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45篇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进行医学高校师生对PBL法的评价与期望对比研究。方法以某医学高校师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医科院校师生对于现行PBL法的教学课堂评价与期望的对比研究。结果高校师生对PBL法的评价与期望存在部分差异,学生对该教学法的实施普遍期待,但超过半数学生不知道如何参与;部分教师表示其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问题与局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方面,几乎所有教师都认同该教学方法,但大部分学生却怀有不确定或中立态度。尽管存在差异,但师生们对PBL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优点都表现出一致性赞同。结论 PBL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课堂质量方面的显著成效符合新时期医学高校师生的期望,但也不能忽视其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与局限;教师可在今后传统课堂模式中逐渐融入PBL教学法,在实践中加以改良,达到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不动杆菌属5年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动杆菌属(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等)的分离率,监测并分析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采用API鉴定系统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02~2006年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率逐年上升,由2002年的3.3%上升至2006年的6.8%;不动杆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耐药率增幅较大的是:阿米卡星21.9%~59.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5.4%~54.6%、头孢他啶41.5%~69.1%.结论:不动杆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监测;同时对于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他啶等药物耐药率的快速增长应引起重视,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3.
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 (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1] 。国外近期的统计资料表明 ,PD发病率占总人数的 0 .1%~ 0 .2 % ,其中 5 5岁以上人口占 1.4 % [2 ] 。社会老龄化使得PD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认为PD的发生是由于中脑多巴胺(DA)能神经元选择性退变 ,并且残存的DA能神经元中出现一定数量的嗜酸性包涵体。黑质致密区 (SNc)DA能神经元缺失 ,最终导致间接通路活性的增强 ,尤其是丘脑底核 (STN)谷氨酸 (Glu)能神经元的活性 ,而出现锥体外系病变。手术治疗旨在减弱间接通路活性的传导 ,但其侵害性大、费用昂贵 ,只适…  相似文献   
44.
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超声科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冲洗治疗的22例乳腺脓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共45个乳腺脓肿,经2~5次穿刺冲洗治疗后均治愈;超声可清晰监视手术进程,未出现明显疼痛、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冲洗法治疗乳腺脓肿具有实时、安全、疗效明显、并发症少、不需住院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血培养的细菌快速鉴定和药敏实验,与常规法(转种后取得的纯菌落鉴定及药敏试验)的符合率。方法血培养仪器报警阳性后,无菌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至含分离胶的试管中,2 000 rpm离心15 min后吸取分离胶上层含菌液体,直接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与转种后取得的纯菌落鉴定及药敏试验常规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6株血培养阳性标本离心集菌直接鉴定和转种菌落常规鉴定结果符合率达85%以上;药敏试验结果符合率>95%。离心集菌法比常规法提前近24 h。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使用分离胶的试管离心集菌后直接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可以缩短检验时间,且与常规法的实验结果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了解2008年我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细菌及真菌鉴定采用API系统;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根据CLSI 2008版判断结果;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采用Rosco纸片法,判断标准由Rosco公司提供: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我院共分离出病原菌497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06株,占22.2%,革兰阴性菌2475株,占49.8%,真菌1386株,占27.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菌株分别占59.2%和52.7%.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株.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和鸟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低于粪肠球菌,3种肠球菌均已出现少数对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的ESBLs分离率为59.4%和45.3%,产ESBLs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肠杆菌科细菌.结论 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白假丝酵母菌的分离率升至第1位,需加强耐药性监测,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7.
凤尾草对雷公藤甲素的减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凤尾草对雷公藤甲素的减毒作用以及免疫抑制和抗炎镇痛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雷公藤甲素单用及与凤尾草联用对小鼠急性毒性、肝组织形态和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来评价凤尾草对雷公藤甲素的减毒作用;采用噻唑兰(MTT)法测定雷公藤甲素单用及与凤尾草联用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研究凤尾草对雷公藤甲素抗炎作用的影响;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研究凤尾草对雷公藤甲素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甲素联用凤尾草后LD50增大了约1倍,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ALT和AST明显降低;雷公藤甲素单用及与凤尾草联用均能显著抑制小鼠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并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两者作用效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联合运用凤尾草可降低雷公藤甲素毒性并基本保持其免疫抑制和抗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48.
双侧双瓶血培养在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侧双瓶血培养在临床应用的必要性。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对2010年4月~2011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送检的693份血液标本进行培养,对双侧双瓶、单侧双瓶和单侧单瓶血培养的真阳性率和污染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8份双侧双瓶标本中,有44份培养出细菌,其中37份为有意义阳性标本,真阳性率为12.0%(37/308),污染率为2.3%(7/308);320份单侧双瓶标本中,阳性标本31份,有意义的阳性标本23份,真阳性率为7.2%(23/320),污染率为2.5%(8/320);65份单侧单瓶标本中,有7份细菌生长,其中4份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生长,真阳性率为4.6%(3/65),污染率为6.2%(4/65)。双侧双瓶血培养真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侧双瓶(χ2=4.051,P<0.05)及单侧单瓶,但与后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种培养方法污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双瓶血培养可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且并不增加污染率。推广双侧双瓶血培养在临床应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经脐倒三角形置入5 mm、5 mm及10 mm Trocar,分别置入5 mm 30°腹腔镜及加长器械行胆囊切除术,胆囊经10 mm穿刺孔取出.结果 48例胆囊结石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45~160 min,平均68 min;出血量5~100 ml,平均16 ml.无术后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腹壁无可见瘢痕.结论 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且具有很好的微创、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50.
摘要:目的以分子测序为参考 ,评估形态学、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毛霉目真菌的鉴定能力,分析毛霉目真菌对两性霉素B、泊沙康唑的体外药敏特点。方法收集 2018年1月-2022年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25例毛霉病住院患者标 本,进行镜检并对培养的茵落行形态学鉴定、质谱鉴定、分子测序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KOH 湿片法阳性率(76%)高于革兰染色法(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鉴定可将68%的菌株鉴定到属水平,3株鉴定错误,2株无法鉴定;将所 有菌株进行质谱鉴定,单用IVD和RUO数据库鉴定率分别为56%和44%,两库联合可将鉴定率提高为64%。毛霉目真菌对两性霉素B的抑制50%菌株生长的最小抑菌浓度(MIC3o)为1μg/mL,根霉属相比其他属对两性霉素B表现出较高的MIC 值,其中2株MIC>32 μg/mL,另2株MIC为8 μg/mL;根霉属对泊沙康唑的MICso为0.5 μg/mL,横梗霉属MICgo为4 μg/ mL,小克银汉霉属MICg0为2 μg/mL,有部分菌株表现出较低MIC值,同样亦有部分菌株对泊沙康唑表现出较高的MIC 值。结论 将传统镜检、培养与质谱技术和分子技术相结合,尽量将毛霉目真菌准确鉴定到种,并积极开展毛霉体外药敏试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