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9篇 |
免费 | 76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48篇 |
口腔科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161篇 |
内科学 | 70篇 |
皮肤病学 | 14篇 |
神经病学 | 73篇 |
特种医学 | 59篇 |
外科学 | 77篇 |
综合类 | 330篇 |
预防医学 | 127篇 |
眼科学 | 11篇 |
药学 | 111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72篇 |
肿瘤学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69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初步探讨全麻唤醒状态下精确定位切除额叶功能区致痫灶的方法。为外伤性迟发性癫痫的微侵袭外科手术提供经验。方法:对8例明确由额叶功能区病灶引起的外伤性迟发性癫痫病人进行气管(或喉罩)插管、全麻下神经导航解剖定位开颅,术中麻醉唤醒,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质脑电图及皮质电刺激等方法进行额叶运动区和(或)语言区定位,在保护脑功能区的前提下切除致病灶,然后在全麻下关颅。结果:8例病人均顺利经过气管(或喉罩)插管下全麻一术中唤窿一再全麻手术过程,唤醒后额叶功能区均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得到精确定位,额叶致痫灶得到最大程度切除,无明显的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外伤性癫痫得以治愈或显著改善。无手术并发症,病人术后无痛苦回忆。结论:全麻唤醒状态下进行皮质脑电图及皮质电刺激定位额叶功能区手术有助于安全准确地切除致痫灶,提高外伤性迟发性癫痫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筛选数据集,使用GEO2R工具筛选出BPD与非BPD极早早产儿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和通路分析,使用STRING在线工... 相似文献
24.
随着心脏介入性诊疗技术的发展 ,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已被广泛采用并被患者接受。RFCA采用射频电流经导管消融心脏异常传导路 ,达到根治PSVT的目的。主要用于治疗预激综合征、房室结双经路等引起的PSVT。RFCA不开刀、无痛苦、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目前已成为治疗PSVT的最佳方法。现将我院 1993~1999年治疗的 5 4例RFCA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4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2 2例 ,女 32例 ,年龄 19~ 6 8岁。PSVT病史 5~ 40年 ,经多种抗心律… 相似文献
25.
颉克蓉!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1)
学业成绩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认知程度 ,也可反馈大量的信息 ,帮助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解我院影像诊断学教学现状 ,分析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对影像诊断学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 ,结果如下 :1 材料和方法调查对象为医学院 95级五年制本科学生 ,学习考试科目为影像诊断学。考试试卷共 12 5份 ,试卷内容包括 :名词解释 (2 0分 ) ,选择题 (2 0分 ) ,填空题(2 0分 ) ,看图填空 (2 0分 ) ,简答题 (2 0分 ) ,总分 10 0分。对学生考试成绩和考试内… 相似文献
26.
曲古霉素A体外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霉素A(TSA)对体外培养膀胱癌细胞生长情况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05、0.1、0.2、0.4、0.8 μmol/L)的TSA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生长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TSA(0.4 μmol/L) 诱导后膀胱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后膀胱癌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印迹法检测处理后膀胱癌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变化;FQ-PCR检测处理后膀胱癌细胞p21CIP1/WAF1、cyclin A和cyclin E mRNA的表达.结果:TSA体外能明显抑制T24细胞生长,且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性.TSA(0.4 μmol/L)诱导后,透射电镜下可见大量具有凋亡形态特征的T24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示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且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Sub-G1)峰;TSA可明显提高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并诱导p21CIP1/WAF1的mRNA表达和抑制cyclin A的mRNA表达,而对cyclin E无明显作用.结论:TSA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而发挥体外抗膀胱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以及相关基因(p21CIP1/WAF1、cyclin A)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2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婚育年龄有所推后,加上二孩政策的出台,高龄妇女的生育需求不断地提高,而中医药在高龄妇女生殖干预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单纯中药、单纯针灸及中药配合其他方法来干预高龄女性生殖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8.
颉朝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3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2月至2018年0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4例,常规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研究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优良率高达96.30%,常规组优良率高达85.19%,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半髋关节置换术而言,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更好,且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间歇呼吸暂停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策略对输尿管软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73例,男59例,女14例,年龄25~60岁,BMI 18~28 kg/m2,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呼吸暂停联合低水平PEEP组(P组,n=25)、呼吸暂停组(A组,n=28)和对照组(C组,n=20)。P组术中采用呼吸暂停联合低水平PEEP (5 cmH2O)通气模式,A组术中采用传统呼吸暂停通气模式,C组术中采用常规通气模式。P组和A组于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10 min(T1)、第1次呼吸暂停前(T2)、最后1次呼吸暂停结束后即刻(T3)和拔管后30 min(T4)时,C组于T0—T1、术者第1次要求呼吸暂停前(T2)、碎石结束后即刻(T3)、T4时记录基本生命体征并抽取桡动脉及颈内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术后24 h(T5)时抽取颈内静脉血。记录T0—T4时PaCO2、pH、氧合指数(OI)、脑氧饱和度(rSO2)、脑氧摄取率(CERO2)、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氧分压差(Pa-jvO2)、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差(Sa-jvO2);T0、T4—T5时血清肺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静脉血清S100β蛋白含量、静脉血清肌钙蛋白(cTnT和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记录激光碎石时间和术者满意程度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T3时A组PaCO2明显升高、pH、OI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T3时P组PaCO2明显降低、pH、OI明显升高(P<0.05)。三组不同时点rSO2、CERO2、Pa-jvO2、Sa-jvO2、CC16、S100β蛋白、cTnT、cTnI、Mb、CK-M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P组和A组激光碎石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者满意程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 间歇呼吸暂停联合低水平PEEP(5 cmH2O)通气策略可安全地用于输尿管软镜手术,既保留了传统呼吸暂停通气策略的优势,同时减少了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一种更优化的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对140例需要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的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经颈内静脉穿刺)和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解剖标志经颈内静脉穿刺),对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记录从消毒铺巾至成功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需要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成功率及有无并发症。结果超声组7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首次穿刺成功65例(92.9%),总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44例(62.8%),总成功率为91.4%,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超声组的平均穿刺时间为(4.2±1.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9±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为6例(8.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标记法,且穿刺时间明显缩短,并可避赍.并发症的发生,可见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具有安全、有效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