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顾新华  郦芳  黄建萍 《浙江医学》2006,28(2):98-99,102
目的探讨不同粘固剂对全冠修复体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制作32个离体人类上颌第3磨牙铸造全冠修复标本。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8个标本。分别用树脂粘接系统、玻璃离子粘固剂、聚羧酸粘固剂及磷酸锌粘固剂粘固。粘固前后,应用体视显微镜测量铸造全冠的边缘适合性并进行比较。结果粘固前后各组间边缘适合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脂粘接系统具有与玻璃离子粘固剂、聚羧酸粘固剂及磷酸锌粘固剂相同的良好的全冠粘固后边缘适合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口腔内环境改变对牙菌斑内幽门螺杆菌(Hp)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尿素酶试验和甲苯胺蓝染色,对40例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牙菌斑内Hp进行检测。结果:牙周炎患者治疗前Hp检出率高于牙周健康者(χ^2=7.81,P<0.01);治疗后随着探诊浓度减少和出血指数值减少,龈下菌斑Hp检出率降低(χ^2=12.83,P<0.01),且龈下菌斑HP检出率又高于龈上菌斑。结论:Hp在口腔内生长与其相应环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3.
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与基托的精确性密切相关。本文从材料学原理、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全口义齿基托尺寸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比较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和健康牙龈组织中IL-6、IL-34及M-CSFR的表达水平,探讨IL-34 在慢性牙周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8例诊断为轻度慢性牙周炎患牙的牙龈组织和8例诊断为重度慢性牙周炎患牙的牙龈组织作为病例组,8例冠延长手术切除的牙龈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6、IL-34及M-CSFR mRNA的表达;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IL-6、IL-34及M-CSFR蛋白的表达。使用GraphPad Prism 6.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6、IL-34、M-CSFR mRNA及蛋白在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牙龈组织中的表达(P<0.05)。结论: IL-6、IL-34及M-CSFR的表达可能与慢性牙周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树脂粘结系统对前牙桩核烤瓷全冠抗折强度是否具有增强作用。方法40个新鲜拔除大小一致的上颌中切牙,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分别用钛合金预成桩和铸造桩核修复,同一种桩及烤瓷全冠分别用树脂粘结系统和玻璃离子粘固剂粘固。经温度循环疲劳试验,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抗折强度,并观测折裂型。结果钛合金预成桩树脂粘结组抗折强度为499.82±168.90N,玻璃离子粘固剂组为388.98±125.22N;铸造桩核树脂粘结组抗折强度为412.55±99.29N,玻璃离子粘固剂组为337.41±121.18N。可再修复折裂型标本比例分别为40%、20%和20%、30%。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种桩核冠修复树脂粘结组的抗折强度及可再修复折裂型标本比例与玻璃离子粘固剂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树脂粘结系统对金属桩烤瓷全冠修复的前牙抗折强度无显著的增强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不同粘固剂粘固的全瓷冠边缘完整性。方法全瓷冠修复24颗离体上颌第三磨牙,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分别用自酸蚀树脂粘接系统、Compomer粘固剂和磷酸锌粘固剂粘固,用扫描电镜观测标本牙疲劳试验前后边缘完整性及粘固剂表面质量。结果自酸蚀树脂粘接组试验前后完整边缘率均高于95%,Compomer组和磷酸锌粘固剂粘固组完整边缘率分别为16%~19%和5%,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自酸蚀树脂粘接组边缘区粘固剂缺损显著小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用自酸蚀树脂粘接系统粘固全瓷冠有优良的边缘完整性和边缘区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57.
探讨甲状旁腺素与无牙颌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关系。方法通过配对,选择20例女性无牙颌患者分为牙槽嵴萎缩组和丰满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测定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浓度,并测量下颌角度质骨厚度。  相似文献   
58.
作者根据种植体结构与软硬组织结合方式、咀嚼压力的传导方式的特殊性,种植体的形态直径与天然牙的显著不同,采用种植体与种植体、种植体与天然牙联冠修复设计,兼顾龈健康和唇面美观的边缘设计,并应用室温固化塑料完成种植体桩的工作模型,对46例患者共80个种植体制作了60件烤瓷冠桥修复体,通过2~3年的临床追踪观察,结果表明,①采用室温固化塑料完成种植体桩模型对修复体精度无影响,且可大大降低因模型折裂而致修复体失败的发生率;②联冠设计可增强种植体抵抗外力的能力,提高成功率;③唇侧接触而舌侧离开龈缘的边缘设计,既达到了种植体周自洁及清洁的要求,又有利于义齿的美观。 骨内牙种植体是目前种植义齿修复中最常采用的种植体,由于其形态直径、与牙槽骨组织的结合方式、龈附着及咀嚼压力的传导均与天然牙有显著不同,因此,骨内牙种植体义齿修复亦有其特殊性。作者采用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技术,对46例共80个种植体设计制作了烤瓷冠桥修复体,并通过2  相似文献   
59.
60.
核因子-κB活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屏障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F-κB的活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肠道屏障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脂治疗(SAP+PDTC)组。术后分批行下腔静脉采血后处死,取胰腺和回肠末段组织。偶氮显色法测定血浆内毒索;改良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D-乳酸;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回肠黏膜NF-κB的活化。结果:SAP组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则随发病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较SO组差异显著(P〈0.05)。PDTC治疗组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浓度较SAP组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SO组回肠黏膜少见NF-κB活化的细胞。而SAP组术后1h即出现大量核内NF-κB P65染色阳性细胞,3h时最多,较SO组差异显著(P〈0.05)。PDTC治疗组NF-κB活化细胞明显少于SAP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NF-κB作为一多种炎症因子基因的转录因子,在SAP时肠道屏障功能损伤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