的高危险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疾病之一 ,包括 6 0 0多种已知的突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即便是单基因疾病也并不简单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同时受到其它基因及环境因素影响1。Sijbrands等分析了荷兰的一个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大家系在两个世纪中的死亡率。有趣的是 ,直至 2 0世纪早期 ,该家系的死亡…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大鼠胶元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血清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及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从细胞因子角度以及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其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来氟米特组、穴位埋线治疗组、来氟米特+穴位埋线治疗组。动态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各项关节炎活动指标、HE染色观察滑膜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17和TGF-β1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能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肿胀以及关节炎指数;提高血清中TGF-β1含量和降低血清中IL-6、IL-17含量,各治疗组能有效减轻CIA模型滑膜组织关节炎炎症及病理形态的改变。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可能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而显著减轻关节炎症和破坏。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来氟米特治疗肾虚证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穴位埋线组各30例。西药组采用来氟米特治疗,穴位埋线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对中医症状、实验室指标、DAS28评分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西药组,两组相比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疗法,对于肾虚证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疗效较好,其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组,并且联合应用时能明显降低西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肥胖高血压患者服用奥利司他治疗前后血压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30例肥胖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肥胖高血压组)奥利司他120 mg,3次/d,共12周,服药前后诊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计算BMI。并行肱动脉高解像度超声检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 mg,测定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NMD)程度的变化。15例非肥胖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基线的特征具有可比性。肥胖高血压组患者治疗前与非肥胖高血压患者的NMD无差别,但BMI及腰围明显增加(P均〈0.01)。奥利司他治疗12周后BMI、腰围、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NMD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16.2%vs15.5%,P〉0.05)。结论:奥利司他短期治疗能降低肥胖高血压患者的体重及血压,但对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高血压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与外周动脉弹性功能的关系.方法对56例高血压病患者与28例无高血压病患者采用美国FDA批准的PULSEMETRIC动脉功能测定仪(型号DynaPulse200M)在冠状动脉造影前记录肱动脉脉搏图并计算系统血管顺应性、阻力,肱动脉顺应性、扩张性、阻力,分析高血压伴及不伴冠状动脉病变者的动脉弹性的特点.结果(1)高血压病患者中严重冠病变患病率高于非高血压者,而动脉顺应性(缓冲功能)明显低于非高血压者.(2)高血压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动脉弹性有随冠脉病变加重而下降的趋势,但仅在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时出现有意义的变化.(3)女性高血压病合并≥2支冠脉病变者肱动脉顺应性、扩张性明显低于单支病变者,肱动脉阻力明显高于高血压合并单支病变患者.(4)女性高血压病冠状动脉最狭窄程度>75%者肱动脉顺应性、系统血管顺应性明显低于最狭窄程度≤75%者;而男性高血压病冠状动脉最狭窄程度>75%者肱动脉阻力明显高于最狭窄程度≤75%者.结论无创方法测得的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功能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其中男性以动脉阻力参数变化为主,而女性以动脉缓冲功能爱损为主.  相似文献   
28.
线粒体肌病误诊为炎性肌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无力和肌酶升高是风湿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表现为近端肌无力者,往往使风湿科医生首先考虑炎性肌病。而在临床上,线粒体肌病等多种代谢、遗传性疾病均可累及骨骼肌,造成近端肌无力和肌疲劳现象,且常呈周期性发作.临床上易造成误诊。我院近期收治1名线粒体肌病患者.被误诊为“多发性肌炎”多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古代并无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及特点,与古代医家所论述的骨痹、历节病、鹤膝风、顽痹、尪痹等相似。从古至今,中医学家们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不断深入,对其病因病机及证治的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通过总结当代医家证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回顾近年中医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归纳总结出当代医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论治的认识及临床经验,有肾虚为本,从肾论治;正虚邪实,虚实兼治;瘀血致病,从瘀论治;痰浊致病,从痰论治;毒邪致病、从毒论治等五种主要观点,供同道们参考,以期增进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治的认识,从而提高中医防治该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0.
梅花针配合药酒火疗法治疗痹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梅花针配合药酒火疗治疗痹症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患者或坐或卧 ,以暴露患处 ,方便治疗为宜。先予梅花针叩刺。痛处肌肉丰厚处 ,以梅花针重叩并予强力拔罐 ;肌肉不显处 ,以梅花针大面积轻叩 ;体弱者 ,一概轻叩刺或免刺。凡可拔罐者 ,梅花针叩刺后可行拔罐。拔罐后以生理盐水清洗并局部消毒。取药酒汁 5 0ml~ 10 0ml于消毒碗中 (以中药当归、桃仁、乳香、没药、细辛、香附、川乌、草乌、秦艽、木瓜等浸入酒中 ,浸泡时间为半月以上 )。置酒精灯一部 ,取纱布一块 ,面积约 2 5cm× 2 0cm ,置于药酒碗中浸润 ,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