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留结石经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留结石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18例胆道术后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留结石患者接受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经1~4次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18例患者残石全部取尽,未出现近期并发症。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月到1年,无结石复发和钬激光碎石相关的胆管狭窄出现。结论 经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是治疗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留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外科治疗胰腺癌3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资料 ①对象:我科自1974/2001年间共收治胰腺癌患340(男282,女58)例,年龄32~87岁,其中40~60岁272例(80%);②临床表现和肿瘤部位:胰头癌253例,胰体尾癌72例,全胰癌15例.根治切除组65例中首发症状:上腹隐痛、乏力:胰头癌24例(39.3%),胰体尾癌3例(75.0%);上腹闷胀不适:胰头癌14例(23.0%),胰体尾癌0例  相似文献   
53.
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门脉及外周血内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内皮素(ET)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缩血管活性多肽.在肝硬变门脉高压时其血浆浓度有升高和下降两种相互矛盾的报道[1].我们采用RIA法测定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门脉血和外周血ET1浓度,并对其在肝硬变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进行初步分析.1对象和方法1.1对...  相似文献   
54.
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治疗(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我院1980年至1992年收治的医源性胆道损伤40例,损伤部位以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最多(29/40)。损伤类型,胆管壁部分损伤多于横断损伤。麻醉不佳,切口选择不当,助手不得力,局部粘连或有较大出血,解剖变异等造成手术操作困难。预防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到胆囊切除时损伤胆管的潜在危险,熟悉局部解剖关系,根据病史充分估计操作中的困难,选择适当的麻醉及得力助手,根据损伤的不同时间及类型决定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分流断流联合术 (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的临床效果 ,探讨该术式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 186例。术中测定自由门静脉压力 ,运用超声彩色多普勒显像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随访。结果 手术死亡率 3 .2 %。术后近期无出血 ,远期再出血率为 8.2 %。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 4 .8%。术后 1年、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 98.1%、89 .9%、84 .3 %、67.9%。术后门静脉压力和门静脉、脾静脉的直径、流量、流速变化与术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分流断流联合术具有止血效果确切 ,再出血率低 ,肝性脑病发生率低等优点 ,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合理而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56.
人源噬菌体Fab抗体库构建过程中引物的优化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 优化设计一套引物,扩增全套人抗体Fd片段和L链基因,改善扩增效率,益于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方法 根据V-BASE数据库提供的人抗体可变区胚系基因,在其家族分类基础上,根据FR1区5’端保守序列重新分组,设计特异性的5’端扩增引物。同时对设计引物的匹配情况进行分析,并应用PCR扩增和测序反应对其扩增效果进行鉴定。结果 Fd链5’端扩增引物有5条,κ轻链有6条5’端扩增引物,而λ轻链5’和3’扩增引物有10条。分析表明,人抗体可变区胚系基因与5’引物有较好的匹配率,数目较少,匹配率较高。PCR结果显示,全部的重链及轻链引物对均能高效扩增出特异性较高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具有较好的亚类和可变区家族分布。结论 优化了一套扩增全套人抗体Fd片段和L基因的引物,为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7.
实验大鼠梗阻性黄疸形成中TNF-α和IL-6对肝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形成过程中,血清及肝组织TNFα和IL6 的水平及其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以结扎胆总管(ligating co m m on bile duct , LCD) 的大鼠为模型, 采用放射免疫法, 测定LCD 后不同时间血清和肝组织中TNF- α和IL- 6 的含量。结果:LCD 组血清TNFα和IL6 的水平[ 分别为(1285 .00 ±72 .23) μg/ L 和(301 .25 ±44 .86) μg/ L] 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 分别为(791 .00 ±164) μg/ L 和(235 .00 ±47) μg/ L] ,( P < 0 .01 和P <0 .05) ,肝组织中TNFα和IL6 的含量[ 分别为(2353 .75 ±695 .45)μg/100g 和(972 .75 ±154 .62)μg/100g] 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均为< 300 μg/100g ,P < 0 .01) ;于LCD 后1 d ~3 d 变化最为明显,第7 天~14 天维持在一较高水平。二者与谷丙转氨酶( ALT) 的变化均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r 分别为0 .631 和0 .782) 。结论:TNFα和IL6 均参与了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58.
经皮肤穿刺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附35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总结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5例肝癌41次射频治疗,通过对手术前后肿瘤的大小,病人的自觉症状和AFP值改变进行对比观察。结果35例于治疗后10天、5例于治疗后30天进行彩色B超及CT复查结果;10天后71.4%病人肿瘤体积缩小在30%以上,30天后全部病人肿瘤体积缩小在40%以上,与术前相比全部瘤体内血供消失。80%病人自觉症状改善,其AFP值下降占50%,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为  相似文献   
59.
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手术前后门静脉系血流动力学研究和前瞻性临床研究,对联合术治疗的150例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联合术后近期无1例出血,远期再出血率为80%,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8%,远期效果理想。血流动力学研究证明了本联合术的合理性。结论 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而可取的术式。  相似文献   
60.
�ΰ���Ƶԭλ������Ƶ��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射频技术肝癌原位灭活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B超引导下将中空金属钛多极穿刺针经皮直接穿刺置入瘤体,分点1次或多次对瘤体进行射频热毁损治疗。射频输出功率由20W每隔一分钟增加20W,直到90W,治疗时间设定了15分钟,术后观察病人的AFP、B超(瘤体大小、回声、血流)、CT图像及病理变化。结果 180例病人中AFP高于正常者(153例)射频治疗1周后复查119/153(77.8%)下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