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微创心脏外科已逐渐成为心脏外科领域的一大特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对患者生理干扰轻、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医疗费用低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一种新趋势。我院自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12月共施行 9例非体外循环常温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病人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46岁~ 6 3岁 ,体重 5 6kg~ 74kg ,ASAⅡ~Ⅲ级 ,术前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劳力性心绞痛 3例 ,不稳定心绞痛 6例。 9例伴有陈旧性心肌梗塞 2例 ,合并有高血压病 3例 ,糖尿病1例。左心…  相似文献   
22.
张义轩  马传根 《上海医学》2008,31(2):126-127
近年来,国内、外对预处理脑保护作用的研究热点已从缺血性预处理发展到药物性预处理。中药的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参附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是中医急救的必备药物,而丙泊酚作为一种静脉麻醉药物,广泛  相似文献   
23.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 ,患者常因膀胱内持续冲洗及膀胱三角区导尿气管压迫使膀胱扩张、内压增高造成膀胱不自主痉挛性收缩引起患者剧烈疼痛和烦躁。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ECA)是一种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的方法 ,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组观察 12 0例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年龄 6 1~ 83岁 ,ASA ~ 级 ,体重 5 6~ 83kg。术前伴有高血压病史者 4 2例 ,ECG显示有异常改变者 5 7例 ,有陈旧性心肌梗塞病史者 5例 ,伴糖尿病病史者 2 1例 ,有脑血管意外病史者 3例。术前 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 0 .5 mg…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罗库溴铵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药效及气管插管的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A组(n=25)给予罗库溴铵0.6mg/kg和B组(n=25)给予维库溴铵0.1mg/kg。分别记录给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及sT段的变化。结果:罗库溴铵起效时间比维库溴铵快,2组血流动力学数据有不同程度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麻醉的重点在于确保麻醉平稳,并要求麻醉达到一定深度,避免加重心肌缺血,维持并改善心肌的氧供氧耗的平衡。罗库溴铵0.6mg/kg可安全地应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无心肌缺血改变。罗库溴接和维库溴铵都是对循环无显著影响的非去极化肌松药。  相似文献   
25.
目的: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行镇静深度监测,进一步评价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A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GEA组),各20例,麻醉中维持BIS值在50~55。监测记录术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切皮时(T3)、去肋骨时(T4)、拔管即刻(T5)的BIS、MAP、HR及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停异丙酚到唤之能睁眼的时间)。结果:插管前即刻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T2、T5时点,GA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GEA组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GEA组麻醉药用量较GA组明显减少(P〈0.05),苏醒时间较GA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脑电双频指数检测下硬膜外复合全麻用于胸科手术,可避免术中知晓的发生.减轻气管插管、拔管时心血管不良反应.减少麻醉药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苏醒。  相似文献   
26.
我院自1989年1月~1996年2月对91例小儿口腔、颌面部手术采用羟丁酸钠、安定和氨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并行气管插管,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91例中男48例,女43例;年龄40天~14岁;手术时间l~3.5小时;其中胯裂49例,上、下颌骨囊肿和肿瘤19例,甲状舌骨囊肿18例,舌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 ,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合并高血压的病人逐渐增多 ,异丙酚具有起效迅速、恢复快的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麻醉诱导与维持。本文选用全麻药异丙酚静脉复合 ,用于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5例 ,女 7例 ,年龄4 0岁~ 6 5岁 ,均为慢性胆囊炎 ,单纯胆囊结石 ,均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其中 2例为陈旧性心肌梗塞 ,3例心电图示ST -T改变。1.2 术前准备 本组病例均为择期手术 ,入院后用卡托普利或合用尼群地平降压治疗 ,待血压降至130± 2 0 / 80± 10mmHg ,考虑手…  相似文献   
28.
剖宫产术后镇痛对泌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静脉自控镇痛 (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对血浆泌乳素 (PRL)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拟行剖宫产孕妇 6 0 0例 ,随机分为PCIA组、PCEA组和对照组 ,各 2 0 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评分法测评产妇镇痛、镇静程度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术前、术后 2 4小时及 48小时血浆PRL浓度。结果 :两镇痛组术后 2 4小时、48小时血浆PRL水平显著较对照组高。结论 :术后静脉和硬膜外镇痛能促进泌乳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29.
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 (ASD)发病率较高 ,一般认为ASD病人心功能代偿良好 ,因此 ,手术时顾虑较小。由于这种错误估计 ,往往忽略手术时或手术后急剧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影响 ,尤其在巨大ASD或合并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血压病人 ,稍不注意容易发生意外。临床上可看到ASD手术后 ,心脏复苏并不困难 ,但复跳后心脏膨胀 ,肺动脉压力上升 ,尤其在停机行动脉输血时尤为明显。为此 ,安放左心房测压管是心要的。由麻醉医生术前行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 ,除常规放一中心静脉测压管外 ,再放一细管入右房 ,由外科医生于心内手术时经房间隔…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致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体重60~80 kg,年龄45~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对照组(A组)、利多卡因组(B组)、参附注射液组(C组)和利多卡因联合参附注射液组(D组).B、C、D组分别在切开心包时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4 mg/min、参附注射液1 mL/kg及两者联合静脉泵注至术毕.B、D组在CPB预充液中另加入利多卡因4 mg/kg,C、D组在CPB预充液中另加入参附注射液1 mL/kg.A组以同样速率输人等量0.9%氯化钠溶液.B、D组均随机选取5例患者,分别于CPB开始后10、60min和术毕时抽取桡动脉血,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利多卡因质量浓度.分别于CPB前切心包时(T0)及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1 min(T1)、10 min(T2)、60 min(T3)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质量浓度,并进行中性粒细胞(PMN)计数.结果 B、D组CPB开始后10、60 min和术毕时血浆利多卡因质量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T0时间点比较,4组T1、T2、T3时间点血浆TNF-α、IL-6浓度及PMN计数均显著升高(P值均<0.01).与A组T1、T2、T3时间点比较,B、C、D组相应时间点血浆TNF-α、IL-6浓度和PMN计数显著降低(P值均<0.01);与B、C组T1、T2、T3时间点比较,D组血浆TNF-α、IL-6浓度和PMN计数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 利多卡因联合参附注射液能明显减轻CPB所致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