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78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同时研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和SD大鼠肺组织,PASMCs和SD大鼠都设置为常氧组(N)、低氧组(H)、低氧+姜黄素组(HC)3组。CCK-8法测3组PASMCs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PASMCs和肺匀浆中NLRP3、Caspase-1及IL-1β蛋白表达差异。血流动力学检测3组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右心肥大程度,HE染色观察3组大鼠肺血管重塑程度。结果:与N组比,H组PASMCs的数量有明显增加(P<0.05),H组PASMCs和肺匀浆中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均上升(均P<0.05),H组大鼠的mPAP及右心肥大指数明显升高(均P<0.05),发生明显肺血管重塑;与H组比,HC组PASMCs的数量明显降低(P<0.05),PASMCs和肺匀浆中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0.05),HC组大鼠的mPAP及右心肥大指数明显降低(均P<0.05),肺血管重塑改善。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IL-1β轴,改善低氧PASMCs异常增殖、HPH大鼠肺血管重塑和右心肥大,降低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22.
23.
低温库作为种质资源保存的最佳途径,对于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但究其研究和发展的水平,低温库保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保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24.
朱宗萍  王继森  廖婉  陈姣  陈意  杨青松  李锐  马云桐  傅超美 《中草药》2021,52(11):3257-3268
目的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研究姜黄Curcuma longa抗血管新生作用,并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姜黄抗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模式生物斑马鱼模型,考察姜黄挥发油、姜黄素以及姜黄水提液对斑马鱼节间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检测各给药组斑马鱼节间血管生成数,计算血管生成抑制率。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姜黄抗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姜黄挥发油、姜黄素以及姜黄水提液均可明显抑制斑马鱼血管新生(P0.05),呈剂量相关性,其中姜黄素抑制血管生成作用最强。网络药理学预测发现姜黄共有21种主要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前列腺素G/H合酶2(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 2,PTGS2)、维生素D3受体(vitamin D3 receptor,VD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和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等关键靶点,进而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PI3K)-AK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相关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能自发结合。结论姜黄挥发油、姜黄素以及姜黄水提液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姜黄抗血管新生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姜黄对血管新生依赖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治疗急性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胸背部急性带状疱疹伴肋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及按需口服镇痛药物治疗,B组(试验组)同时接受在B超引导下选择性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后7、14及30天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辅助镇痛药用量、不良反应及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B组明显低于A组(P0.05)。辅助镇痛药物用量、PHN发生率B组亦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抗毒治疗急性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安全有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并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索丹参多酚酸盐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组)、CCl4模型组(模型组)、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和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1 mL·kg-1每周2次的剂量给予大鼠灌胃CCl4-橄榄油(1:1)溶液诱导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大鼠在建模的同时分别每日1次腹腔注射丹参多酚酸盐15,30 mg·kg-1。7周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脏大体形态;HE和Masson三色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放射免疫法测定四项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和Ⅳ型胶原(CIV);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中α-SMAMMP-1、TIMP-1、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基因表达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TGF-β1、Smad2/3、Smad7、p-PI3K、p-AKT、p-mTOR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并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与此同时,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抑制肝组织中TGF-β1/Smad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且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降解来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通过调节TGF-β1/Smad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初步研究川牛膝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为种子质量控制及萌发条件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研究川牛膝种子的形态、大小及吸水性等并进行川牛膝种子的发芽实验,选择适宜的萌发条件;测定种子的水分、生命活力、重量及健康度等确定种子质量。结果:川牛膝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为:温度25℃、水分70%、光照培养;将种子用7.5mg/L IAA处理后萌发最快,发芽率最高,发芽高峰期较为集中。结论:通过对川牛膝种子的含水量、生活力、重量及健康度等进行测定,得到相应的数据,能为川牛膝种子的质量控制及萌发条件选择提供有效地依据,可初步制定种子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8.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ABO及Rh血型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自身抗体对ABO及Rh血型定型的干扰.方法:选取28例AIHA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技术测定ABO及Rh血型.对正反定型不符者进行氯喹放散后再行ABO、Rh血型鉴定.对抗体筛选阳性者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28例中10例ABO定型受干扰,多为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及正反定型不合者.28例中Rh表型定型中20例阴性误定为阳性,采用氯喹放散试验后血型皆正确判定,5例血清中含同种抗体,4例自身抗体具有血型特异性.结论:AIHA患者自身抗体干扰ABO、Rh血型鉴定.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m,β2-MG)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1年3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2例新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另选取同等数量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非脑卒中个体作为对照,比较血清β2-MG水平及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暴露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风险。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β2-MG水平、心脏病史、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家族史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OR(95%CI)分别为6.74(3.92~11.61)、1.77(1.00~3.09)、3.43(2.00~5.89)、2.04(1.11~3.71),P均<0.05]。此外,血清β2-MG水平的升高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具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χ2=48.4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β2-MG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独立相关[OR(95%CI)=6.11(3.46~10.77),P<0.05]。结论 血清β2-MG水平升高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可作为其发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