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建立黄酒中糖精钠、安赛蜜、阿斯巴甜和甘素等4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去醇和脱色后,采用C18色谱柱,以乙酸-乙酸铵缓冲液(0.02 mol/L,pH=5.5)/甲醇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分离,在紫外230 nm波长进行检测。结果:4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加标回收率在84%~99%范围,其相对标准偏差在1.4%~4.7%范围,安赛蜜和甘素在0.05 mg/L~10.0 mg/L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糖精钠和阿斯巴甜在0.25 mg/L~50.0 mg/L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其回归系数均大于0.999,最低定量检出限(LOQ)为0.6 mg/kg~4.0 mg/kg范围。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能满足黄酒中4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的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42.
急性间二硝基苯中毒3例分析顾建华张恒东1995年我院先后收治某乡办化工厂3例间二硝基苯中毒病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33~42岁,均为操作工。在生产、包装工作中吸入大量间二硝基苯,接触时间7~9小时。根据1988年...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比较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与口服低剂量强的松联合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111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7例,常规治疗(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相同。对照组:未使用任何支气管扩张剂及激素类药物;吸入剂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雾剂(50/500μg)1吸,2次/d、噻托溴铵1吸,1次/d,吸入;口服药组:强的松5 mg,1次/d,缓释型氨茶碱100 mg,2次/d,口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周后测定患者的右心室流出道内径、右心室内径、右肺动脉干内径、平均肺动脉压、射血分数(LVEF)、钠尿肽(BNP)并比较分析,同时分析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浆皮质醇、骨密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吸入剂组、口服药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P<0.05),且较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吸入剂组在改善患者的右心室流出道内径、右心室内径、右肺动脉干内径、射血分数、钠尿肽方面稍优于口服药组(P<0.05),在改善平均肺动脉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血浆皮质醇及骨密度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皮质醇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在稳定期COPD合并肺心病的治疗中,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与口服低剂量强的松联合氨茶碱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其中吸入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4.
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CD30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患者的皮损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观察原发性皮肤CD30 ALCL组织病理学特征及CD45、CD3、CD20、CD30、EMA、HMB45等抗体染色结果。结果:3例患者临床上均表现为皮下结节。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肿瘤细胞异形性明显,呈多形性,胞质丰富,核大,核仁明显。CD30标记阳性,不表达T细胞标记CD45RO及CD3。结论:原发性皮肤CD30 ALCL是具有独特形态特点及临床特征的肿瘤,根据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CD30阳性,可与其他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性。 方法 基于大规模健康管理队列,选取随访期间进行过至少两次体检记录、重要指标无缺失、基线未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人群建立前瞻性队列。按照基线血小板计数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比较各组的发病密度。对这4组人群的基线各变量的特征进行描述。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别以血小板计数的数值变量或四分位数分组作为研究的变量,逐渐调整年龄、性别、BMI、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探究血小板计数在调整混杂因素前后是否仍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计14 173位年龄在21~60岁的体检者进入队列,总计随访41 014.8人年,平均随访时间2.89年,随访中共有1 611人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总人群发病密度为39.28/1 000人年。血小板计数在模型1(单因素)、模型2(调整年龄、性别)、模型3(调整年龄、性别、BMI、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中的风险比(HR)始终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随着血小板计数的增大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增加。当以血小板计数四分位数分组为研究的变量时,在模型1的单因素回归中,Q2组与Q1组相比,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并未增加;Q3组和Q4组均有较高的风险增加;在模型2和模型3调整混杂因素后,Q2、Q3、Q4组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它们相对于Q1组的HR逐渐增大,结果表明随着血小板计数增加,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也会增大。 结论 血小板计数升高是代谢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6.
3D-CTA在破裂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破裂颅内动脉瘤诊治的价值。方法 21例破裂颅内动脉瘤均行3D-CTA检查,8例同时行常规DSA检查,20例行显微手术动脉瘤夹闭。结果 21例共计发现25个动脉瘤,3D-CTA检查发现24个动脉瘤,在1例多发动脉瘤中3D-CTA遗漏1个大脑中动脉瘤,DSA能显示该动脉瘤,同时发现载瘤动脉存在脑血管痉挛。20例24个动脉瘤直接手术夹闭,术后存活14例(恢复良好12例,差2例),死亡6例,术中探查发现动脉瘤数目、位置、载瘤血管、瘤顶指向、瘤体及瘤顶大小与3D-CTA显示基本吻合,无假阳性。结论 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快捷、安全、可靠的优点,并可显示动脉瘤立体结构,可作为重症破裂动脉瘤及年老体弱患者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术者可依据3D-CTA提供的信息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47.
郭仁德  顾建华  王毅  谷川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2):1769-1772
  目的   探讨在裸鼠动物模型中胰腺癌神经侵袭发生情况。   方法  人Mia PaCa-2和Capan-2胰腺癌细胞株培养,裸鼠皮下胰腺癌细胞注射成瘤后,将瘤块取出切碎后裸鼠胰腺原位移植建立裸鼠原位胰腺癌动物模型,于术后4、6、8周分批处死裸鼠,采用大体标本观察和病理切片HE染色的方法观察模型中肿瘤大小、转移情况和胰腺癌神经侵袭的情况。   结果  裸鼠胰腺原位植瘤术后成瘤率100%,术后4周Mia PaCa-2组3例(50.00%)发生腹膜后神经侵犯,Capan-2组2例(33.33%)发生腹膜后神经侵犯;原位植瘤术后6周,Mia PaCa-2组5例(83.33%)发生腹膜后神经侵犯,Capan-2组4例(66.67%)发生腹膜后神经侵犯;原位植瘤术后8周,Mia PaCa-2组8例(100.00%)发生腹膜后神经侵犯,Capan-2组7例(100.00%)发生腹膜后神经侵犯。腹膜后神经侵犯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神经侵袭是胰腺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早期、独立的事件,在胰腺癌发生的早期,无其他转移或很少时,已经发生了腹膜后神经侵犯。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和评价痔上黏膜套扎术(RPH)及高频电容场技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采用痔上黏膜套扎加高频电容场技术治疗的148例混合痔患者(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单纯采用内扎外剥术治疗的138例混合痔患者(对照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疼痛、便血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肛门坠胀感消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上黏膜套扎加高频电容场术治疗混合痔治愈率高,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49.
顾建华 《护理研究》2012,26(14):1344
吸痰是临床工作中常用到的护理技术操作,而吸痰后对电动吸痰器盛装痰液的玻璃瓶进行终末处理时需要倾倒痰液后进行彻底清洗、浸泡消毒,此过程不仅增加了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而且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将一次性废液收集袋应用于电动吸痰器中,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现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电动吸痰器,一次性废液收集袋(伊佳宝广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1个,大小合适的医疗垃圾桶1个,与废液收集袋硬瓶和医疗垃圾桶大小相匹配的不锈钢环各1个,连接管道2根.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索支撑喉镜联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与任克水肿的可行性,评价该术式临床应用的优点.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1月,在全麻下经支撑喉镜联合12°直径4 mm腹腔镜监视系统对52例声带息肉患者和12例任克水肿患者实施声带手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性治愈,发声良好,随访10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 通过支撑喉镜联合腹腔镜监视系统直视下行声带病变手术,术野大,利于彻底切除病灶和保护正常声带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