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构建靶向大鼠CD40基因小分子干扰RNA(siRNA)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方法:利用Ambion公司的网上设计工具,设计2个靶向CD40基因的发夹状siRNA,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2对分别互补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后将双链DNA片段连接至pSilencer4.1-CMV neo vector的多克隆位点,转化扩增提取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电泳鉴定和DNA序列分析鉴定。结果:经酶切电泳鉴定和DNA序列分析鉴定,目的片段与pSilencer4.1-CMV neo vector连接正确,靶向大鼠CD40基因的siRNA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CD40基因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4.1-CMV-CD40.1和pSilencer4.1-CMV-CD40.2,为进一步研究CD40基因在同种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转染了逆转录病毒载体G1 CEACDNa致SW480肠癌细胞的死亡机制。方法 脂质体法转染G1CEACDNa至SW480细胞。行RT-PCR间接验证CD基因的表达情况。细胞计数测量生长曲线;用含1mmd/L5-氟胞嘧啶(5-FC)的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MTT法测生长抑制率和旁观者效应;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annexin V和P1双重染色行细胞凋亡检查。结果 RT-PCR产物电泳显示在1.5kb处可见相应的显影条带。MTT比色实验示1mmol/L5-FC作用下CD SW480细胞在48h开始生长抑制,72,96,120h抑制率分别约为30.0%,50.0%,80.0%。电镜下可见凋亡的早、中、晚期细胞及凋亡小体,同时可见部分细胞呈坏死改变。流式细胞仪显示48h开始有少量细胞出现凋亡,72,96h细胞群凋亡和坏死的比率分别为20.2%,30.7%和19.6%.21.1%。结论 转染G1 CEACDNa的SW480细胞给予5-FC处理后,其细胞死亡机制为坏死和凋亡并存,细胞凋亡过程的诱导可能是该治疗过程中的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肝移植后血及胃黏膜TNF和IL-8浓度变化.方法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120只,实验组又分为受体组(60只)和供应组(60)只,肝移植后测定血及胃黏膜中TNF和IL-8浓度,同时观察胃黏膜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肝移植后胃黏膜组织呈现炎性变化,部分胃黏膜形成溃疡、糜烂,肝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明显升高,血中及胃黏膜中TNF、IL-8升高明显P<0.01.结论肝移植造成胃黏膜炎性损伤,血中及黏膜中TNF、IL-8浓度升高,又加重了这一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4.
胡会社  张伟  马庆久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390-1391
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分别用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63例,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3例,82侧肢体。其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30~81岁,60岁以上者占78.3%,体重最大120kg。合并其他疾病者占18.67%,其中高血压占67%。  相似文献   
95.
肝移植对胃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96.
97.
CD/5-FC系统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相似文献   
98.
大肠癌组织和HR-8348细胞系TGFα,β1 mRNA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α和β1(TGF-α,TGF-β1)mRNA在大肠癌3组不同组织及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取14例大肠癌患者癌灶,癌旁2cm及10cm之间全层肠壁组织,采用Northern-blot方法检测TGF-α,TGF-β1mRNA表达,结果:14例3组不同组织及HR-8348细胞系均有TGF-α,TGF-β1mRNA不同程度表达,以癌远侧组织中表达最弱,同一病例癌远侧组织的表达在14例中均呈现减弱的趋,在癌远侧组织A,B组3例(2,5,6号)和C组2例(8,9号)杂交信号明显弱于其他例C,D期信号,结论:TGF-α及TGF-β1mRNA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相关,有可能作为手术切边缘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99.
0 引言 我科自 1999 0 5 / 2 0 0 2 0 5共治疗肝癌及肝转移癌患者 5 6 3例 ,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15 10例次 .现就射频消融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治疗措施加以探讨 .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5 6 3(男 4 88,女 75 )例 ,男女比例6 .5∶1.年龄 13~ 80 (平均 5 7.3)岁 .术前肝穿活检证实为肝癌者为 4 87例 ,肝转移癌 76例 .1.2 治疗过程 ①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活检并将射频消融治疗针刺入瘤体内部 .打开电极 ,使其呈“菊花样”在瘤体内弹开 .②接通射频消融发生器 ,使射频消融能量由小至大贯序治疗 .③术中生命体征监…  相似文献   
100.
肝移植对胃粘膜损伤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肝移植对肝硬化大鼠受损胃粘膜的影响及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或保护有关指标的变化。制备CCl4中毒肝硬化大鼠模型,采用“二袖套法”进行肝移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肝硬化大鼠胃粘膜损伤的情况,以直移植后受损胃粘膜的改善情况,采用生化法或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肝移植有后大鼠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白介素-1(IL-1),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情况。实施肝移植后,肝硬化大鼠胃粘膜病理损害逐渐恢复,粘膜损伤指数下降明显;血浆中的SOD逐渐升高,MDA逐步下降,IL-1水平升高明显,PGE2的水平也呈明显升高的趋势。肝移植使肝硬化大鼠受损的胃粘膜得到明显的改善,其机制可能与氧自由基代谢和IL-1,PGE2水平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