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2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温血诱导心停搏加冷血停搏液持续灌注对婴幼儿心脏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婴幼儿20例,随机分为两组:冷血停跳液间断灌注组;温血诱导心停搏加冷血停搏液持续灌注组(观察组)。检测于手术前后白细胞β2整合素(CD11b)表达,TNF-α和心肌钙蛋白I(cTnT)含量。观察自动复跳率(例),后并行时间,术后心功能,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结果:两组相比,对照组CD11b表达增强(P<0.01),TNF-α和cTnI含量增高(P<0.01)。对照组后并行时间,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自动复跳率(例),心功能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温血诱导心停搏加冷血停搏液持续灌注技术对婴幼儿心脏手术比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2.
Nuss手术纠治小儿漏斗胸55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Nuss手术纠治小儿漏斗胸的手术方法及初步临床经验. 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7月,采用Nuss手术纠治55例漏斗胸患儿,其中男44例,女11例,年龄3~16岁,平均年龄5.9岁.55例中2例合并肺囊肿采用开放式手术,2例为复发病例采用胸腔镜辅助,其余病例均在非胸腔镜辅助下完成. 结果:5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2(30~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10 ml,术后4例发生少量气胸.术后平均住院5.8 d.术后矫形效果48例为"优秀",7例为"良好".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0个月,均无明显不适. 结论:Nuss手术通过半永久性植入金属矫形器的方法矫治小儿先天性漏斗胸安全有效、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3.
小婴儿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估小婴儿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4年 1月外科治疗 187例年龄小于 6个月的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病儿年龄 3d~ 6个月 ,平均 (4 15± 2 32 )个月 ;体重 3~ 7kg ,平均 (4 4 2± 0 5 6 )kg。包括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完全性大血管错位、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法洛四联症 ,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三房心、重度肺动脉狭窄、右旋心合并心内畸形、新生儿心脏横纹肌瘤等。结果 术后死亡 9例 ,死亡率 4 81%。术后并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残余分流、肺炎肺不张、肺出血等。平均机械通气 (17 5± 9 7)h。平均术后ICU停留时间为 (4 9± 1 5 )d。随访 4~ 4 8个月 ,生存病儿心功能良好 ,生长发育明显加快。结论 随着小儿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 ,小婴儿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体外循环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4.
1岁以下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和亚急诊手术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CHD)出生后约有 1/ 3~ 1/ 2因畸形复杂或肺充血发生肺动脉高压而处于高危状态。对该类患儿必须采取急诊或亚急诊手术 ,才能挽救更多患儿生命。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1月共做 1岁以下小婴儿及新生儿CHD急诊或亚急诊手术 81例 ,死亡 4例 ,病死率 4.9%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 81例中 ,男 6 2例 ,女 19例 ,年龄 5d~ 12个月 ,平均 7.5 5个月 ,体重2 .5~ 10kg ,平均 6 .89kg。肺充血性CHD都合并PH(肺动脉高压 ) ,生后不久即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症状 …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微创结扎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的监测。方法: hsPDA组8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动脉导管未闭的早产儿,出生体重范围0.8~1.5 kg,全部为极低出生体重超产儿.手术时体重范围1.2~2.4kg。均在出生后40天内实施了经胸膜外微创外科结扎导管的手术治疗。hsPDA组、无症状导管未闭组、正常新生儿组进行了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的检测。结果: hsPDA组患儿全部存活,随访显示导管全部闭合,生长发育明显改善。术后NT-proBNP、超声心动图的检测指标提示明显下降。结论: 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DA 伴发临床症状者及内科保守治疗无好转者,外科微小创伤的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NT-proBNP对早产儿 hsPDA围术期监测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治疗中的特殊问题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69例PDA的外科治疗情况,339例经左胸入路结扎导管,其中一个月内早产儿6例。16例在体外循环下(CPB)结扎导管。14例在深低温低流量CPB下经肺动脉缝闭导管,结果:随访3个月 ̄8年,除6例有气急、心悸外,均恢复正常。结论:①不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单纯PDA,可在学龄前择期手术。②抗心衰治疗无效的早产儿应急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microRNA-23b(miR-23b)表达异常与心脏发育缺陷的关系。方法 :收集人胚胎心肌组织和发育中的小鼠胚胎心肌组织,0.9%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诱导P19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定量PCR检测人胚胎心肌组织、小鼠胚胎心肌组织和P19细胞分化过程中miR-23b的表达特点,运用在线数据库对miR-23b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其可能的靶基因以及涉及的信号通路,综合分析miR-23b表达异常与心脏发育缺陷的关系。结果:miR-23b在孕早期人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胚胎心肌组织中上调4.4倍,在孕中期VSD组下调3.5倍;小鼠胚胎发育d12.5、d14.5、d16.5、d18.5的4个时间点miR-23b的表达量逐渐增高,d14.5后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19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miR-23b的表达量逐渐下降,d4后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miR-23b可能涉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Notch、Wnt信号通路。结论 :miR-23b表达异常可能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分化等细胞功能,导致心脏发育缺陷。  相似文献   
38.
Nuss手术矫治复杂漏斗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Nuss手术治疗复杂漏斗胸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6年9月至2009年10月,采用Nuss于术治疗169例漏斗胸病儿,其中复杂漏斗胸45例,术前常规行胸部CT和心脏B超等检查.有合并症者同时行合并症矫治,极重度和严重不对称漏斗胸分别采用剑突下小切口辅助、个性化钢板、多钢板放置、斜行放置钢板等方法完成矫治.结果 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4 min,术后4例出现少量气胸或皮下气肿,术后平均住院7天.矫形效果为优秀30例,良好13例,中等2例.所有病儿均获得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对复杂漏斗胸术前必须完善诊断,并分别和综合采用多种改良的Nuss手术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频率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细胞表面标记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HBV感染者PBMC中CD4^+、CD8^+T细胞的分布以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急性和慢性乙肝患者CD4^+T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CD8^+T细胞以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均显著增高(前者P〈0.01,后者P〈0.05)。HBV携带者CD4^+T细胞显著降低(P〈0.05),CD8^+T无明显改变。三组CD4^+/CD8^+T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HBV携带者不同,急性和慢性乙肝患者CD8可细胞频数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均明显增高,提示细胞毒T细胞的数量及细胞毒颗粒表达与病毒清除和肝损害相关;急性和慢性患者在增高程度上的差异提示慢性乙肝的细胞免疫和细胞毒反应的不完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小儿纵隔肿瘤的病理类型、诊断及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32例纵隔肿瘤患儿的临床表现、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诊治手段和疗效.结果 114例行全切除或次全切除,18例未能手术切除,仅做局部肿瘤组织或淋巴结活检.结论 小儿纵隔肿瘤种类繁多,症状不典型,胸部X线摄片、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是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一旦确诊需立即手术.恶性肿瘤以手术、化疗、放疗综合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