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rizzi综合征是胆囊结石的少见并发症,也是阻塞性黄疸的少见原因,并易导致误诊误治.我科199408/199803收治7例,复习文献并报告于下.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199408/199803手术治疗的Mirizzi综合征共7例,依术前影像学...  相似文献   
13.
人体胆结石高能震波碎石的动物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人体 3种胆结石在一定能量下 ,冲击次数和能量的关系 ,确定不损伤胆囊和小肠内膜的能量安全阈值 .方法 犬胆囊和小肠内放入固醇石、混合石和色素石 ,在不同的输出电压下 ,放电碎石 .结果 固醇石、混合石和色素石破碎所需的能量不同 ,在同样电压下 ,固醇石所需的次数最少 ,混合石次之 ,色素石最多 ;病理检查表明 ,在电压 <15 k V时 ,胆囊和小肠粘膜处 ,细胞膜轻度充血 ,出现小出血点 .当电压 >15 k V后 ,粘膜有脱落 ,膜下组织水肿 .结论 电压具有依赖性 ;该仪器临床应用的冲击电压应小于 15 k V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体内重要的氧自由基的清除剂。本实验意在研究缺血肝脏复流后血清谷胱甘肽及其相关酶水平变化,及L-精氨酸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左中肝叶先行缺血70min,后恢复血流,于复流前静脉给予生理盐水(损伤组),或复流前静脉给与L-精氨酸(200mg/kg)(处理组);假手术组只给与暴露左中肝叶之肝蒂。各组动物在复流后0、1、3、6、12h取血清标本,用以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MDA、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并取肝组织标本做光镜和电镜观察,了解组织病变特点。结果 损伤组血清ALT、MDA、GSH-ST和GSH-PX含量较假手术组有明显的提高(P<0.05),而在复流后3h血清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给与L-精氨酸处理可以明显减轻这种变化(P<0.05)。结论 L-精氨酸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有关。血清GSH-PT、GSH-ST活性受到肝细胞损伤后释放增加的影响,与肝脏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的 FNAC法对 76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诊断 ,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改良的 FNAC法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 90 % ,特异度 1 0 0 % ,准确度 97.36% ,假阴性率 1 0 % ,无假阳性率 ,无穿刺针道癌细胞种植。结论 :改良的 FNAC是一种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而且准确率高、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噬菌体抗体库和导向选择技术,以抗HAb18G嵌合抗体轻链为模板,筛选人源性抗肝癌抗体Fd片段.方法:利用RT-PCR自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全套人抗体重链Fd基因片段,克隆入含嵌合L链的展示载体pComb3X,建立人-鼠杂合Fab噬菌体抗体库.然后,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非融合HAb18GE为抗原进行亲和筛选,利用pⅢ融合抗体的形式进行克隆鉴定,并对筛选出的杂合抗体进行初步的功能检测.结果:构建成功库容量为2×107PFU的杂合人-鼠噬菌体抗体库,利用非融合表达的HAb18GE进行6轮筛选.ELISA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7个克隆呈特异性阳性反应.其中克隆AP6-2和AP6-7亲和力较高,测序显示其基因序列相同,且与亲本抗体恒定区序列相同,属IgG2亚类,可变区属VH3家族.结论:通过本实验,利用嵌合轻链为模板,进行Fd片段替换,成功筛选到人源性抗体Fd片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留结石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 18例胆道术后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留结石患者接受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并进行随访。结果 经 1~ 4次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 ,18例患者残石全部取尽 ,未出现近期并发症。 16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6个月~ 1年 ,无结石复发和钬激光碎石相关的胆管狭窄出现。结论 经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是治疗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留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转染逆转录病毒载体 (G1CEACDNa)的肠癌细胞LoVo株的死亡机制。方法 脂质体法转染G1CEACDNa至LoVo细胞。TRIzol试剂提取总RNA ,行RT -PCR间接验证CD基因的表达情况。用含 1mmol·L-15 -FC的 164 0培养基培养细胞 ,MTT法测细胞生长曲线和旁观者效应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 ;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和PI双重染色行凋亡相关检查。结果 RT -PCR产物电泳显示在 1 5kb处可见相应的显影条带。MTT比色实验示 1mmol·L-15 -FC作用下CD+ LoVo细胞 48h开始生长抑制 ,72h、96h、12 0h抑制率分别约为 3 0 %、5 0 %、80 %。电镜下可见凋亡的早、中、晚期细胞及凋亡小体 ,同时可见部分细胞呈坏死改变。流式细胞仪显示 48h开始有少量细胞出现凋亡 ,72h、96h细胞群凋亡和坏死的比例分别为 2 3 8%、3 5 1%和 2 0 4%、2 6 0 %。结论 转染G1CEACDNa的LoVo细胞给予 5 -FC治疗 ,其细胞死亡机制为坏死和凋亡并存 ,凋亡相关过程的诱导可能是该治疗过程中旁观者效应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