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单冷试验用于前庭功能筛选的价值及在临床评估前庭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以眩晕为主诉的149例眩晕症患者的温度试验结果,分析患者温度试验结果与单冷试验结果的相关性及单冷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149例眩晕患者男90例、女59例,年龄22~70(中位数46)岁。根据文献研究报道,以温度试验半规管轻瘫(CP)值为20%作为正常参考值,得出温度试验与单冷试验结果呈线性关系(r=0.872,P <0.001)。以CP值≥20%为温度试验的异常标准,温度试验作为金标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冷试验正常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95%CI 0.833~0.939,P <0.001),通过约登指数确定临界点为20%,单冷试验结果大于20%为异常,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84.54%。结论单冷试验在前庭功能筛查的可靠性高,是一种灵敏的筛查工具,在临床中结合眼震电图将单冷试验作为筛查工具,将缩短患者检查时间及减少不适感。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眩晕症患者跌倒发作的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眩晕门诊10年内跌倒发作的眩晕症的病因分布,年龄趋势及就诊规律。结果眩晕症患者跌倒发作共35例,梅尼埃病耳石危象16例,无一在首次就诊时被问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跌倒发作7例;梅尼埃病与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共患5例;继发于心源性晕厥后的BPPV 7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跌倒的发生率呈增长趋势。结论眩晕症患者跌倒发作的发生率被低估,病史采集不全是主要原因;难治性BPPV可能为晕厥后继发,诊疗过程需要关注患者心血管病史及相关检查;关注耳源性眩晕与晕厥的共患,进行及时正确的诊断与处理。 相似文献
33.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1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与同期43例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使用止痛剂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4.
EB病毒是引起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感染的一种常见病原体,并可导致严重的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本文综述HSCT后EB病毒感染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术前误诊为胆囊癌(GBC)的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并收集2014年3月至2021年8月浙江省人民医院经病理科诊断为XGC且术前临床诊断为GBC的12例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11例患者(91.7%)行腹腔镜手术,其中2例(16.7%)中转开腹;1例患者直接行开腹手术。手术方式:3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3例胆囊切除+肝脏部分切除;3例胆囊切除术+横结肠内瘘修补术;3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T管引流。病理检查示:所有患者术中见胆囊壁局部增厚伴肿大;10例(83.3%)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4例(33.3%)肝门区淋巴结增大。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腹腔积液伴感染,均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XGC是一种胆囊良性疾病,但极易误诊为GBC,术前的准确诊断具有挑战性。因此,临床医师、放射科医师在考虑诊断GBC时应考虑XGC的可能性,当怀疑为XGC时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腹腔镜腹部探查和术中冰冻检查可有效避免GBC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条件下中间纤维蛋白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敲低细胞内细胞角蛋白18(CK18)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通过A549细胞建立细胞角蛋白敲低稳定细胞系。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细胞角蛋白对细胞骨架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角蛋白对细胞内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水平及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筛选获得3个干扰效果较好的RNAi序列,成功利用A549细胞建立细胞角蛋白敲低的稳定细胞系(A549-KD)。CK18表达敲低导致细胞内多种细胞角蛋白表达广泛下调,并破坏细胞微丝及微管骨架结构。氧化应激条件下A549-KD细胞抗凋亡活性显著降低。结论细胞角蛋白参与维持细胞骨架结构,对抗ROS诱导的细胞凋亡,提示其在细胞的氧化应激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检验主动控制感量表(Sense of Agency Scale, SoAS)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网络平台施测得到有效问卷1800份,随机分成两个独立样本后分别执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效度及信度的分析。结果:根据项目分析的结果删除2道题目,得到一个9题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一个两因子结构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模型区分度良好,拟合度指标为:χ2/df=2.54,CFI=0.971,TLI=0.960,RMSEA=0.041,SRMR=0.036。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19,分半信度系数为0.661,重测信度系数为0.713。主动控制感量表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控制感量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7、0.696(P<0.01)。结论:中文版主动控制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有效的主动控制感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双侧颈动脉超声观察,并与5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对照检查分析。结果:(1)老年人高血压病组颈动脉阳性检出率为84%,斑块检出率为67%,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2)老年高血压病组SPV、EDV较健康老年人组降低,血流动力学变化以血流减慢为主;(3)颈动脉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多有相应特征性改变。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多以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形成、血流减慢、血管阻力指数增高和顺应性降低为主要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直观、动态地了解颈动脉硬化程度及粥样斑块性质,有助于临床的诊治,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率、血压、儿茶酚胺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7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比索洛尔+氨氯地平)与B组(比索洛尔),每组89例。比较2组治疗前(T1)、治疗后(T2)心率、血压、儿茶酚胺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B组(P 0. 05)。2组T2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T1(P 0. 05),2组T2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E峰)与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的比值(E/A)均显著高于T1(P 0. 05)。2组T2心率无显著差异(P 0. 05),A组T2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 0. 05),A组T2心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显著大于B组(P 0. 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氨氯地平可有效控制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通过调节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来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