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甘草鲨烯合酶基因及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甘草鲨烯合酶(SQS)基因的cDNA及DNA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方法:根据已报道的光果甘草SQS1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的方法,提取甘草根的RNA然后反转录成cDNA,以cDNA为模板,扩增出SQS基因的cDNA序列,以甘草总DNA为模板,扩增SQS的DNA序列.结果:序列分析表明,克隆获得的甘草SQS1的cDNA编码区为1242 bp,编码413个氨基酸残基,命名为GuSQS1,登录号为GQ266154,与卢虹玉等报道的甘草的2个SQS(SQS1和SQS2)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8.55%,88.62%,对应DNA序列全长为4484 bp,含有13个外显子,12个内含子,登录号为GQ180932.结论:甘草SQS的cDNA及DNA序列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甘草酸生物合成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叶状肿瘤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良性叶状肿瘤1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且增长快速,术前超声、钼靶、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准确率50%,空芯针活检术前病理与术后病理相符率90%。局部扩大切除术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术中乳腺内成型能保证乳房的外形。结论术前空芯针活检是明确诊断的标准,局部扩大切除术可以作为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的标准术式,术中乳腺瓣成型术能维持乳房的基本外形,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3.
背景:用免疫细胞阴性筛选法可以排除造血干细胞对于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的影响,较快的获得具有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群。目的:探讨人脐静脉血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用免疫磁珠阳性筛选法分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后进行培养。取P2代细胞行成骨诱导分化。结果与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长梭形,3周长满瓶底,传代后细胞增殖迅速。细胞表型为高表达CD44+,CD29+和CD166+。在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Von-Kossa染色提示钙化结节形成。提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体外分化为成骨样细胞。  相似文献   
94.
背景:由于椎骨周围组织关系复杂,使得胸椎椎弓根钉手术成功率不是很理想。随着更精密的成像设备出现,骨科手术前检查变的更清晰,准确。借组数字化成像设备势必要提高椎椎弓根置钉书准确性大大提高。 目的:分析在螺旋CT计算机三维重建辅助指导手术技术与传统徒手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钉的效果。 方法:选取临床病例,分为三组:螺旋CT计算机三维技术辅助手术组(A组):传统技术手术组(B组)。所有病例记录钉置入的成功率,术后再次进行螺旋CT扫描评估置钉成功率和准确性。 结果与结论:A组较B两组的置入成功率大大提高;椎弓根穿破率显著降低。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可以显著提高椎弓根钉置入的成功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5.
摘要 背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由最初的自体骨,软骨材料到生物活性陶瓷,乃至后来的有机材料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及性能越来越优越,越来越接近体内的真实情况。但是这些材料在抗压性及强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的:应用胶原与壳聚糖制备生物支架并对其检测其生物学性质,为骨、软骨缺损提供移植替代物。 方法:将不同比例壳聚糖-胶原蛋白溶解,经冷冻冻干后紫外线交联后冷冻干燥,二次冻干制备好支架。检测不同比例支架的孔隙率,降解率,溶胀率。扫描电镜观察孔径的大小及形态。 结果与结论:制备的支架外观呈海绵多孔状。支架的孔径大小随着胶原比例增加而减小。胶原比例的增加对支架孔隙率的影响较轻微。支架的溶胀率可达到80%左右,支架的溶胀程度随胶原比例增加而减少。胶原含量越大支架柔韧度增加明显。支架的降解率随着胶原比例增加而增加,而壳聚糖含量越高,降解速度越慢。结果提示,通过调整壳聚糖-胶原蛋白比例使支架具有作为骨、软骨缺损移植材料的替代物可能。 关键词:壳聚糖;胶原蛋白;骨;生物支架;组织工程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2.006  相似文献   
96.
近几年来,中医养生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重视,中医养生方法被应用到了健康、美容等各个领域,中国美容行业为推广中医养生文化更是不遗余力,许多美容院转型为中医养生馆,亦拥有了一批忠实的顾客。但是,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文化需要不断地、深入地学习和领悟,因此从本期开始,本刊特别邀请著名中医养生专家常海沧教授从独特的角度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医养生文化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97.
背景:目前应用各种人造支架复合细胞修复骨缺损研究很多,但是各种人造支架都没有骨的天然结构,所以修复效果不够理想。 目的: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到异种去蛋白松质骨上,移植修复大鼠股骨节段性缺损,以体内修复效果来评价复合体应用前景。 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扩增,用BrdU体外进行标记。同时制备牛去蛋白松质骨,在体外与标记后的细胞复合。制备大鼠双侧股骨中段5 mm缺损模型,实验分成3组,缺损处分别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去蛋白松质骨复合体、单纯去蛋白松质骨及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结果与结论:BrdU免疫染色结果显示,在各组细胞均呈阳性表达,但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而减弱。X射线放射学评分及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评分结果显示,各时间段复合体组成骨效果均好于其他组。复合体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明显增强,强于其他组。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异种去蛋白松质骨的成骨能力明显强于单纯的支架修复能力,单纯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虽然有成骨能力,但不能修复节段性骨缺损。  相似文献   
98.
目的 验证经内皮微粒蛋白组学筛选出的差异蛋白细胞角蛋白8(keratin8,KRT8)和锚蛋白1(Ankyrin 1,ANK1)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以20例造影阴性患者为对照组,收集其外周静脉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KRT8、ANK1浓度,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使用Gensin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组。结果 KRT8、ANK1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浓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在冠心病亚组中,Gensini评分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KRT8、ANK1浓度差异对比分析,其均P<0.05,且ANK1、KRT8浓度差异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KRT8、ANK1与冠心病有关联,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脓肿控制后行延迟性阑尾切除的手术时机。方法分析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26例小儿阑尾脓肿控制后1个月行延迟性阑尾切除术的患儿临床资料,其中25例成功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例经腹腔镜中转进腹行阑尾切除术。结果术中见26例患儿阑尾均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25例患儿成功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例因腹腔广泛粘连,经腹腔镜中转进腹行阑尾切除术。结论小儿阑尾脓肿经正规治疗脓肿控制后1个月可行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分析血生化检验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发生原因.方法:以血生化检验的1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检测结果中血清胆固醇异常升高及异常降低患者的所占比例与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血清胆固醇异常的产生原因.结果:1500例血生化检验患者中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者共356例,占患者数量比例的23.7%.而356例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者中,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升高者282例(79.2%)、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降低者74例(26.2%),两者比例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282例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升高患者中原发性异常者35例(12.4%)、继发性异常者247例(87.6%),两者比例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74例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者中原发性异常者34例(45.9%)、继发性异常者40例(54.1%),两者比例对比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生化检验中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升高、降低的原因多种多样,医院应及时检查并做好各项疾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