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经调脂治疗后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7月同期选取1065例CHD患者及469名健康对照者血液标本。直接测定法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sdLDLC水平,酶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建立健康对照组参考区间。根据CHD患者经调脂治疗后血清LDLC水平,确定调脂后LDLC达标组和强化调脂后LDLC达标组。比较各组血脂指标,分析比较sdLDLC水平和sdLDLC/LDLC比值的变化。结果 (1)调脂治疗后CH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G、HDLC、sdLDLC/LDLC比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及sdLDLC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调脂LDLC达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dLDLC/LDLC比值增高(P0.05),sdLDLC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脂达标者中有2.3%CHD患者sdLDLC水平和7.7%CHD患者sdLDLC/LDLC比值高于本研究建立的参考区间。(3)强化调脂LDLC达标组sdLDL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sdLDLC/LDLC比值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0.05);强化调脂达标者中有0.8%CHD患者sdLDLC水平和15.3%CHD患者sdLDLC/LDLC比值高于本研究建立的参考区间。结论 CHD患者调脂治疗及强化调脂治疗中血清sdLDLC水平及sdLDLC/LDLC比值的变化,对残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降低sdLDLC水平可能是最终降低CHD发生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2.
大黄属药用植物抗HIV-1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大黄属药用植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与抗HIV-1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HIV-1逆转录酶相关的核糖核酸酶H活性测定检测了大黄属16种22个样品的抗HIV-1活性;同时测定了22个样品的UPLC特征图谱;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谱效相关性;并采用UPLC-TOF-MS/MS'指认样品主要成分峰.结果:藏边大黄、苞叶大黄和河套大黄提取物有较好的抗HIV-1活性.谱效相关性研究表明4.74,7.99,21.18 min色谱峰与活性有一定相关性.结论:通过谱效研究,推测了有抗HIV-1活性的大黄属药用植物及其活性组分,为大黄属植物深层次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通过文献整理,对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别样茶的种属分布、降糖有效成分、降糖作用机理及产品开发现状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别样茶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城东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组给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推荐的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施治.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值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个月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血压、 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平稳地降低血压,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5.
高良姜及其混淆品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于ITS2条形码序列鉴定高良姜及其混淆品的新方法。方法:本研究对高良姜及其混淆品6个物种9份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同时扩大研究范围从Gen-Bank上下载同属共15个物种37个样本。用MEGA4.1计算其种间、种内的K2P距离,并分析各样本间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差异,最后利用ITS2序列重构其系统发育树。结果:高良姜基源植物种内最大K2P距离为0.0171,与混伪品的种间最小K2P距离为0.0469;高良姜及其混淆品的ITS2二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重构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高良姜的不同来源聚在一支,能较好与混淆品区分。结论:ITS2序列能够成功鉴定高良姜及其易混淆品,可以作为高良姜及其混淆品的分子鉴定工具。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分析了《论语》中的养生观点,阐述了中医养生课程中讲授《论语》养生思想的方法与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47.
钟奕  马培  孙乐  许利嘉  肖培根 《中国现代中药》2023,25(10):2221-2228
淡竹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近年来还被广泛的添加到各类食品中。淡竹叶的茎叶中主要含有黄酮类、挥发油类、酚酸类及少量萜类化合物,具有利尿、抗菌、抗氧化、抗炎、解热镇痛等活性,相关机制的研究也较为丰富。以淡竹叶等为原材料制成的凉茶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已有悠久的饮用历史,在内陆省份也广受好评,具有较大的市场。对目前淡竹叶及其茶饮的相关报道进行综述,以期对后续淡竹叶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的关系分析。方法 以12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实证组60例与虚证组60例),分析AC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实证组及虚证组患者的血清Hcy、HDL-C、TC水平,并分析实证组、虚证组中不同证型患者的血清Hcy、HDL-C、TC水平。结果 根据中医证型的不同将ACS患者分为实证组[寒凝血瘀(n=12)、痰结血瘀(n=27)、热毒瘀滞(n=21)]、虚证组[气虚血瘀(n=23)、阴虚血瘀(n=26)、心阳欲脱(n=11)]。实证组中男性比例高于虚证组(P <0.05),实证组及虚证组的年龄、冠心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虚证组的血清Hcy、LDL-C、TC、三酰甘油(TAG)水平低于实证组,HDL-C水平高于实证组(P <0.05);实证组中寒凝血瘀证患者的Hcy、LDL-C水平低于痰结血瘀证、热毒瘀滞证患者,HDL-C高于痰结血瘀证患者(P <0.05);痰结血瘀证患者的Hcy、LDL-C、TC、TAG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