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体外心脏功能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5组,麻醉后开胸取心脏,建立Langendorff大鼠体外心脏灌注模型.每组均灌注平衡20 min.对照组(CON)用95%氧气和5%二氧化碳饱和的K-H液持续灌注20 min,停灌30 min再灌注45 min.芬太尼预处理组(FPC1,FPC2):缺血前用含芬太尼20或40 μg•L-1的95%氧气和5%二氧化碳饱和K-H液灌注20 min,全心缺血30 min,复灌45 min.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1,RPC2):瑞芬太尼浓度及灌注方法同芬太尼组.记录各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及冠状动脉流量(CF)变化,测定平衡15 min后到再灌注后15 min内冠状动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再灌注后45 min时的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取每组大鼠心肌做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在平衡20 min末,各组LVEDP,LVSP以及LDH的活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芬太尼及瑞芬太尼预处理组在灌注后各时间点LVEDP降低(均P<0.01),LVSP及CF升高(均P<0.01),灌注后15 min冠脉流出液LDH活性降低(均P<0.01),再灌注后45 min后心肌MDA含量降低(均P<0.01),梗死面积较小(均P<0.05),电镜下心肌结构破坏不明显;组内比较,高浓度处理组保护作用明显(P<0.05);组间比较瑞芬太尼组保护作用较好(P<0.05).结论 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体外大鼠全心缺血 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有浓度依赖性,相同浓度的瑞芬太尼与芬太尼比较保护作用更明显,二者对体外心肌心功能影响无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样儿科住院患者297例,记录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时间、联合用药情况,并调查记录其是否进行药敏试验、病原学检查等,将所有调查项目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7例患者中,共有25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占86.87%,其中,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前5位分别为头孢西丁钠、头孢他啶、红霉素、头孢曲松钠、头孢哌哃钠舒巴他钠;有146例患者单独使用1种抗菌药物,占56.59%,另112例患者为两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占43.41%,无1例患者采用3种抗菌药物及以上联合用药;使用抗菌药物前给予药敏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的患者为116例,占44.96%;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输注,部分患者静脉输注的同时给予口服。给予频率:22例患者为每日1次,占8.53%,236例患者为每日2次,占91.47%。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比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抗菌药物使用起点过高、抗菌药物联用较多、部分抗菌药物的使用依据不足等,造成诸多用药安全隐患,临床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明确细菌感染相关依据,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妊娠妇女120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例。A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组;C组: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芬太尼组;D组: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布托啡诺组。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不能应答时开始手术。观察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用药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麻醉效果。结果各组患者均能较好的完成手术。术后VAS评分,A、C两组及B、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与A组比较,其他各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C、D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P〈0.05);与C组比较,D组肌阵挛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能较好的适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POCD患者β-淀粉样蛋白(Aβ)和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Tau)的影响。方法:96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别采用全身麻醉组(G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分别于术前1d、术后1d和术后5d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Aβ和Tau含量。结果:全麻组患者MMSE评分术后第1天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明显(P<0.05);与术前比较,全麻组术后第1天Aβ和Tau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后第1天Aβ和Tau差异明显(P<0.05);术后第1天两组POCD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全麻能明显增加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Aβ和Tau蛋白浓度升高可能是POCD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采用完全停灌复灌的方法制作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Sham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n=8)、缺血预处理组(pre组,n=8)和酒石酸布托啡诺后处理组(butor组,n=8)。制备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结束后,收集冠脉流出液测定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Sham组比较,其他各组冠脉流出液CK和LDH活性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升高,心肌组织SOD活性降低(P〈0.01);与I/R组比较,pre组及butor组冠脉流出液CK和LDH活性及心肌组织MDA含量降低,心肌组织SOD活性升高(P〈0.01),而pre组与butor组比较,CK和LDH活性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后处理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沣榻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不同药物的腰硬联合麻醉对股骨头骨折置换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80例股骨头骨折置换手术平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基于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药物的腰硬联合麻醉方法。结果:基于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药物的腰硬联合麻醉对股骨头骨折置换手术都改善了血流动力学,麻醉后SBP与麻醉前相比较略微降低,而HR的变化比较平稳,但是两组间麻醉前后各时间相比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罗哌卡因的腰硬联合麻醉对于股骨头骨折置换手术有利于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与生命体征的稳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冠心宁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冠心宁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理.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冠心宁治疗组(G组),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丝线穿过冠状动脉前降支但不结扎,I/R、G组通过结扎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灌注60 min制作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缺血前30 min,G组经腹腔注射冠心宁注射液10.0 ml·kg-1,余两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测定再灌注60 min后心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取每组大鼠心肌检测梗死面积,电镜下观察缺血区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G组再灌注后60 min心肌MDA含量降低(P<0.01),SOD活性增高(P<0.01),梗死面积较小(P<0.01),心肌超微结构受损较轻.结论:冠心宁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增强心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