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30篇 |
免费 | 188篇 |
国内免费 | 15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5篇 |
儿科学 | 11篇 |
妇产科学 | 27篇 |
基础医学 | 137篇 |
口腔科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505篇 |
内科学 | 309篇 |
皮肤病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33篇 |
特种医学 | 121篇 |
外科学 | 214篇 |
综合类 | 1081篇 |
预防医学 | 511篇 |
眼科学 | 13篇 |
药学 | 419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484篇 |
肿瘤学 | 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111篇 |
2021年 | 120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104篇 |
2018年 | 103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206篇 |
2013年 | 191篇 |
2012年 | 190篇 |
2011年 | 225篇 |
2010年 | 208篇 |
2009年 | 177篇 |
2008年 | 169篇 |
2007年 | 179篇 |
2006年 | 176篇 |
2005年 | 163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122篇 |
2002年 | 103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采用单一足底入路或联合足背入路治疗足背软组织条件差、跖侧撕脱性骨折或多柱复杂的Lisfranc损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初步应用疗效。方法①收集新鲜成人足部标本6支, 采用足底入路解剖标本, 以明确足底入路的皮肤切口和放置钢板螺钉内固定的安全区域, 并完成相应钢板、螺钉固定。②足底入路解剖研究明确后, 对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3例足背皮肤挫伤严重坏死或跖骨基底撕脱性移位骨折的Lisfranc损伤患者采用足底入路治疗, 其中男2例, 女1例;年龄平均为51岁(34~68岁)。通过分析患者的复位效果、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Maryland评分、Kofoed评分、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以评估初步疗效。结果①解剖显露范围:内侧可显露内侧柱(内至第1跖楔关节跖侧), 外侧可显露中间柱(外至第3跖楔关节跖侧);可探查腓骨长肌肌腱、Lisfranc足底韧带及骨间韧带;模拟手术后X线片示钢板位置满意。②临床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 时间6~14个月(平均11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加速康复外科(ERAS)提倡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在亚重症科室,常规术后监护时长一般不超过24 h,而患者解除常规监护后下床活动是否存在风险尚无定论。通过统计患者术后长时间生命体征异常报警的分布情况,研究使用可穿戴监护延长监护时间对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风险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集使用可穿戴监护的62例消化外科术后患者自术后到出院真实的3 327次生理异常报警,对报警的种类、时间分布和患者分布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人均每小时生理报警在0~24 h和24~48 h内分别为0.91次和1.22次,时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8~72 h内为0.36次,与前两者时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48 h内的血氧、心率、血压、恶性心律失常人均报警数量分别占72 h内人均报警总数的45.12%,70.34%,39.25%,37.62%。结论 早期下床活动的患者在24~48 h内仍存在与常规监护24 h内相似的临床风险。可穿戴监护可在患者下床活动的过程中,持续地对48 h内或更长时间范围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及对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筛选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析,在“护理干预差异性”原则下将纳入对象分组-对比组(n=41)、研究组(n=41),分别采纳常规护理模式、CNP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负性心理情绪、MACE发生率、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TAI评分、CPS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等MACE总发生率4.88%明显低于对比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对比组,LVEF水平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4.
正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四肢关节和肾脏是其常见受累部位,常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性关节炎、肾功能损伤[1]。其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男性,发病原因主要和特殊的饮食习惯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嗜酒以及暴饮暴食的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痛风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高,并且向年轻化发展[2]。由于不规则治疗,患者反复出现关节局部周期性的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急性发作期因剧痛影响正常生活,病程长 相似文献
35.
肠旋转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多见于新生儿和儿童,有的在成年期发病。本院自1977年1月至1984年1月收治29例,特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9例中男20例,女9例。发病时间从出生后1天到5岁以上,其中1~2天15例;2天以上~1个月10例;1个 相似文献
36.
37.
泰州地区支原体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妇科门诊患者的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生物梅里埃中国有限公司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妇科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634例患者中Uu感染占44.8%(284/634),Mh感染占0.6%(4/634),Uu、Mh混合感染占9.5%(60/634).Uu分离菌株对交沙霉素的耐药率最低,仅为0.4%;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1.7%和61.3%.比较2004、2005年的数据发现,2年的支原体检出率分别为57.4%(112/195)、53.8%(236/439).但混合感染的病例有所上升,2004年为10.7%(12/112),2005年为20.3%(48/236).结论 Uu是主要病原体.支原体的耐药现象很严重,应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8.
OKT3与表柔比星免疫结合物(简称OKT3-表柔比星)的分子摩尔比为1:14,经体外实验,证明该结合物能与T源性白血病细胞结合,免疫荧光呈阳性反应,并特异性杀伤CEM细胞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孕妇在孕早期每周的雌二醇(E2)、β人促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湖北妇幼保健院进行妊娠监测妇女的491例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将孕妇分为继续妊娠组(396例)及流产组(95例),比较两组孕妇每周的β-hCG、P、E2水平来评估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结局效果。结果 第4周继续妊娠组E2水平显著高于流产组,第5~9周继续妊娠组β-hCG、P、E2水平显著高于流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hCG、P、E2均是预测妊娠结局的良好指标,联合预测价值>E2>β-hCG>P。结论 β-hCG、E2、P水平的维持与早期妊娠的结局有一定的相关性,三项激素水平过低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在胎盘完全形成之前,对早孕期孕妇(尤其是有复发流产病史的孕妇)血清β-hCG、E2、P值进行动态监测,结合其每周最佳界值综合分析,对于临床诊断及临床干预有重要意义。对于监测雌孕激素低的孕妇补充雌孕激素可能有利于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