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1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41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517篇
内科学   329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科学   227篇
综合类   1092篇
预防医学   556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62篇
  7篇
中国医学   522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64排CT血管成像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120例(240侧)行64排CT头部增强并血管成像,应用计算机处理技术显示颞浅动脉系,明确颞浅动脉主干和额、顶支走行,将分叉部位与颧弓的位置关系分为四种类型:低位型,颞浅动脉分叉低于颧弓下缘;正常型,颞浅动脉分叉位于颧弓或高于颧弓上缘且高度<2 cm;高位型,颞浅动脉分叉处高于颧弓上缘上>2.5 cm;变异型,终末支只有额支或顶支显像。结果 颞浅动脉在下颌支后内方由颈外动脉发出,发出后上行于外耳道软骨前方及颞下颌关节表面。颞浅动脉主干与颧弓上缘成角为65~95 °。颞浅动脉主干通常在颧弓上缘附近分为额、顶两终支,额支较为发达且走行相对恒定,并与眶上动脉和滑车上动脉形成血管吻合支。低位型17例(7.1%),正常型192例(80.0%),高位型24例(10.0%),变异型7例(2.9%)。结论 颞浅动脉64排CT血管成像,可明确清晰显示颞浅动脉及其分支,对颞浅动脉主干分叉部的形态做到精准判断,为术中更好的保护颞浅动脉系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82.
一来肤康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5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找科自1998年11月-1999年4月,应用一来肤康牛皮癣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5例,获得良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观察70例带状抱疹患者中,均经中西医疗法治疗,皮疹消退后遗留不同程度神经痛。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60.27岁,病程25天一6个月。受累神经:肋间神经11例,颈神经8例,三叉神经7例,腰、能神经9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18例,女问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512岁,病程20天一5个月。受累神经:肋间神经9例,烦神经7例,腰能神经13例,三叉神…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对1991年~2001年深圳市收容教育所性罪错妇女性病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深圳市性罪错妇女性病感染的特点。方法:收集并整理深圳市收容教育所1991年.2001年性罪错妇女性病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测资料,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861名性罪错妇女中,共检出性病4303例,患病率33.46%。其中尖锐湿疣1552例(占12.06%);淋病1337例(占10.40%);梅毒696例(占5.41%);非淋菌性阴道炎240例(占1.87%);滴虫性阴道炎217例(占1.69%);霉菌性阴道炎177例(占1.38%);生殖器疱疹47例(占0.37%);HIV阳性6例(占0.05%)。结论:性罪错妇女的性病患病率高,是性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胸膜切除术联合胸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Ⅳa期胸腺肿瘤的效果及手术配合,以期改善局部晚期胸腺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在上海胸科医院行胸膜切除术联合胸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的11例胸膜转移Ⅳa期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效果,总结手术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1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无院内死亡。1例患者术中因灌注侧肺不能很好萎陷而取消胸腔温热灌注化疗。10例完成胸腔温热灌注化疗的患者灌注前后鼻咽温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复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但外周血白细胞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CT,10例行胸腔温热灌注化疗患者均没有出现胸膜局部复发病灶,仅有1例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应用胸膜切除联合胸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胸膜转移的Ⅳa胸腺肿瘤安全有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精准的温度管理及无菌无瘤技术的执行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妇科常见病原微生物感染关系。方法:观察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寮步医院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共998例。采集患者宫颈和阴道部位拭子,分别进行HPV-DNA及其基因分型检测、妇科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及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结果:998例就诊女性进行HPV-DNA检测,其中HPV阳性者351例,占35.2%。结果显示,HPV阳性者中,有7例出现混合基因型,其余344例中,检出29种不同的HPV亚型,10种属高危型,4种属可能高危型,8种属低危型,7种属未知危险型。高危型169例,占49.1%;可能高危型36例,占10.5%;低危型87例,占25.3%;未知危险型52例,占15.1%。998例女性病原微生物检查中,检出沙眼衣原体100例,无乳链球菌149例,假丝酵母菌130例,细菌性阴道病171例,阴道毛滴虫12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感染与假丝醇酵母菌感染明显相关(P<0.05);HPV感染与沙眼衣原体无乳链球菌、细菌性阴道病和阴道毛滴虫感染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PV感染与假丝酵母菌感染明显相关,沙眼衣原体、无乳链球菌、细菌性阴道病、阴道毛滴虫感染与HP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有关细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病原体协同促进宫颈癌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
颜美心 《北方药学》2015,(11):61-6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西医用药方案进行治疗,记录两组临床治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2.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疗效满意,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7.
本组49例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4~16岁;病史20天~4年。诊断标准:发作性局部或全头性疼痛,不伴有明显的精神或意识障碍及肢体抽搐,脑电图有痫样放电,抗痫治疗有效。病例收集采用门诊登记、复诊和通信随访。本组全部采用单一药物治疗,用何种药物无故意选择,主要根据当时药源、患者的经济状况及既往治疗效果,符合随机抽样标准。方法与效果见表。最后一次通信或复诊随访:Ⅰ组3例复发,Ⅱ组1例复发、Ⅲ组3例复发。对三组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是Ⅰ、Ⅱ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Ⅱ、Ⅲ组间比较  相似文献   
88.
河南省黑热病已于1958年基本消灭,但作者等于1973、1977~1978年在洛阳、周口、新乡等地区仍发现有中华白蛉和鳞喙白蛉残存。因此,于1987年6~7月在我省的伏牛山区和豫东平原,选点对白岭残存情况进行了监测调查。调查方法在我省伏牛山区的渑池、卢氏、伊川县及黄  相似文献   
8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世界上各国各级医院面临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医院管理和医学科学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医院感染引起了医学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我国医院感染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管理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现状进行综述,为预防医院感染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分析中国肺血管扩张药物上市后第Ⅰ大类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3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收治的750例确诊的第Ⅰ大类PAH患者,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心导管检查等,平均随访(2.3±1.7)年,评价第Ⅰ大类PAH的治疗及预后,对比分析中国靶向肺血管扩张药上市前后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 第Ⅰ大类PAH患者平均确诊年龄(30.39±17.54)岁,女性占65.6%。心功能Ⅲ或Ⅳ级29.2%,6MWD(422±96)米。第Ⅰ大类PAH中IPAH 12.4%、HPAH 0.7%、CTD-PAH 4.8%,portalHT-PAH 0.5%、CHD-PAH 81.6%。不同亚类PAH性别(c2=24.551,P<0.05)、年龄(F=3.973,P=0.003)、BMI(F=11.005,P<0.05)、6MWD(F=2.537,P=0.041)、SPO2(F=4.129,P=0.003)、尿酸(F=7.654,P<0.05)、总胆红素(F=3.737,P=0.005)、SvO2(F=3.298,P=0.011)、PVRI(F=11.132,P<0.05)、心排指数(F=3.506,P=0.008)、右心室/左心室舒张末内径(F=14.9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数据 。PAH中仅基础治疗16.3%,心功能Ⅲ~Ⅳ级联合应用两种肺血管扩张药51.6%。平均随访时间为(2.3±1.7)年,终点事件135例,其中死亡30例。IPAH、HPAH、CTD-PAH、CHD-PAH死亡者分别占8.6%、60.0%、11.1%、2.5%。PAH第1、3年生存率分别为98.8%、96.0%,较非靶向药物治疗时期分别提高30.8%、57.1%。结论 靶向治疗时代我国第Ⅰ大类PAH患者早期生存率较前改善。低龄患者药物选择种类少,早期诊断率有待提高,需提高标准靶向治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