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03篇 |
免费 | 219篇 |
国内免费 | 15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篇 |
儿科学 | 14篇 |
妇产科学 | 28篇 |
基础医学 | 141篇 |
口腔科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517篇 |
内科学 | 330篇 |
皮肤病学 | 18篇 |
神经病学 | 36篇 |
特种医学 | 123篇 |
外科学 | 227篇 |
综合类 | 1093篇 |
预防医学 | 556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462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522篇 |
肿瘤学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122篇 |
2021年 | 128篇 |
2020年 | 113篇 |
2019年 | 114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100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211篇 |
2013年 | 202篇 |
2012年 | 191篇 |
2011年 | 223篇 |
2010年 | 218篇 |
2009年 | 188篇 |
2008年 | 173篇 |
2007年 | 178篇 |
2006年 | 178篇 |
2005年 | 163篇 |
2004年 | 142篇 |
2003年 | 122篇 |
2002年 | 106篇 |
2001年 | 90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82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 IL-1β)、血清骨保护素( OPG)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入选健康个体(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各30例,用ELISA方法测定TNF-α、IL-1β、OPG,生化法测定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并观察组间各指标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血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OPG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0.01), TNF-α、IL-1β高于对照组( P均<0.05)。 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 OPG与 TNF-α、IL-1β呈显著正相关( P 均<0.01)。结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NF-α、IL-1β、OPG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增高,OPG与TNF-α、IL-1β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2.
布鲁杆菌(Brucella)是一类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易感染牛、羊、猪等家畜,常引起母畜传染性流产,人类与病畜接触或食用病畜肉、乳及乳制品后,也可引起感染,表现为反复波浪式热型,逐渐转为慢性,从而引起关节和神经系统症状,称此病为布鲁杆菌病(Brucellosis)。 相似文献
73.
74.
75.
目的 分析中国肺血管扩张药物上市后第Ⅰ大类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3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收治的750例确诊的第Ⅰ大类PAH患者,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心导管检查等,平均随访(2.3±1.7)年,评价第Ⅰ大类PAH的治疗及预后,对比分析中国靶向肺血管扩张药上市前后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 第Ⅰ大类PAH患者平均确诊年龄(30.39±17.54)岁,女性占65.6%。心功能Ⅲ或Ⅳ级29.2%,6MWD(422±96)米。第Ⅰ大类PAH中IPAH 12.4%、HPAH 0.7%、CTD-PAH 4.8%,portalHT-PAH 0.5%、CHD-PAH 81.6%。不同亚类PAH性别(c2=24.551,P<0.05)、年龄(F=3.973,P=0.003)、BMI(F=11.005,P<0.05)、6MWD(F=2.537,P=0.041)、SPO2(F=4.129,P=0.003)、尿酸(F=7.654,P<0.05)、总胆红素(F=3.737,P=0.005)、SvO2(F=3.298,P=0.011)、PVRI(F=11.132,P<0.05)、心排指数(F=3.506,P=0.008)、右心室/左心室舒张末内径(F=14.9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数据 。PAH中仅基础治疗16.3%,心功能Ⅲ~Ⅳ级联合应用两种肺血管扩张药51.6%。平均随访时间为(2.3±1.7)年,终点事件135例,其中死亡30例。IPAH、HPAH、CTD-PAH、CHD-PAH死亡者分别占8.6%、60.0%、11.1%、2.5%。PAH第1、3年生存率分别为98.8%、96.0%,较非靶向药物治疗时期分别提高30.8%、57.1%。结论 靶向治疗时代我国第Ⅰ大类PAH患者早期生存率较前改善。低龄患者药物选择种类少,早期诊断率有待提高,需提高标准靶向治疗率。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高频多普勒超声测定心尖部起源的不同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时血流量峰值的特点。方法对心尖部进行3种不同频率S1SI(150、120、100ms)程序刺激,引发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模型从触发到结束整个过程中),同时使用线阵探头测定颈总动脉血流量峰值。结果所有32只兔经程序刺激后均能诱发室性心动过速,高频超声多普勒信号采集良好。室性心动过速时心室率在400~600次/min时,颈总动脉血流自身对照下降30%~86%。结论在体兔室速模型的程序刺激时,S1S1时频率应该选择在150~100ms之间,室速发作时,颈总动脉血流下降,下降幅度与心室率快慢成正比,心室率越快,通过颈总动脉血流量峰值越低,但不会出现断流。 相似文献
77.
78.
79.
戴莉赵青颜美琼刘晓芯王玉吟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54
目的探讨胸膜切除术联合胸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Ⅳa期胸腺肿瘤的效果及手术配合,以期改善局部晚期胸腺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在上海胸科医院行胸膜切除术联合胸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的11例胸膜转移Ⅳa期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效果,总结手术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1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无院内死亡。1例患者术中因灌注侧肺不能很好萎陷而取消胸腔温热灌注化疗。10例完成胸腔温热灌注化疗的患者灌注前后鼻咽温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复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但外周血白细胞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CT,10例行胸腔温热灌注化疗患者均没有出现胸膜局部复发病灶,仅有1例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应用胸膜切除联合胸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胸膜转移的Ⅳa胸腺肿瘤安全有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精准的温度管理及无菌无瘤技术的执行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评价个体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中实施效果。方法将62例住院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患者胰岛素泵治疗知识的掌握率和治疗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对于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