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探讨IABP术在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心内科收治的25例应用IABP支持下行急症PCI治疗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确诊后,给予全部患者于心导管室行IABP置入术,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介入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血压、心率、尿量等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术前、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2例患者术后合并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得到好转,2例患者死亡,临床有效率为92%。结论: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尽量应用IABP治疗。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高血压病房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高血压病房接受治疗的96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按照常规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48例患者则采取临床路径模式进行管理,对两组患者管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管理体会。结果:通过比较发现经临床路径式管理后患者的依从性、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和满意度等指标均要好于常规管理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病房的实施效果显著,利于患者的康复,降低了住院费用,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规范病案首页医生疾病诊断的书写,为按病种付费打好基础。方法:将ICD码字典库嵌入医院HIS系统中医生工作站的电子病历模块中,病案首页疾病诊断由临床医生选择ICD码字典库疾病名称形成。结果:临床医生的疾病诊断更加规范、统一、科学,为病案首页提供更加完善、可靠的基本数据。结论:病案首页疾病诊断的书写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的疾病名称能够实现信息数据共享,提高医院的信息化程度,加速数字化医院建设。  相似文献   
24.
农村药品代购模式即由乡镇卫生院代村卫生室和诊所采购药品,这是建设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方法之一,在维护农村药品市场秩序,加强用药管理,保证用药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上讲,因代购价格合理、代购品种齐全、购药方便快捷、进药数量灵活、药品保质保量、服务热情周到等原因,得到了大部分乡村医生的认可和赞同,双方自愿签订了代购协议书。但随着代购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一些地方,个别乡镇卫生院药品代购工作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值得基层药品监管部门警惕。现象一:价格欺诈。《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乡镇卫…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床旁B超及改进穿刺手法留置心包导管治疗心包填塞的作用。方法:对24例心包填塞病人,在床旁B超探查引导下,采用改进穿刺手法,停留心包导管引流治疗,探讨床旁B超的指导作用及改进手法操作安全的可行性,结果:在床旁B超探查定位引导下,采用改进手法穿刺留置心包导管,安全,成功率高,很好引流心包积液,缓解心包填塞病情。结论:床旁B超指导,采用改进穿刺手法技术留置心包导管引流治疗心包填塞,具有容易掌握、定位准确,使操作更直观、更安全的作用。方法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26.
52例人工心脏起搏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96年~2003年共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53例,术后并发症18饲,发发率为33.9%。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术中操作欠熟练、病情较重有关。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13例。占72.2%;与起搏方式有关的并发症4例,占22.2%;1例导线绝缘层破裂,占5.6%。本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大部分得以纠正,并发症的防止重点放在严把手术操作和合理选用起搏器上。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CT与诱发电位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方法72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前均进行腰椎间盘CT扫描和诱发电位检查(L5和S1),并对2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和比较。结果对照手术结果,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为88.9%,诱发电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1.7%,2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CT与诱发电位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各有优缺点,前者能直接显示椎间盘的形态改变,后者可判断神经根功能又可定位,两者应相互补充,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血浆心钠素以及血管紧张素和前列环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57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分虚(20例)、实(37例)证型及正常对照组(22例),分别检测血浆ANP、TXA2和PGI2水平。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虚证组血浆ANP(185.54±13.3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01.52±32.77pg/ml)(P<0.01),而实证组(79.45±20.20pg/ml)则低于对照组(P<0.05)。实证组、虚证组与对照组比较,TXA2、TXA2/PGI2升高(P<0.01),但血浆PGI2差异不显著。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虚证组血浆ANP明显高于实证组(P<0.01),在TXA2、TXA2/PGI2变化上,虽实证组高于虚证组,但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出现明显血管紧张素/前列环素系统的紊乱,以及心钠素代偿性变化,心钠素的代偿性变化与中医证型有关,实证降低,虚证则代偿性升高。而TXA2、TXA2/PGI2的变化与中医虚实证型无关。  相似文献   
29.
石伟  马伟东 《中国药事》2009,23(10):947-948,950
目的为加强新形势下医疗器械的市场监管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分析违规违法销售家庭用保健、康复性医疗器械的特点。结果与结论应从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强主动监管、注重社会监督、完善监管法规、集聚执法合力等五个方面,加强药械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30.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冠脉支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将80例接受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和行为干预等多种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术前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急性冠脉闭塞和心律失常、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尿潴留、穿刺局部并发症、血管迷走反射、腰酸背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围术期积极的护理干预可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